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國內體壇,越來越多的項目將舉辦俱樂部聯賽視為走向市場的切入點,俱樂部聯賽儼然已成為一種時尚。然而,走在俱樂部聯賽這條路上,各項目的遭遇與境況卻大相徑庭,有火爆的,有迅速升溫的,有平平淡淡的,更有快維持不下去的,已經有三年歷史的全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無疑屬于最后一類。為了挽救瀕臨絕境的俱樂部聯賽,7月21日在青島召開的今年全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工作會議上,中國羽協要出臺一系列新的設想和改革辦法,力求與各俱樂部達成共識,使俱樂部聯賽在今年能獲得一線生機,并就此逐步踏入正常的發展軌跡。
在今年準備推行的一系列改造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家隊隊員肯定參加今年的俱樂部聯賽,而國手尤其是主力能否參賽是聯賽推出三年來遇到的最大困惑。一方面,羽毛球作為傳統優勢項目,國家隊肩負著在奧運會等重大比賽中為國爭光的重任,每年的比賽和訓練任務繁重,難以抽出較為完整的時間參加俱樂部聯賽,另一方面,俱樂部聯賽作為羽毛球項目開拓市場的重要一步,需要得到國家隊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充分發揮頂尖高手們的明星效益,兩者之間確實存在較難協調解決的矛盾。鑒于去年聯賽無人問津、草草收場的慘淡狀況,中國羽協下決心要解決這一棘手問題,首先對今年的賽事安排進行調整,在上半年便將計劃內比賽全部打完,為俱樂部聯賽騰出完整的時間,與此同時國家隊亦做出承諾,在今年亞運會后開始的聯賽期間,放棄一些國際比賽,確保國手能集中精力打完聯賽。這一決定不僅有助于提高各俱樂部隊的參賽熱情,同時也保證了比賽具有較高的整體水平。
有關今年俱樂部聯賽的另一重大變化則是將聯賽分為甲、乙兩級,除去年聯賽獲前四名的隊直接進入主客場制的甲級聯賽外,名次靠后及從未參加過聯賽的隊均要先參加乙級聯賽,獲前五名的隊升入甲級聯賽,乙級聯賽采取賽會制,所有參賽隊集中一地競爭。增設乙級聯賽不僅擴大了聯賽的規模,同時也為今年下半年無賽事的各省市隊增加了比賽機會。
如果上述兩項措施能夠順利實施,今年的全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有望出現轉機。在此次聯賽工作會議上,中國羽協將就此征求各俱樂部的意見,希望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持,但同時也預感會遇到相當多的困難,因為對各隊而言,眼下參與聯賽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經費。由于時至今日,今年的聯賽仍未找到主贊助商,主客場制的甲級聯賽很可能要靠各隊通過找合作伙伴、經營主場等辦法自行解決參賽費用,而新增設的乙級聯賽屬計劃外比賽,各省市隊事先沒有這筆參賽經費的預算,臨時籌募難度較大,據了解,有部分隊已經表露出對參加乙級聯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態度。
決心很大,設想很好,措施很有針對性,可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依然很多,俱樂部聯賽的確讓中國羽協有點左右為難。其實,除了國手能否參賽、找不到理想的合作伙伴等老生常談的困難外,回顧羽毛球俱樂部聯賽三年來的坎坷經歷,還有一點非常欠缺,即對聯賽的主動宣傳和包裝意識。俱樂部聯賽既然是羽毛球項目走向市場的產物,就要按市場規律經營運作,既要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更要加強自身的包裝與宣傳,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今年的俱樂部聯賽究竟怎么辦、究竟能有多少隊參與等等,都要等到此次工作會議之后才有定論。不管最終的結果怎樣,我們還是希望羽毛球俱樂部聯賽能夠生存下去,因為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而且通過三年的打拼,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認識得越來越清楚,只要咬緊牙關,在努力堅持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套用一句很俗的話,聯賽的明天會更好。
( 中體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