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須提升實戰感覺性,綜翰才能減少失誤 |
(亞羅士打26日訊)共運冠軍黃綜翰昨晚雖在此間奪得吉打羽球公開賽男單冠軍,不過,還須提升臨場比賽的感覺性,減少無謂的失誤,才能在比賽中占有利的地位。 大馬國家羽隊男單顧問謝全新昨晚在賽後向《星洲體育》總結球員的表現時表示,黃綜翰經過3個月的療傷後首次參加賽會,難以避免對比賽過程會產生生疏的感覺,盡管黃綜翰很快的調整及適應環境,不過,其投入比賽的感覺性只達75%,造成其無故失球次數多,打得較為辛苦。 他指出,吉打公開賽是黃綜翰復出後的試金石,其作戰速度,攻擊爆發力及反應不減當年,只是須加強比賽的感覺性,因此,他將在這為期1星期中,磨練黃綜翰實戰的感覺性。 他表示∶“如果黃綜翰實戰的感覺性能提高到90%,或許能在4月3日舉行的日本公開賽中打出好績。” 年輕球員表現不俗 此外,他說,其他年輕球員表現不俗,積極及認真的投入比賽,發揮本身的球藝,技術有一定的進步,但是,還有一些弱點尚須糾正,其中是作戰時急躁,尤其是在落後時刻,缺乏冷靜應戰的素質。 他指出,一些球員較被動性,沒有擬定本身的作戰策略,猶如打空球,更重要的是須培養高昂斗志爭取勝利,這樣才能發揮出更高的水平,還有體力不足,未能應付激烈比賽的考驗。 另外,他說∶“我們也須珍惜人才,不要隨意丟失,如在男單少年組奪得冠軍的吉打球員戴毓倫,是一名可造之才,雖然他離開馬羽總訓練隊伍,不過,在賽中仍然有不俗的表現,打敗馬羽總的球員,他應重新加入馬羽總的訓練隊伍。 ” 他認為,球員積極訓練及糾正弱點,而在大賽中盡了能力,打不出成績是情有可原,但是球員必須嚴格遵守訓練的紀律,這是成為出色球的球員基本態度。 他指出,戴毓倫是屬於球藝全面性的球員,扣殺凌厲及防守嚴密,潛能極佳,只須一番的磨練,就可在羽壇中有所作為。 毓倫渴望重返國家隊 現年21歲的戴毓倫受訪時希望能獲得接受,重回馬羽總的懷抱,將會積極努力,在未來的國際賽中作出一番貢獻。 他說,他在國家羽隊時,曾接受丹麥籍總教練弗洛斯及中國教練陳昌杰訓練獲益不淺,離開馬羽總中後自行訓練,依然引用他們訓練的方法提高本身的球藝,若能獲得經驗豐富的謝全新教練指導,必能提高球藝的水平。 另外,提及馬羽總與由米士本掌管的努沙瑪蘇利之間關系,謝全新說,其實,努沙瑪蘇利不但沒有給馬羽總壓力,反而能加強彼此互相交流球藝及競爭力的機會,督促球員加緊訓練及提升球藝,而且,他也很欣賞努沙瑪蘇利的羅斯林及哈菲茲的表現。 他說,在全國賽或國際賽,尤其是在國際大賽不論是努沙瑪蘇利球員,或是來自馬羽總的球員奪得冠軍皆是一樣,大家都是馬來西亞人,為國帶來榮譽,不應有彼此之分,而且,他與米士本有不斷溝通及互相合作,共同推動羽運。 他認為,事實上,馬羽總職員、教練及球員屬於一體化,對任何賽會比賽的成績勝負應該共同承擔責任,不能把球員失敗推卸責任,怪罪在球員或教練的身上,如果大家達致共識,更能紓解球員無必要的壓力,專注創造好成績。 吉打羽球公開賽決賽成績表 ●男單決賽 黃綜翰(隆)勝哈菲茲(雪)7比3、6比8、7比1、7比2; ⊙女單決賽 李盈盈(檳)勝黃妙瓊(雪)5比7、1比7、7比5、7比5、7比2; ●男雙決賽 李萬華與鍾騰福(霹)勝羅斯曼與鄭錦威(森/霹)7比2、7比1、7比5; ⊙女雙決賽 林碧霞與郭瑞玲(霹/雪)勝諾哈茜京與方秋燕(隆/吉)7比5、7比2、8比6; ●混雙決賽 黃建國與方秋燕(吉)勝羅斯曼與郭瑞玲(森/雪)7比5、1比7、7比4、7比1; ●男單少年決賽 戴毓倫(吉)勝納茲利(隆)7比4、7比2、7比2; ⊙女單少年決賽 麗奴嘉(隆)勝黃慧思(霹)7比3、7比5、7比2; ●男雙少年決賽 許廷勇與陳斌生(森/隆)勝王順江與張國盛(雪)7比3、8比6、3比7、8比6。
(摘自“星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