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羽毛球運動的起源和歷史 |
羽毛球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一、起源于日本 相傳羽毛球最早出現于14-15世紀時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櫻桃核插上羽毛制成。這種球由于球托是櫻桃核,太重,球飛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極易損壞,加之球的造價太高,所以是該項運動時興了一陣子就慢慢消失了。 二、出現在印度 大約至18世紀時,印度的普那出現了一種與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極相似的游戲,球用直徑約6厘米的圓形硬紙板,中間插羽毛球制成(類似我國的毽子),板是木質的,玩法是兩人相對站著,手執木板來回擊球。 三、誕生在英國 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于英國,大約在1800年左右,由網球派生而來。我們可以注意到現今的羽毛球場地和網球場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現了用羽毛、軟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國公爵鮑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頓鎮的莊園里進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戲表演。從此,羽毛球運動便逐漸開展起來,“伯明頓”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寫法是“Badminton”。那時的活動場地是葫蘆形,兩頭寬中間窄,窄處掛網,直至1901年才改作長方形。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麥、英國、法國、愛爾蘭、荷蘭、新西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等國發起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總部設在倫敦。從此,羽毛球國際比賽日漸增多。 1934-1947年,丹麥、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歐美選手稱雄于國際羽壇。 在1948-1949年舉行的首屆世界男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湯姆斯杯”賽中,馬來亞隊榮獲冠軍,從而開辟了亞洲人稱雄國際羽壇的時代。在1948-1979年間的11屆湯姆斯杯賽中,印度尼西亞隊奪得7次冠軍,馬來西亞隊奪得4次冠軍60年代前期,中國隊后來居上,1963年、1964年度打敗世界冠軍印尼隊,1965年又全勝北歐諸強,被譽為“無冕之王”(因當時我國未加入國際羽聯,不能參加世界性錦標賽)。 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杯”賽于1956年開始舉行,前3屆冠軍均被美國人奪得。從60年代后期起,優勢轉移到了亞洲,日本和印尼隊包攬了歷屆比賽的冠亞軍。 70年代以來,男子羽毛球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是印尼隊和中國隊。1982年中國隊首次參加湯姆斯杯賽就榮獲冠軍。中國隊的技術受到了世界羽壇的普遍贊揚。70年代后期,日本、韓國、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羽毛球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歐洲的丹麥、英國、瑞典等國在發揮原有特點的基礎上,廣泛吸取了亞洲人的技術和經驗,技術水平穩步提高,至今仍不失為羽壇勁旅。女子方面,可以說是中國、印尼、日本三強鼎立。1982年中國隊首次參加全英錦標賽,即獲得了女子單打冠亞軍和雙打冠軍。到了80年代后期,馬來西亞隊、韓國隊有了長足的進步,多次獲得國際羽毛球大賽的男子團體冠軍、雙打冠軍。女子方面,中國、印尼繼續保持領先,韓國女隊迎頭趕上,是近年來中國隊、印尼隊的主要對手。 1978年2月,世界羽毛球聯合會于香港成立。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和世界羽毛球聯合會正式合并。 目前,國際羽聯已擁有一百多個會員國。國際羽聯管轄的世界性比賽有∶湯姆斯杯賽(世界男子團體錦標賽),1948年開始,每3年舉辦一次(1984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尤伯杯賽(世界女子團體錦標賽),從1956年開始,每3年舉辦一次(1984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世界錦標賽(單項比賽),從1977年開始;全英錦標賽(非正式傳統單向比賽),早在189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優質羽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球VCD][其它用品][訂購方法][世界排名][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縱橫][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