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不帶隊比賽的李矛突然破例出現在了天河體育館。
和10月份在韓國見到李矛相比,他沒有什么變化,頭發還是那么少。
韓國體育外強中干
“我現在是放假,”李矛對自己的出現解釋道,“韓國運動員一般都只訓練10個月,剩下兩個月時間便回到各個公司去。這些來比賽的隊員都是亞運會后剛進國家隊的。”
韓國體育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總是充滿了艱苦無比的魔鬼式訓練,于是很多中國體育人在總結韓國人的經驗時總是不忘提韓國人的刻苦。但是李矛對這種看法不以為然:“哪有你們想象的那么苦啊,全不是那么回事。”李矛一臉不屑地說:“韓國人絕對沒有你們想的那么刻苦,什么魔鬼訓練,那是你們對老的韓國運動員的看法。現在韓國運動員也沒有那么吃苦了,這一點其實是中國運動員的優點。就訓練強度和時間來說,韓國羽毛球隊是不能和中國相比的。韓國人的兇狠和拼搏其實就是外強中干。”
一打開話匣,李矛就收不住了:“有很多人都以為韓國體育很神秘,比如像泰陵基地。但是泰陵基地只是管理嚴格,不能隨便進出。隊員外出要教練批條,而教練也和隊員同吃同住,一星期回家一天,只此而已。泰陵里面就是一個大樂園,什么娛樂設施都有,完全不是我們說的軍營、軍事化管理。”“和中國相比,韓國的運動配套并不好。像中國隊就有5個隨隊的醫生、按摩師,我們只有一個學運動創傷的醫生。”李矛說。“那韓國人怎樣和中國競爭呢?”記者問。
李矛笑笑說:“那我也不知道了,這要靠你們去找原因了。”
用網絡打發寂寞
獨自一人在異鄉,李矛的生活同樣需要尋找打發時間的途徑,于是網絡成了他最佳的選擇。“剛開始去韓國的時候,我還不會上網。因為我每兩個月就回一次家,每次我都帶一大箱書走,沒到兩個月就全‘消滅’光了。”李矛回憶著以前的歲月興奮地說,“我現在覺得上網太好了,什么書都不用帶。我這個人平時也沒有別的愛好,一到周末休息我就一整天掛在網上。我經常去聯眾打橋牌,偶爾也打打麻將。當然也上QQ了。”
在韓國單調的生活把李矛變成了一位前衛的網絡專家。他幾乎把所有的網絡聊天手段都用了一遍,NETMEET鄄ING、語音聊天,影像聊天……“像我這個年紀用QQ聊天的真的不多了,”李矛不無得意地說,“我上網的時候經常有人問我的年齡,我一般都實話實說。對方就說:‘我踢你,開什么玩笑。’我只好‘回踢’他一腳,哈哈!”“
在泰陵基地網絡狀況很好,我上網都是免費的。一開始我用基地的電腦,可是他們的系統是韓文的,我試著安裝中文系統,不過沒成功,還把他們的電腦搞得亂七八糟。現在我有手提電腦了,只要接上線就好了,很方便。”
不愿多談中國羽球
問題回到李矛的本行———羽毛球。對于中國男子羽毛球的現狀,李矛不愿多談。目前中國男雙正在尋求突破,老帥湯仙虎出任男雙組教練。“改變總會有進步的。”李矛淡淡一笑道。
在亞運會上,韓國羽毛球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李矛卻把這些看得很淡:“其實亞運會是最好比的賽事,一個國家就那么兩人參賽,如果說難度,中國公開賽的難度也要比亞運會大,參賽的人多啊。亞運會代表不了什么,你看看韓國在奧運會去拿金牌的也就那么幾個人。”“其實誰希望在國外啊,誰都想回來。我不說韓國話,不帶韓國隊比賽,這是為什么呢?!”李矛激動得難以抑制住自己的聲音,“我去韓國的時候語言不通,還好他們請我帶一個小孩去當陪練。我們兩個就相依為命了。我是報國無門啊!”
李矛簡介:
浙江杭州人,祖籍溫州,生于1958年。
曾是中國一流的羽毛球男單選手。后任中國羽毛球隊男單主教練,董炯、孫俊、陳剛都是在李矛執教時冒尖的選手。1998年有權威媒體報道中國男單“網前技術落后”,主教練李矛首當其沖。12月22日,李矛向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管理中心遞交了辭職報告。當年,林詩銓、陳躍、周金燦、李玲蔚和李矛接連退出國家隊,引發了中國羽毛球內部矛盾大爆發。李矛辭職后公開了和總教練李永波的矛盾。
1999年在韓國羽協的邀請下,李矛遠赴韓國執教。此后,韓國羽毛球隊的成績迅速提升,在今年的亞運會上更是以4枚金牌的成績成為羽毛球項目的最大贏家。
(新快報 陶新蕾、林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