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有這么長時間了,各種的yy拍子層出不窮,自己從開始沒有選擇的余地到花樣繁多的型號,好拍子基本上也都打過了。技術分析不會,簡單說說體會吧。yy以前的不說了。
最開始是鋁合金的接頭拍,當然是比較沉的,也沒什么彈性,但是線上的軟的話,并不難打。
然后買了兩個假的yy,一個在海淀向陽體育iso500,一個在王府井利生cab21。原因一是買不起,圖便宜一點;二是相信這兩個北京的大商店;三是真不知道還有假的,也不知道怎么辨別。不過這是早的事了。
開始下決心買好拍子是ar80,是個4u的拍子,非常輕,雙打最好了,但是單打有點力不從心。磕磕碰碰很多年,傷痕遍體,卻沒有大病,也是奇跡。現在供著,最高上過25,不敢高了。
然后是cab20,曾經最好的拍子,在低磅的時候威力很大,但是因為拍面小,上了高磅就過于剛性了,基本沒有太多的控制余地。桿也稍微有點硬。拉過28.5,在體委那邊一個傳說中拉的很好的地方拉的,拉的技術差,有點變形,送人了。
第一只在藍天買的是ar110,當時最好的拍子。拍子桿軟,所以快速抽球時有點滯后。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一款女性的柔弱拍。
然后就是iso800了,這是我迄今為止最最滿意的拍子。方型拍面感覺舒服多了,在上高磅的時候仍然有很高的彈性,拍桿彈性也很好。從24到28,從ti線到大盤線,感覺都很好。無論單打雙打,進攻防守都非常適合,可以放出質量很高的小球。不絕對突出,但是包容一切,這是它的特點。
后來又搞了個iso600pro,比iso800更爽,出球更迅速,可惜上29打到拍框給毀了,可惜了。
ti10相比iso800就有點沉了,雖然可能是單打的最佳選擇,但是雙打揮動還是稍慢。拍桿彈性不如iso800,上高磅和細線的感覺會好很多。殺球相當有威力。
mp100開始打的時候很震手(主要是打不到甜點上),這是它的缺點。拍桿比ti10軟,所以彈性要好一些,主要的體會是主動擊球時非常有威力,但是稍微被動一點的話,揮拍和出球就不理想了,沒有ti10
犀利。基本也是單打拍子。同樣,上高磅和細線感覺好很多。用65的大盤線很吃球,不爽。
mp99比mp100強了很多,剛用雙打的時候非常吃驚,真爽(mp100雙打賊郁悶了)。用3u的一點時滯都沒有。但是在殺球的時候稍感不盡力,平抽和快擋非常有效。
at700稍沉穩一些,單打比較好,比ti10突擊快一些,但是也有mp100的弱點,就是非主動擊球的時候手感不好。做為國家隊女子的單打武器是很適合的。
at800并不像傳說中的那樣難打,感覺確實有制造技術的提高。拍桿稍硬一點,揮動的時候很有威力,速度極快,這是mp99的優點。殺球的時候有力,這是mp100和ti10的優點。進攻型比防守型硬一些。都是4u的,第一次就上了進攻27,防守26。擊球時啪啪的脆響,聽著就順耳。(跟cab20上高磅的生硬的脆響完全不同),感覺自己的威力被極好的發揮(快的超出想象)。(用ti10和mp100總有點茶壺煮餃子的感覺)。但是有一點遺憾的就是由于拍子比較單薄,大力殺球時沒有iso800和ti10的飽滿感覺,而是有點“劈”的感覺。每次充分的大力擊球后聽聲音總是懷疑是不是拍子斷了或者線斷了。作為后場進攻稍顯不足,作為前場封殺最爽了。同時由于拍子比較隨手,上的磅數也高,所以出球稍微生硬一點。放網的時候不是很得心應手,總是過,拉后場不小心就出界,比iso800難控制了。不過正好逼著我改變雙打打法了,從拉吊放網到平抽快打下壓。由于殺球迅猛,掌握不好,結果第二次就把進攻型的線68ti打斷了,還得換65。小心翼翼的打,最后搞得都不敢打了,失敗。
一直沒寫這篇文章是在等ns8000。做為新納米技術的代表,并沒有覺得它性能上有質的飛躍。頭輕是它的特點,拿在手里,基本重量都在拍把上了。相對at800,速度上有所收斂,擊球感好了一些,彈性也不錯。整體也偏于輕軟,殺球的威力發揮的并不充分。和at700相比穩定性要好。
看來力道和速度真是一對矛盾啊。
跟高手打球,比較被動,沒有太多需要力的地方,出手速度最重要。
跟低手打球,比較主動,也沒有太多需要力的地方。
跟平手打球,拼的就更是速度了。
故:力我所欲也,速度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力而取速度者也。這說的是業余的事。
總體感覺還是aero破風截面的拍子好使。磅數應該在25-27為好。
單打和混雙的時候用iso800,雙打用at800。女生還是mp99最好。
沒用過的有tsp、slim10。
作者: shaoshao 時間:2005-04-25.08:42:43 來源:北京
(http://www.bteshop.com/cgi-bin/club/bbs1.cgi?menu=show&slttitle=20050425084243&id=200109081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