![]() |
玩也不含糊--“人藝”羽毛球高手何冰 |
見著何冰是在電視連續劇《交鋒》的拍攝現場,何冰在戲里飾演一個執行特殊保衛任務的特警,屬于身手不凡、智勇雙全的那種。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險象環生,何冰也沒少遇到歹徒,加之導演原本就是武行出身,所以打斗的戲特多,最密的時候他一連在棚里和“歹徒”對打了三宿。還有水下格斗,要求在水下憋三四十秒還得完成動作,演員在水下你來我往地互相攻擊、躲閃,特累,但還得保持正常的反應,打得既要好看,又不能受傷,所以何冰感慨,演員是以自身的條件為代價進行創作的。 何冰演戲繼承了“北京人藝”精益求精的創作風格,自然付出得更多。好在何冰歷來喜歡運動,而且挺當回事,平時一直堅持游泳、健身,因此對超常的負荷也還能應付。在運動項目里何冰最喜歡打羽毛球,可以說是“酷愛”了。在他看來,羽毛球場上方寸之地,龍爭虎斗的意思大了。 其實,打羽毛球在“人藝”是有傳統的,劇院里有一幫鐵桿球迷,何冰算一個。排練廳是他們的室內球場,除了稍矮點,其他條件均合標準,設備用具也是他們自籌資金買的,所以大家格外珍惜,練習、比賽一樣鄭重其事。每每劇院排戲的時候,午間打球的活動就雷打不動地開展起來了,十二點吃飯,十二點半之前打羽毛球的人就齊了。有時為多打幾分鐘,有性急的人自己先去拉好了網,等著大伙來一起玩。一般他們每次能操練40分鐘,下午導演進來之前,場地已收拾停當,接茬兒排戲,秩序井然。劇組去外地巡回演出也不閑著,舞美隊先去布置劇場,捎帶著找打球的地方。到臺灣演出《茶館》回來時,隊伍里凈是背羽毛球拍的,人家誤以為是哪支羽毛球隊凱旋了。 通過打羽毛球,何冰結識了李永波,也發現許多“民間高手”。拿起拍子,自以為跟誰打都行,后來發覺滿不是那么回事,各行都大有學問。故此他想到打球和演戲一樣,功夫在戲外,含糊不得,他認定凡事能達到一種境界了才有意思。現在的演員需要“張嘴能說,抬腳能打,開口還能唱”,功底不行等于自我淘汰。還真含糊不得!(應曉京)
(摘自“北京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