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顧俊尋找生活新亮點 |
記者:顧俊,你是兩屆羽毛球雙打奧運冠軍,我們一直很想了解你和你的搭檔葛菲之間的默契。這么多年你們在眾多大型國際比賽中很少失手,這對于雙打選手來講是非常輝煌的成績。 顧俊:我和葛菲都是來自江蘇省,雙打選手本來就需要一個柔一些,一個剛一些的配合,因為這可以在場上形成一種互補,我們倆是天生的緣分。如果說能拿到奧運冠軍的話,也是一種緣分,我覺得不僅在思想上兩個人能夠互相默契配合,在技術上只要經過教練一點撥就能夠相互理解對方的意思,我覺得這種悟性是從小配合培養起來的。 記者:你和葛菲開創了新的女雙時代,奧運之后你們都選擇了淡出體壇。 顧俊:對。 記者:那么你覺得在這樣一個時間跨度,你對自己的評價是什么呢? 顧俊:在我的羽毛球生涯中,我通過努力實現了自己一個又一個的奮斗目標,而目前,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離開運動場,你就不再是一個亮點。現在自己正在北大學習,在我以前生活當中,有很多明星令我欣賞,但從我真正踏入學校那一天起,我又覺得真正讓我感到敬佩的是那些學生。因為我從運動員下來以后,很多地方都不如別人,特別是在學校里。 記者:你在北大讀的是什么專業? 顧俊:我讀的是法律專業。 記者:法律專業?你覺得自己合適讀法律專業嗎? 顧俊:應該說還不是很差吧!因為以前做運動員的時候我就喜歡運用自己的一些思維方式,選擇法律我覺得也是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因為在很多人印象當中,運動員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我覺得應該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創造一個奇跡,在北大攻讀完自己的學業。 記者:當你踏入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群體,你當時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顧俊:當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要求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當時同學們說:“有事你自己去找班長。”就好像是初到運動隊的感覺,一切要“靠自己”。 另外,過去在運動場上你一直是被關注的對象,但到了學校之后就覺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我進入北大的感覺是,既然你選擇了學校選擇去進修,去增加更多的知識,那么你就要去適應學校的氣氛。你不應該把自己還當作明星來看待,你只是普通人! 記者:經過三年或者是四年,你是否能夠完成這樣一個目標? 顧俊:不敢妄言吧,我覺得法律是個很難的專業。特別對運動員來說,如果有高中的基礎會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它比較注重理論和辯論。我是很有信心的,因為過去在那么差的條件下還能夠拿到冠軍,說明自己還是有實力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堅持完成四年的學業,就像體操奧運會冠軍陸莉那樣。
(摘自“中國體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