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覺得過程比結果重要,但在賽場上,結果卻是衡量運動員是否成功的惟一標準。”說這話的時候,著名羽毛球國手夏煊澤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2000年,夏煊澤以令人吃驚的速度橫掃男子羽壇,成為當年最閃亮的新星;2001年,夏煊澤繼續走高,世界排名一路攀升;2002年,夏煊澤雖然將“世界第一”的位子霸占了許久,但沒拿一個冠軍的現實卻讓他體會到了苦澀的尷尬。說起自己這段“拋物線式”的歷程,夏煊澤很坦然:“是的,我對自己今年的成績不大滿意,但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并沒有像媒體所說的那樣下滑。今年的每場比賽,我都是盡力的,過程也都表現不錯,只不過最后我總是把握不住機會。”在場上以攻勢凌厲著稱的夏煊澤自稱是“性情中人”:“心情好的時候,打球就比較順;不好的時候,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那他現在心情如何呢?“不好。”夏煊澤回答得斬釘截鐵,“因為我今年沒拿冠軍嘛。”
對于夏煊澤來說,即將畫上句號的2002年是一段灰色的回憶。盡管面對媒體時,他甚至能面帶微笑地數落自己一年來頻頻與冠軍失之交臂的歷史,但在他年輕氣盛的心里,是不可能不留痕跡的。“的確,這一年來不理想的成績多少會影響我的自信。”夏煊澤如是說。但失敗從來都是一劑良藥,聰明人能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所以,夏煊澤一方面不愿看到媒體稱他“中國羽毛球的新一代領軍人物”,一方面也毫不隱瞞自己對于那個頭銜的向往:“國家隊不相信名氣,只相信實力。領軍人物也不是我要做就做的,一切得靠成績說話。明年吧,明年的世界錦標賽和蘇迪曼杯,我會盡力的。”與一飛沖天、年少輕狂的昨天相比,經過失敗錘練的夏煊澤顯得更加從容而成熟。
此次,借著參加2002年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男團決賽的機會,夏煊澤第二次來到深圳。盡管來去匆匆,夏煊澤對于深圳的印象僅限于“機場到酒店再到賽場”,但他表示非常喜歡這樣“輕松的,壓力不大的比賽”。“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平時的比賽機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其實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比賽來調整狀態。”
誰說過程的絢爛和結果的豐碩不可兼得?在追求完美過程的同時,23歲的夏煊澤完全有理由同時期待圓滿的結果。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自信,他才能笑著遙想2004年的雅典——“奧運冠軍,那是我夢寐以求的啊!”
(深圳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