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陽:難舍羽球情 |
和當年馳騁羽壇時相比,今年已37歲的楊陽胖了許多,也成熟了許多。。10年前從國家隊退役后,楊陽應馬來西亞羽協會的邀請出任 該國羽隊教練。1992年馬來西亞男隊能出人意料地戰勝中國隊奪得湯姆斯杯,楊陽功不可沒。兩年后,楊陽辭去了馬隊教練一職,轉而投身商界,并從此淡出羽壇。和許多退役的體育明星一樣,楊陽的從商 也離不開體育———他和朋友一起在大馬經營“楊陽”品牌體育用品 和羽毛球拍。經過5年多的創業和打拼,楊陽自認“成績還算可以”, 據他介紹,目前在大馬的每個州基本上都有公司的分店,但由于這里 品牌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所以他打算進一步擴大規模。眼下,他正在國內籌建一所休閑俱樂部,地址設在廣東汕頭,建有運動場、健身房、羽毛球場等21個場地,主要從事健身、桑拿以及球員培訓等。他透露,運動員培訓是這項計劃的重點,為此他將邀請一些熟識的教練、 隊友來任教協助。 由于忙于事業,楊陽平時很少有時間顧及家庭,孩子的教育等大小家務都是妻子鄭昱鯉操辦。鄭昱鯉當年也是一名優秀的羽毛球運動員,曾入選過國家隊,但為了扶助楊陽,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楊陽 有兩個女兒,大的8歲,小的也有5歲了。今年初,楊陽舉家從澳大利亞遷回汕頭,他說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多些全家相處的機 會,同時也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畢竟我們是中國人,所以我希望孩子能接受正統的中文教育;而且這樣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 人。” 在做運動員期間,楊陽曾3次捧得湯杯,并在1988年奧運會表演賽及多次國際公開賽中獲得男單冠軍,這些成績至今無人能夠企及。 對于自己一生中這段輝煌的經歷,楊陽雖以平常心待之,但卻絕對無 法忘懷,也非常希望它們能夠得以延續。所以當他和妻子發現大女兒 頗有運動天賦時,便刻意加以培養,“我們希望她從小就打好運動基 礎,以后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同時,楊陽還透露自己在完成 汕頭俱樂部的工作后,有重當教練的打算,因為“羽毛球才是我的老 本行,絕對不能丟的。” 談到已經開打的湯杯,楊陽認為中國隊的實力還是比其他國家要 強,但印尼和丹麥也不可忽視。他說,中國隊的雙打比較弱,而單打主力孫俊又由于有傷在身,無法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非常令人遺憾。 這次湯杯爭奪對中國隊來說,會比較艱難。 (江南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