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大秘訣透視如何成為羽毛球七分制高手? |
羽毛球歷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7分制湯尤杯大賽已于5月9日在廣州天河體育館拉開戰幕。對于國際羽聯的這一新政,亞洲各國基本上都表示反對。比較普遍的觀點是,7分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比賽時間,為電視轉播贏得廣告客戶,但對于防守型球員而言,由7分制也帶來了場面上的被動乃至戰績下降。作為悉尼奧運亞軍及塞維利亞世錦賽冠軍的印尼名將葉誠萬便深受7分制之苦——自國際羽聯于去年下半年實行7分制以來,葉誠萬的成績就很不理想。 與此同時,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林丹、鮑春來能在近半年來異軍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這種新的計分方法——年輕氣盛的進攻型選似乎更容易在比賽中搶得先手。7分制果真如此難以適應嗎?在同多位羽壇名宿進行接觸交談后,記者發現7分制確實讓那些習慣15分制的球員難以適應,但只要找到癥結之所在,球員還是能做到以靜制動、巧妙地運用這種新的計分方法來“借力打力”。歸納起來,成為7分制高手一共有四大秘訣。 POINT1:忘記7分,記住35分 對7分制望而生畏的球員通常在場上多少存在心理障礙:總擔心對方的7分太早到來,結果越擔心越麻煩,要命的7分轉眼便出現了。怎么辦?專家認為,在這個時候,球員最好忘掉7分這條線,而記住35分。即使對方搶得先手,自己在心理上也不會出現混亂,結果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做到穩定情緒,后發制人。 實施這一秘訣時,球員需牢記的是,既然目標是后發制人,那么就得充分考慮如何在開局階段消耗對手的體力,通過聰明的拉吊結合,令對方在拿分的同時盡可能多付出體能。 POINT2:突破8分“瓶頸” 總結15分制時各位高手得分情況,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一般而言,在讓對手得到5至8分時,高手便可以成功地控制局面,將比賽引向有利于自己發揮的方向。專家認為這是球員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認為在比分打到這時候,自己依然掌握著比賽大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專家的建議是,球員的理性選擇是改變自己心理所能承受的“臨界點”,突破8分瓶頸,將2分或3分、最多4分作為自己的“承受極限”。 由于改變習慣并不能一朝一夕完成,球員在采用這一秘訣時,必須做到有備而來,“急就章”并不現實,具體來說,形成新習慣應該靠平時訓練的積累。 POINT3:提前進入比賽狀態 對15分制念念不忘的選手通常在7分制下很難進入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慢熱型”球員。之所以慢熱,一方面由球員的打法特點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受習慣心理所左右。改變慢熱現象必須靠雙管齊下,從兩個方面調整自己的打法和習慣。至于速成捷徑,專家表示:可以因地制宜,通過提前進入比賽狀態來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通常球員在上場前都會有熱身時間,如果能巧妙把握好具體時機,讓將上場的球員在入場前通過與隊友的提前熱身達到類似比賽的效果,比賽開始后,慢熱型球員自然也“手到擒來”了。 POINT4:先聲奪人,氣勢逼人 對7分制抱怨不斷的球員通常在比賽剛開始便被打得暈頭轉向。為什么在15分制時得心應手,在7分制時卻處處被動?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球員在比賽剛開始便把先機讓給了對手。對于這一癥狀,專家的處方是:以毒攻毒。既然對方是在氣勢上搶得先手,那么一不做二不休,在比賽剛開始時便與對手比試氣勢,爭取搶得主動權,將對方的優勢轉換為自己的勝勢。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以狠對狠的方法非常冒險,一旦無法真正在氣勢上壓倒對手,那便幫了對手大忙,令自己門戶大開。 7分制與15分制孰優孰劣,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和球員的習慣聯系在一起。一旦球員們適應了新的計分方法,所謂“7分制弊端多”的說法自然也就沒了市場。7分制實行以來,國際羽壇格局其實并沒有任何實質性變化,從這一點也可以清晰地得出這樣的結論。 憑借年輕和沖勁,林丹就是一個7分制高手。 (南方網
許紹連)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相約球場][羽球論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客戶意見][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