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快人快語的李永波,在球類項目中第一個公布了羽毛球參加亞運會的正式名單,并再次將目標鎖定為三到四枚金牌。
男子項目奪金不易
單打被認為是中國男子最有望奪取亞運金牌的項目。這次派出夏煊澤、陳宏兩位正值
當打之年的球員,應(yīng)該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除了丹麥的皮特.蓋,當今男單的高手全在亞洲。印尼的葉誠萬、陶菲克,韓國的李炫一、樸泰相,馬來西亞的哈菲茲、李傳成,印度的戈比昌德等。亞運會幾乎就是“克隆”世錦賽,且瞄準單打金牌的不乏其人。
作為上屆亞運會亞軍的葉誠萬,湯杯賽狀態(tài)神勇,15分制的恢復(fù)更增添了其信心,他已經(jīng)發(fā)出了奪取亞運冠軍的豪言。印尼"神童"陶菲克也進一步找到了感覺,上月的臺北公開賽,他6戰(zhàn)全勝未失1局勇奪男單冠軍。
馬來西亞19歲的哈菲茲、23歲的李傳成湯杯賽出盡風(fēng)頭,近來又有出色表現(xiàn)。前者獲英聯(lián)邦運動會男單冠軍,直言不諱地提出下一個目標就是亞運金牌;后者在采用15分制的大馬公開賽上2:0擊敗夏煊澤。
今年韓國、日本公開賽,韓國的李炫一、樸泰相分別勝過夏煊澤和陳宏。上月臺北公開賽,李炫一又擠進四強。亞運會,他們決不會放過難得的主場機遇。
5月的湯杯賽已經(jīng)再一次證明,僅靠單打"一條腿"奪取團體冠軍難度太大。亞運團體與湯杯相同,進行三單打、兩雙打。從湯杯賽看,中國男雙與韓國、印尼差距仍較大;這次調(diào)整了男雙配對,但基本狀況短期難以扭轉(zhuǎn)。亞運會靠男單創(chuàng)造奇跡去奪取團體冠軍,顯然還是勉為其難。
女子阻力來自韓國
四年前的曼谷亞運會,中國獲男單、女團、女雙三枚金牌。本屆釜山亞運會,女團、女單、女雙無疑是奪金重點。
5月在廣州舉行的尤伯杯賽,中國女隊第八此奪冠,五場比賽僅女雙、女單各輸一盤,證明中國隊整體水平確高出各隊一大截。
應(yīng)該指出得是,中國隊所輸女雙、女單各一盤比賽均是不敵韓國。其中,當時排名世界第一的周蜜決賽2:3輸于名不見經(jīng)傳的金京蘭。
對于這場球,不少人用"輕敵"加以解釋,而周蜜賽后對此斷然否認。她坦言,比賽自己一直"盡力拼",是心理狀態(tài)失衡限制了自身水平的發(fā)揮。
應(yīng)該說,金京蘭的爆冷與當時的七分制不無關(guān)系,但也并非純屬偶然。尤杯半決賽她與前印泥名將張海麗打滿五局后惜敗便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在與周蜜的較量中,金京蘭頭腦清醒、調(diào)度得當、攻防有序。她的'紅杏出墻",實際上是韓國女單水平迅速回升的信號。
中國女單亞運會對手寥寥無幾,但由于周蜜、戴韞發(fā)揮都不太穩(wěn)定,對韓國決不可絲毫馬虎。上屆亞運會,中國女單同樣非常強大,可葉釗潁、龔智超相繼敗于日本的米倉加奈子,痛失女單金牌,應(yīng)為教訓(xùn)。
韓國對中國威脅更大的是女雙。尤杯決賽高凌、黃穗勝韓國的羅景民、李敬元,雙方打滿五局;今年羅、李多次擊敗中國強對。韓國第二雙打李孝貞、黃由美水平呈上升趨勢,其女雙已與中國形成對峙之勢。
張軍淡出男雙有利嗎
中國隊此次一個顯著變化是張軍不再出任男雙,而與老搭檔高凌專攻混雙。張軍、高凌是中國唯一可抗衡韓國金東文、羅景民的混雙選手。張軍失去了在速度更快、對抗更激烈的男雙熏陶的氛圍,有利于他在混雙比賽中保持高水平的競技狀態(tài)嗎?
韓國金東文除與羅景民配混雙,還與河泰權(quán)搭檔成為世界最好的男雙之一,前不久的臺北公開賽又以不敗戰(zhàn)績奪冠。頻頻參加的男雙比賽并沒有影響其混雙成績,反而為其穩(wěn)穩(wěn)占據(jù)混雙世界第一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chǔ)。
亞運會羽毛球共七個項目,中國只有女團、女單相對把握較大,能否保持、甚至超過上屆的榮譽?前景著實并不樂觀。
(新浪體育 厲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