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片片羽毛、濃濃春意——上海業余羽毛球活動蓬勃開展 |
在云淡風清的日子,一只羽毛球,一副球拍,三三兩兩的打球者,多年以前,許多上海人已在弄堂里充分享受過打羽毛球的那份歡娛。這項集力量、速度、靈敏和對抗于一體的運動,多年來一直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項目,在滬上擁有男女老少眾多知音。
一度,上海的羽毛球選手曾經走在全國甚至世界的前沿,從弄堂里飛出的金鳳凰有世界冠軍張愛玲、劉霞,以及多次在國內外混雙項目上爭金奪銀的王朋仁、史方靜等。他們的出現,使20年前的上海羽毛球經歷了一個鼎盛輝煌的時期。可惜的是,近年來和大多數項目一樣,羽毛球運動的生源驟減,后備人才日漸稀少,專業運動水平下滑也不可避免,國家隊里上海選手聲勢漸微。 相對一蹶不振的專業羽毛球發展情況,上海的業余羽毛球開展卻是紅紅火火,不斷升溫。僅2000年由上海市羽毛球協會主辦的業余賽事就有24個,平均每月兩次,參賽者達3000人次,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而來自上海最大的羽毛球場館上海國際體操中心的數據表明,去年打球者逾13萬人次,今年不僅周五到周日滿場,非會員打球還需3天前預約場地,場面火爆可見一斑。 業余高溫持續不退,專業發展相對萎縮,對此,上海市羽毛球協會積極鼓勵業余賽事的推廣,來營造更好更熱情的羽毛球發展氛圍,期望在蓬勃發展的大環境大氣候下,推動專業羽毛球的發展,形成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昨天的上海市業余羽毛球巡回賽春季賽新聞發布會上,上海羽毛球協會秘書長高巍表示,為鼓勵業余選手的競賽積極性,羽協有意以協會名義組織一部分具有一定水平的業余選手和外省市的業余選手交流比賽,這無疑又是滬上羽球愛好者的一個佳音。(新華網 俞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