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羽聯獲強援走出經濟困頓 |
一直在經濟困頓中艱難前行的國際羽聯,在進入2001年之后有望在這個方面長長地松一口氣。因為,國際奧委會近日宣布,其下屬的基金會將在新的一年內加大對國際羽聯的經濟援助,以促進這個奧運項目的發展。 羽毛球項目1992年正式進入奧運會以來,國際羽聯便一直得到國際奧委會基金會的援助。然而,由于羽毛球項目的本身特點,電視轉播一直難以更深入地介入到賽事之中,因此羽毛球賽事的開展受到很大阻礙,在過去一年間便有新加坡、中國及中國香港三站公開賽被迫取消,而原定明年1月前進行的中國臺北公開賽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夭折。國際羽聯正陷入一個新的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奧委會基金會加大對國際羽聯的經濟援助。 從以往的情況看,國際羽聯所獲得的援助基本上都用在了對這項運動長遠發展的投入之上。每年國際羽聯都會組織年輕選手進行短期的“羽球學院”的訓練,由于“羽球學院”會組織國際羽壇的著名教練進行現場教學指導,因此社會反響一向很好。像今年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羽球學院便讓不少小球員受益匪淺,也正是在“羽球學院”的經歷,使得他們在廣州舉行的世青賽上較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除了“羽球學院”這樣的集訓,國際羽聯還設立了專門的獎勵基金,對于年輕選手的成長予以關注與獎勵。比如,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陳甲亮便是獎勵金的獲得者,而同時享受這份獎金的,還有印尼的陶菲克和馬來西亞的王友福。 雖然國際奧委會并未明確表示來年對國際羽聯的經濟援助會達到怎樣的數額,但據分析,由于基金會的收益已從1997年至2000年度的1.22億美元上漲到了2001至2002年度的2.09億美元,因此,基金會對國際羽聯的投入相信會水漲船高,達到相應幅度的增加。(許紹連)
(摘自“體壇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