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到益陽采訪湖南省九運會,聽說該市羽毛球業余體校的孩子們終于搬進了新的訓練館,有了第一流的訓練、學習、生活條件,真為他們感到高興,盡管當時日程安排很緊,也抽空去新館看了看。
去年曾采訪過這所羽毛球業校,有兩點給人印象深刻,一是訓練場地的陳舊、破陋不堪,那里原是市黨校的一個堆放雜物的舊倉庫,益陽市體育局局長楊智勇帶領大家搬走了堆棄多年的一磚一木,整理成4片可勉強訓練的羽毛球場,可燈光暗淡,門窗破舊漏風,對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來說,也真是勉為其難了。第二點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幫孩子們的訓練熱情,酷暑寒冬,無怨無悔,似乎生來與“苦”字結緣,與磨難同行,這當然與楊局長及“旗下”幾位年輕教練李瓊、張燕的嚴加管教和身先士卒分不開。從1998年開始,他們默默地在這破舊的場地揮灑汗水,辛勤耕耘,壘筑起不斷攀登的階梯。
付出終有回報,就在這屆湖南省運會上,益陽市業余體校的孩子們也開始了他們登上領獎臺的“第一次輝煌”。在少年丙組(10-12歲年齡組)的比賽中,他們奪得該組別全部6塊金牌,女子的前4名均為益陽體校的孩子,全部是從那個破舊的“倉庫訓練館”里練出來的娃娃們。其中已有3女1男被選進省集訓隊,開始了羽毛球歷程的第二次登攀。
為了扶持這批羽毛球少年的成長,益陽市政府在修建設施齊備的奧林匹克公園時,與市體育局一道專門投資數百萬元修了這座與之配套的現代化羽毛球訓練館。孩子們也于九月上旬興高采烈地搬進了新館。
當我走進這座四層樓的新館時,也真為它的寬敞明亮和齊備的設施所打動,這里有食堂、有教室、有電視室,孩子們的宿舍里有冷暖空調,李瓊教練告訴我:“孩子們搬進來那一天,高興得整晚都睡不著覺……”,在兩層專門訓練場地,各有10多塊標準的羽毛球訓練場,正在帶訓練的年輕教練張燕告訴我:“過去是場地不夠,要排隊等著練,現在是場地多了,全上場還有多的。”目前在訓的約30個孩子年齡在6-13歲,因為名聲在外,已有遼寧、甘肅、天津、邵陽、桃江等地、市的家長把孩子也送來訓練,他們正積極擴大辦校規模,吸引更多好苗子來此訓練。這所可能是全國條件最好的業校已被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部門授予“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今年他們已接待了國家青年隊和丹麥隊在此的集訓。
益陽市體育局局長、市體校校長楊智勇是我國羽毛球“十佳”稱號獲得者中惟一一名從事業余訓練工作的基層教練,他和他的同事們為培養后備人才付出的艱苦勞動,淌下的辛勤汗水,一定會化作那些登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的年輕一代們厚實的基石。
(中國體育報 繆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