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英賽龔智超場上奪冠、場下“輸”給蓋德 |
在國外采訪多了,屢屢拿外國選手好的、值得我們學習的事,去批評中國選手的不足,那是很容易惹一身“臊臭”、得一個至少是“崇洋媚外”的惡名。 然而,由于親眼所見,而且久而久之地看到這種差距,內心一次又一次羞愧、痛苦,就顧不了自己的名聲,顧不了那么許多了。 今天,再把這些差距“斗膽”寫出,別無他意,只是想給那些在國內動輒以“明星”自居,或者穿著國服馳騁國際賽場的選手們潑點兒涼水,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無愧于胸前那兩個令海外僑胞怦然心動的“中國”二字! 如果說中國足球運動員的素養還不高,反駁的人估計不多,理由之一是他們中的許多人既沒有多少文化,專業水平也不高,鼓搗多少年連亞洲都沖不出去。但對于羽毛球就不同了,他們中可是既有世界冠軍又有奧運會冠軍的,專業水平不用說屬于世界頂級。然而,除此之外,他們的其他素質,特別是文化素養如何呢?實在有必要向他們的對手學習。 對此,上周在伯明翰采訪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時感觸頗深。丹麥選手蓋德盡管在奧運會上輸給了中國選手,但仍然無愧世界高手、最受人尊敬的大“明星”。這位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每次比賽完之后總是聽從新聞官的安排準時來到新聞中心,接受等候在那里的記者采訪,談論比賽的感受。 有一次比賽結束后,我趕到現場時,他已經被記者圍得幾乎水泄不通。我湊上前一聽,原來他說的是丹麥語,我根本聽不懂,頓時感到很失望,便想轉身離開。他顯然注意到了我這個中國記者,竟出乎預料地對我說:“如果你聽不懂我的話,我可以講英語!庇谑牵_始改用英語回答我和大家的問題。 蓋德的回答很多時候很幽默,也很自信。他的女友、世界排名第一的馬丁也同樣風度翩翩。還有使最后奪取了冠軍的印度選手高佩查德,在新聞發布會上也顯得非常從容和彬彬有禮。這同整個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期間,中國選手沒有一人到過新聞發布會,形成鮮明對照。 組委會的新聞官曾找到我,希望我把中國運動員請到新聞中心,因為語言方面的障礙,他們無法與中國選手交流,可惜我也沒能找到他們而遺憾作罷。不過,巧的是,比賽結束時,我在賽場后面正好碰上剛剛贏得女子單打冠軍的,我請她就比賽接受我的采訪,但使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眼皮都不帶撩、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說:“沒什么說的!比缓笞灶櫫奶烊チ。 其實,包括在去年的悉尼奧運會上,我也經受過同樣的情形,當然還是比我們選手友好合作和配合的情形多。但盡管是一次、兩次,哪怕是幾次冷落,我也都為他們感到難受、可憐。我常想,我不期望中國隊員能像蓋德一樣,操著熟練的外語回答記者的提問,與記者自由交談,只希望他們尊重記者、尊重他人,擁有能與人禮貌、正常交流的起碼素質。對有的中國選手來說,目前似乎還很艱難。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感嘆范志毅來到英國后的變化,同時也批評過中國某位在英踢球的球員的低素質,F在看來,這根本不是中國某一個球員、某一個運動項目中存在的個別問題,而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除了范志毅外,我贊賞的另外一名運動員就是前乒乓球巨星鄧亞萍了。前些時候,我在倫敦見到她,無論在我們之間的交談中,還是她與外國人交流的風度,都給人這樣一個感覺:她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員,而且經過在國外的磨練,已經是名出色的“外交家”了。 這不由使我浮想聯翩。我覺得中國運動員的盲目自大,肯定與平時的自我封閉、保姆式的管教有關。平時,中國運動員在省市運動隊、國家隊的一切生活的被包辦了,整天呆在一個小圈子里,外出比賽有翻譯、有教練、有領隊,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甚至吃什么都有人操辦,自己只管比賽,與外部世界幾乎隔絕。 采訪這次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時,我再次發現蓋德等歐洲選手沒有教練跟隨左右,而中國選手一旦上場,中國數名教練便正襟危坐在賽場邊,比賽中間也如臨打敵,大聲叫喊地進行現場指揮。 奪取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確是為國爭光,令國人揚眉吐氣。但冠軍、金牌,其實都是國家用錢堆起來的,是百姓用自己的血汗供出來的。我們的冠軍并不創造價值。因此,他們的作用不應該只是奪取冠軍,而且應利用比賽,利用自己的冠軍名氣,為國家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與外國媒體的交流,向他們介紹和展示中國的改革開放。 寫到這兒,我也想起泰森。這位被判“強奸犯”罪名的業務素質也絕對是一流的,到現在他的比賽仍然是全世界最有魅力、最有號召力的拳賽。然而,他只是像一頭關在圈里的“牛”,人們期望看到的只是他在斗牛場上的瘋狂,在人們的心中目,他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中國造就出不少高尚的運動員、明星。但同時也在繼續造就一批又一批素質不高的“星”,這尤其使我們身居海外的中國人、中國記者感到尷尬。運動生涯是短暫的,但人生卻是漫長的,因此學會做人遠比當運動員更重要。 所有這些,在需要運動員們自己領悟的同時,也許中國傳統的培養明星體制更有改革的必要。(《體育快報》駐倫敦記者王子江)
(摘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