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10月8日體育專電
濟南時報記者文章尹波撰文,就中國羽毛球隊在亞運會男子團體比賽輸給印度尼西亞隊進行點評,稱“技不如人”。文章說:
如果說,中國乒乓球隊的失利主要緣自輕敵思想導致的準備不足、狀態不佳和拼勁不夠,那么,中國羽毛球男隊1:3敗給印尼隊則正相反:賽前的訓練和運籌堪稱一流,實戰中教練的變陣、指揮和隊員的拼搏、發揮也無可指摘,但確實技不如人,輸在基本功的欠缺和整體實力的差距之上。
中國羽毛球男隊多年來屢屢被印尼、韓國等勁敵擋在國際大賽的團體決賽和冠軍之外,單打強而雙打弱是他們最直接的敗因。羽毛球國際大賽的團體賽皆為三單兩雙,中國隊的致命弱點是,湯姆斯杯和亞運會等國際大賽每每尚未開拍,兩盤雙打的兩分就幾乎已經落入對方囊中,只能靠三盤單打力爭全勝,一旦其中一盤有所閃失,整場比賽便等于輸定了。
這種局面的形成和長期難以改變,癥結在于中國羽毛球隊面對單打強而雙打弱的現實,沒有把提高雙打水平使之與單打達到平衡作為突破口,而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增強對單打的投入,寄希望于避開雙打、保證三個單打全勝而解決團體贏球的問題,造成對單打的依賴越來越強,越依賴就越沒有信心和欲望去改變雙打落后的境況,以致陷入惡性循環;直到后來單打由于新老交替出現起伏,不僅無法確保拿足三分,就連拿兩分的把握也不斷下降,迫于無奈,才不得不把重點轉向發憤狠抓雙打。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來雙打的進步頗為明顯,但要扭轉對傳統雙打強國印尼、韓國的劣勢,顯然尚待時日。我們正在為當初決策的失誤付出代價。
然而,看了這次亞運會中國、印尼羽毛球男團半決賽的實況,令人憂慮的是,中國男隊雙打落后的局面未見改觀,而單打存在的軟肋又開始暴露出來。中國男隊的兩個單打林丹和夏煊澤一勝一負,兩個雙打皆敗。他們的共同優點是敢于拼搏,斗志頑強,思想上放得開,這也是賽前被認為肯定要輸的第一雙打劉永、張軍險些把印尼隊的世界第一雙打拉下馬來,取勝概率很低的小將林丹與對方頭號單打陶菲克斗得難解難分的主因;可是同時,他們的共同缺陷——技戰術功底較差、無謂失誤太多,則成了實力和經驗占優的夏煊澤幾乎爆冷輸給名不見經傳的羅尼、被李永波寄予厚望的張蔚和陳其遒完敗于對方第二雙打的關鍵所在。
有兩個細節,最能說明中國選手與印尼選手在技戰術功力方面的差距。一是兩盤單打和兩盤雙打,中國選手均頻頻出現判斷出界球失誤的情況,而印尼選手對出界球判斷的準確率幾乎達到100%!兩盤雙打時,中國選手更是因配合欠佳而發生兩人相互搶位或相互讓位的錯誤,多次導致失分;印尼選手一次也沒有。二是中國選手的無謂失誤多得驚人,發球違例、錯區等低級錯誤一犯再犯,而印尼選手的低級失誤極少,其他無謂失誤也比我們少得多。這種狀況如果引不起重視和警覺,發展下去,可能比中國男隊單雙打失衡痼疾帶給中國羽毛球的隱患更為嚴重。
據說,為徹底解決男隊的雙打難題,中國男隊著名的資深教頭湯仙虎已經從單打教練改行專攻雙打選手的培養,他沒有在本屆亞運會上露面,而是帶領20多對青少年雙打選手正在國內悉心苦練。這是個使人極感欣慰的消息。但是,不只是雙打,包括單打在內,我們的年輕選手都面臨著扎扎實實地打好全面基礎再求進一步發展的課題。中國羽毛球男隊不缺少斗志和團隊精神,缺少的是基本功,是技戰術上穩定的高水平。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也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