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青武出任新加坡女隊主教練 |
一名頂尖運動員從競技場上退下后,為了不讓自己過去用血汗累積下來的經驗付諸東流,多數時候都會選擇走上當教練這條路。 前中國國家羽球隊球員張青武為了實現自己的教練夢想,在離開新加坡羽總6年后,去年底重返羽總,擔任女隊總教練的要職,肩負我國進入尤伯杯決賽圈的重任。 張青武在1989年從中國國家隊退下后,在1992年到新加坡來發展,最初加入羽總當陪練員,過后到學校教球,為新加坡羽壇栽培幼苗。 1994年,張青武離開羽總,往商界發展,期間他并沒有中斷羽球的教練工作,仍然在外招生授藝。 2000年,對熱愛羽球教練工作的張青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該年歲末,張青武在羽總的盛意邀請下重返羽總,而且在職位上來了個三級跳,從當初離開時的學校教練,一躍成為國家女隊總教練,全權負責女隊的訓練。 他說:“我很感激羽總管理層對我的信任,讓我有機會參與新加坡的羽球發展工作。” 從當初的普通教練到現在的女隊總教練,職權加重了,不免帶來更大的壓力。 他說:“任何球隊的教練,只要有責任就一定會有壓力,所以,當國家女隊總教練與我過去當教練的壓力沒有什么不同,我更希望的是將這些壓力改變為動力,推動國家女隊進步,在國際賽上爭取更優異的成績。” 當初既選擇離開羽總,到底現在又是什么因素令他重返? 張青武說:“我從8歲開始當專業羽球員,當時打球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希望自己當教練后也能取得一些成就。” 雖然在當球員時并沒有奪得世界冠軍,而且羽球也還未被列為奧運項目,但張青武表示,訓練出一名比自己出色的球員并不是他當教練的最主要目標。 他說:“身為一名教練,最重要的是讓球員將他們的潛力發揮出來,打出他們應有的成績。如果球員條件好,能在國際賽上取得超越我的成績,那當然更好。” 從最初的球員,到現在的教練,張青武表示兩者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至少目標與責任是不同了。 他說,對一名球員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技術必須不斷與時并進,讓自己跟得上國際羽壇最新技術的發展,還有不斷的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 目前陣容還需要擴大 他說:“當一名球員,目標與責任比較單純,一切考慮以自己為基礎。可是對一名教練來說,最重要的是他的組織能力,如何把一支球隊管理好,另外也要為球員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教練所面對的是一個大方向考驗,一切的考慮以球隊及球員的利益為出發點。” 離開羽總6年,這次重返,張青武認為總會內部有了很大的改變。 他說:“近幾年來新加坡政府的政策開始注重體育方面的發展,為專業球員策劃了一些遠景,比當年好得多了。當年我在羽總時,女隊只有扎玲娜一人是專業球員,現在我們已經有7名專業球員。” 雖然目前羽總的專業球員比起當初已經增加了不少,張青武認為目前的陣容仍不夠完整,需要進一步擴大。 他說:“我認為如果能把專業球員增加至14人會更理想,尤其是在打尤伯杯比賽,單單這項團體賽就得用上12名球員。” 因為專業球員人數不足,國家女隊內的球員都得身兼單雙打的雙重責任,訓練時以單打為主,到了比賽時才臨時將一個組合搭配起來。 張青武表示,他出任國家女隊總教練,希望能在2002年帶領新加坡隊打入尤伯杯決賽圈的最后8強。 他說:“按照現在亞洲各國的實力,日本、韓國、臺灣與印尼隊的實力較強,新加坡則與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度屬于同一個水平,新加坡還是有進圈機會。” 個人檔案 姓名:張青武 年齡:37歲(生日:1964年1月5日) 身高:1米78 體重:70公斤 國籍:中國(現新加坡永久居民) 籍貫:福州 婚姻狀況:已婚并育有一子 運動:羽球 職位:國家女隊總教練 榮譽: *1985年入選中國國家隊,直到1989年 *1985年中國全國男單冠軍 *1987年亞洲羽球錦標賽男團冠軍 *1988年湯姆斯杯賽冠軍 *1988年世界羽球大獎賽總決賽男單冠軍。
(摘自“聯合早報 梁文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