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顧俊上北大人生又一搏 |
在北大的課堂上,教計算機的老師準時在早上8點鐘點名。像通常的大學課堂一樣,一些人沒有到,顧俊和剛認識的同學坐在教室的第二排。 如果不是在下課之后走向停在路邊的私家車,從外表看,一身休閑裝、留了長發的顧俊與穿梭在校園里的大學生們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作為剛進大學的新生,她的感受別有不同。 “做學生很不容易。”這是顧俊幾天來最大的感受。在上大學之前,她并沒有對將要遇到的困難有太多的考慮,以前沒有到過北大的她也很難從日復一日的訓練生活中想象到大學校園的景象,直到第一次走進大學的校門,顧俊才真正切身感受到校園濃厚的學習氣氛。 “在學校里,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學業奔波,每天幾乎都埋在書本中。”顧俊感慨地說,“同學的宿舍里沒有電視,很多人最大的娛樂就是看書。我很佩服同學們對學習的敬業精神。” 對體育也很敬業的顧俊現在體會到了做學生的苦。她坦言在進入學校之后心里有一些失落感,感到自己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有很大差距。“要想跟上教學進度的話,自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目前,顧俊最不適應的就是上課記筆記,她有點無奈地說:“我的基礎比較薄弱,容易在理解上產生障礙,也很難把握住老師講課的重點。” 好在周圍的同學經常幫助顧俊,經常把自己的筆記借給她。顧俊不好意思地說: “我總覺得自己像是同學們的‘累贅’,老是要麻煩他們,自己都過意不去了。” 不過,看看同學們的筆記對顧俊也很有益處。“有位同學的筆記中一半是課堂內容,還有一半是她自己的理解和問題,我也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她說。 有朋友建議顧俊把心情放寬松一些,也有人給她“減壓”,安慰說:“不要把學習想得那么困難。”但顧俊自己卻沒有“減壓”的意思,運動員的經歷使她更易于適應壓力。她說:“以前打球的時候也會有很大的壓力,也曾想過放棄算了,但后來咬咬牙也就堅持下來了。這次雖然是在不同的領域,不過我想,頂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情況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由于顧俊是在大學的第二學期入學,學校沒有給她安排宿舍,因此,她每逢有課的日子早上7點就得出門。顧俊說以前長期的集訓生活使她的動作很快,早上花 10分鐘就收拾停當出門上學了。到了中午,顧俊一般都在學生食堂吃飯。“學校的飯菜挺好吃的。”顧俊顯得很滿意,“比在隊里的時候種類多。”她還時常用自己的飯卡叫上四五個同學一起去食堂吃飯,以她那種爽朗的性格,不愁在班上沒有朋友。 相比以前單調的訓練生活,顧俊笑著說:“現在的生活的確豐富多彩,但也累了很多。”話雖如此,不過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她還是饒有興趣地問:“我去報名參加個英語基礎班怎么樣?”“電腦用得熟嗎?教教我。”離開了運動隊和教練,今后的大學生活中,顧俊要完全靠自己了。(北京青年報 李然)
(摘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