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風范——國際羽聯(lián)主席呂圣榮 |
今年6月,呂圣榮就要從國際羽聯(lián)主席位置上退下來。趁著她到廣州參加超級賽新聞發(fā)布會,記者做了也許是她任期內(nèi)的最后一次專訪。 自評無功無過 從1972年開始從事羽毛球工作,到1982年當選為國際羽聯(lián)理事,1984年任國際羽聯(lián)副主席再到“轉正”,呂圣榮用一句“無功無過”來形容。而八年的主席生涯最令她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1993年中國在英國伯明翰一舉囊括女雙金銀銅三塊獎牌,自此中國羽毛球從低谷邁向高峰。但呂圣榮毫不諉言自己在市場開發(fā)上做得不夠:“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什么經(jīng)濟頭腦,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達不到爭奪市場的目的”。呂圣榮說:“盡管如薩馬蘭奇先生說的那樣羽毛球運動有很多優(yōu)勢,但一直是各大體育項目中囊中羞澀的一個,這是我在職八年最大的遺憾。”呂圣榮希望自己的繼任者能在市場開發(fā)上有所突破,使羽毛球成為賺錢的項目,能和其他體育“大款”平起平坐。 對卸任后會否對中國羽毛球有影響的問題,呂圣榮表示早在80年代中國羽毛球也很輝煌,那時她還不是國際羽聯(lián)主席,所以說她的卸任根本不會影響中國羽毛球的發(fā)展。 對三位候選人(文萊的蘇丹、印尼的蘇哈蒂那塔和泰國的科恩·達貝蘭斯),比較而言,呂圣榮還是比較中意印尼的蘇哈蒂那塔。“因為我倆共事較久,對他的人品我比較了解。他是一個實干的人,主席一職不是說有名氣就能當?shù)模锰ぬ崒嵉毓ぷ鳌T偌由咸K丹是學經(jīng)濟出身,有經(jīng)濟頭腦,我覺得如果他當選的話,能挑起這副重擔”。 不希望能投票 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呂圣榮在談到北京申奧問題時,說:“我希望自己不要在決定2008年奧運會承辦城市上投票。” 此話怎講?原來,雖然羽聯(lián)6月改選,但呂圣榮的任期將到7月31日。作為35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選出的15個委員之一,她有權投票決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按規(guī)定,申辦城市所在國家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屆時都要回避,除非該城市已在前一輪被淘汰。“如果我投票的話,那就意味著北京落選了”——原來如此。 傳統(tǒng)東方女性 作為國際羽聯(lián)主席,同時也是一位中國女性,呂圣榮在言談中表現(xiàn)出一種干練,但又不失親切。在記者提問時,她總是拉著記者的手,微笑而專注地留意問題。一旦聽明白了,總是記者的話音剛落,她就馬上接過話頭,詳盡地回答,往往令記者滿載而歸。 當時剛開完新聞發(fā)布會,呂圣榮馬上要趕回北京,行李都已經(jīng)拿到賓館大堂。但她并沒有受此影響,和記者侃侃而談,急得廣州羽協(xié)主席關渭貞頻頻向記者打手勢,記者也識趣地結束訪問。 在呂圣榮身上體現(xiàn)一種傳統(tǒng)東方女性的風韻,國際羽聯(lián)事務繁忙,可她總是親力親為地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但儒家中庸的思想對她影響很深——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羽毛球在改革上走得最慢,乒乓球改大球、排球改25分直接發(fā)球得分制,惟獨羽毛球猶豫不決。直到呂圣榮任期的最后一年,羽毛球才試行五局七分制。呂圣榮也說自己總是小心翼翼地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在提起家人時,呂圣榮也抱著一絲愧疚,繁忙的公務使她冷落北京家里的丈夫和孩子。“但為羽毛球運動服務,家人也能寬容地理解,還想方設法地給我‘補課’呢!"呂圣榮笑著說。
(摘自“金羊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