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見諸報端的今天,中國羽毛球隊的大隊人馬將抵達樟宜機場,參加從19日開始舉行的新加坡羽毛球公開賽。
翻開高23歲的履歷,清晰地銘刻著她在羽壇上所走過的每一個深深的腳印:2000年泰國公開賽混雙冠軍;悉尼奧運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1年韓國公開賽混雙亞軍;全英公開賽女雙、混雙冠軍;日本公開賽女雙冠軍;亞洲錦標賽女雙冠軍;第七屆蘇迪曼杯冠軍;世界錦標賽女雙、混雙冠軍;國際羽毛球超級大獎賽混雙、女雙第3名;2002年韓國公開賽女雙冠軍;日本公開賽女雙亞軍;全英公開賽女雙冠軍等等。
太多各式各樣的獎杯,見證著高日益精湛的技術和越發頑強的斗志。而這些技術的提高和斗志的磨礪,凝聚著她幾乎全部的青春與激情。從7歲開始在家鄉武漢拿起羽球拍,到1996年與楊維配對奪得世界青年賽女雙冠軍,再到1999年由一個無名小輩打到世界排名第三的位置,她一次次地燃燒著自己的青春,一次次地釋放著自己的激情。
而2000年悉尼奧運會混雙的冠軍,更使她將青春與激情揮灑得淋漓盡致:“那是我最難忘的時刻,是我最得意的比賽。不僅發揮好,就連心理方面也是從未有過的鎮定。仿佛自己突然變得成熟了起來,那種令我整個人都得到提升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喜歡將笑容掛在臉上的高,坦言迄今為止自己最為發自內心的笑,就是成為奧運冠軍的那一瞬間。沒有任何修飾任何造作的笑,流露出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而我覺得,這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子,哭起來也是真實的。
稚嫩的青春,不成熟仿佛就是她的代名詞。97年進國家二隊,高的腳陳舊性外側韌帶撕裂,幾乎一個月傷一次,這使她的情緒非常的低落。她給母親打電話說想要回家;98年別人去參加湯尤杯賽,她回了省里。在該回北京的時候,她在家哭了整整兩天后,才在母親的勸說下,極不情愿地啟程。
2001年世界錦標賽期間,高參加了團體、混雙、女雙三項比賽。17場下來,她累的只想哭。加之腰又傷了,躺在床上縛著冰,真是說不出來自己心中的感受:“在別人看來我挺愛笑的,只是我從不愿把情緒帶到臉上,有時我是在笑,可心里卻在哭!”
笑也好哭也罷,對年輕的高而言,通過16年風雨兼程的跋涉,她已經奪得了幾乎所有世界大賽的冠軍,以致今年被國際羽總授予為“2001年度世界最佳運動員”。
然而高卻沒有絲毫的滿足感,她說:“我不是大滿慣得主。我還缺少亞運會和奧運會女雙金牌。我會堅持這個目標到2004年奧運會,爭取為自己的退役劃上完美的句號。”燦爛而爽朗的笑容再一次定格在了我的腦海里。揮手道別時,我祝愿她在新加坡的日子過得愉快!
(聯合早報 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