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國敬業,科學求真——與時俱進的羽球風范 |
悉尼奧運會5枚金牌奪得4枚,湯姆斯杯和尤伯杯羽毛球賽等團體大賽18次捧杯,各類世界單項錦標賽76次折冠……幾十年賽場拼搏,幾經風雨的中國羽毛球隊以奪得冠軍獎項最多在國際羽壇獨領風騷,更不愧為中國體壇的世界冠軍搖籃。
是什么支撐著中國羽毛球長盛不衰? 是舉國辦體育的制度優勢孕育著它,是全民愛羽毛球的群眾基礎滋養著它,是愛國敬業、科學求真、嚴謹務實的精神成就了它。正是這種最為寶貴的思想精髓,使這支隊伍在國際羽壇濃墨重彩地書寫著中國羽球的獨特風范。尤為可貴的是,這種精神風范具有與時俱進的特征,追隨著國際羽壇的風云變幻而不斷增添新的時代內涵,使得這支中國體壇“夢之隊”長期走在創新的前列。 愛國敬業的精神 愛國敬業是中國羽毛球隊的靈魂。走近這個團體,時時處處都會為這種靈魂深處所沉淀的拼搏精神、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所深深打動。從當年懷著一腔愛國之志歸國創下基業的第一代羽球名將王文教、陳福壽等人到今天賽場廝殺的年輕小將們,這種精神都在他們身上熠熠生輝,并且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羽球運動美麗舒展的背后是艱辛。在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率常達到每分鐘200余次,一場球下來如同踢了一場足球比賽。這種運動強度和精神壓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但羽球隊員們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訓練場上揮灑著青春。 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使中國隊在多次世界大賽上,創造了小將爆泠、以弱勝強、反敗為勝的奇跡。中國隊有著這樣的座右銘:“不論對手強與弱,我們都要在拼勁上超過對手。輸球允許,但決不能輸精神,因為我們代表的是中國。” 無數陪練甘為人梯,鋪就了中國隊通向世界冠軍的征途。男雙和男單組的主力都為女隊員當過陪練,連總教練李永波和副總教練田秉毅也甘當女雙葛菲/顧俊的實戰靶子。每當勝利了,隊員們總愛由衷地說:“冠軍不屬于我個人,我是代表集體、代表國家來領獎的。”教練潘麗到國家隊任教時,孩子才9個月,說來讓人心酸,現在長到3歲的孩子都快不認識這個年輕的媽媽了。中國羽毛球隊14位教練中有12位兩地分居,他們與隊員同吃同住,與家人團聚的規定假期也沒人休滿過。女雙教練翁建德說出了大家的心里話:“少了家庭生活自然是種遺憾,但我們想得更多是中國羽毛球事業。”今天,當市場經濟大潮沖擊著體壇時,不少人才外流。但中國羽毛球隊率先做到了“尊重教練價值,給予相應待遇”,從而創造了一個安居樂業的氛圍。這給敬業精神奠定了牢靠的物質基礎。 科學求真的精神 中國羽毛球以“快狠準活”的風格稱霸國際羽壇,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卻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一度墜入低谷:巴塞羅那奧運會鎩羽而歸,世界杯、亞運會等有影響的國際賽事無金而返。中國羽球呈現尖子不尖、后備力量青黃不接的狀態。 1993年底,以李永波領銜的年輕教練班子受命于危難之時,他們以立志翻身、科學求真的精神,挑起了重振雄風的重擔。 “既使是最具特色的優勢,如不經過再發展也會落后。”年輕的教練們果斷前行,針對陳舊落后的訓練方式,進行了大膽嘗試,摸索出一套以我為主、百花齊放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訓練方法。 體能是中國隊陷入低谷的“軟肋”,于是新教練班子要求隊員腿綁2到4公斤重的沙袋每兩周爬一次山,因為這樣的運動量可以達到比賽時的極限狀態;為適應國際比賽,中國羽毛球隊一改常規,將訓練改在中午或晚上進行;同時還加強訓練后對身體狀況的監控和調養等。雖然目前中國隊還有像男雙這樣的弱項,但經歷低谷后,它又以一種嶄新的面貌重現賽場,近年來5獲奧運會金牌、7奪世界團體冠軍頭銜、9獲世錦賽冠軍的佳績。事實證明,這種科學求真的精神運用到訓練中去,才使中國隊再現輝煌。 嚴謹務實的精神 如今的中國羽毛球隊是一支團結互助、富有戰斗力的集體,而這個集體正是靠嚴謹務實的精神鑄就的。李永波說:“如今的運動員在為國爭光的同時會不自覺地考慮到個人將來的出路,這是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同時也迫切地要求球隊的管理必須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既要嚴謹,又要務實,還要充滿人性化管理的色彩。”為了改變隊員曾一度出現過散漫、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風,新領導班子引進了軍事化的管理體制,并在用人方面充分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競爭形成能上能下的業務氛圍。在選用人材方面,則根據實力和年齡擇優錄取或靈活用人,一改過去憑經驗選人的不嚴謹做法。與此同時,注重糾正以往不重視培養后備力量的現象,形成從業余體校到省隊到國家隊的金字塔型的人才庫。 為了提高集體的凝聚力,運動隊也需要適時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在中國羽毛球隊,規定兩地分居的教練探親的往返機票可以報銷,家屬前來探訪將得到熱情周到的接待。雖是點點滴滴的小事卻讓人溫暖備至,令教練員深受感動,從而更加忘我地工作。而對于運動員,教練們又擔當起慈母嚴父的職責,注意他們一言一行,使他們的人格品行得到良好的發展。 更難能可貴的是,羽毛球隊的領導班子還從教練和隊員的實際出發,為他們考慮退役后的出路,不少人退役后通過推薦,到國外任教,免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不因循守舊,而是根據時代發展的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和管理措施,其出發點是挖掘每個人的價值,尊重每個人的情感,發揮每個人的才華。惟有如此,才使這個集體永葆凝聚力和戰斗力,跨越一座又一座巔峰。我們堅信,憑借著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品格,這支屢創輝煌的球隊依舊會給國人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中國羽毛球將永遠會是國人的驕傲。 (新華網)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相約球場][羽球論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客戶意見][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