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埃因霍溫今晨專電特派記者梁勁松 身處和暖的華南,臨行前我上網查過埃因霍溫的氣溫只有4攝氏度,看著都打哆嗦,于是向同事借來一件羽絨服。國家隊方面得到的信息也大致相仿,所以老教頭湯仙虎毛衣、皮衣地穿了一身,還戴了頂皮帽。但這身行頭一到埃因霍溫就遭罪了:這里陽光普照,室外溫度18攝氏度!
室內由于放了暖氣,有的工作人員就穿一件短袖襯衫,所以看著裹得像粽子似的我走
進賽館,組委會接待官亨妮特笑了一聲:“噢,怪獸!”不過,亨妮特說咱這怪獸當得也不冤,因為前幾天埃因霍溫還是一片寒涼景象,她的丈夫還得天天給車窗除霜。“看來這陽光是跟著你們過來的。”亨妮特笑著說,我哭笑不得。
原以為埃因霍溫只是一座小城,到這一看方知此城人口雖然只有20來萬,但面積甚大,以至于蓋大樓都是橫著蓋的。什么叫橫著蓋?就是說政府不提倡蓋高樓,你要蓋大樓,可以申請很大一片土地,然后鋪展著建。所以像這次大賽的主酒店,雖只有三層樓高,卻占地近11平方公里,600多個房間分布其中。“由于這個酒店足夠大,我們曾經想把所有球隊都安排在這里,但你知道中國隊為什么沒住這嗎?”亨妮特故弄玄虛地頓了一下,看著我一臉茫然才續道:“因為他們想自己做飯。”
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差異,在飲食習慣上總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因而跨國性大賽總在飲食上出點問題,像去年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就因為吃不慣當地冷菜而天天啃方便面。常年征戰各地的中國羽毛球隊自有切膚之痛,而且隊員胃口好壞直接關系到成績,因此近年常向國家體育總局借廚師隨隊出征,像上一屆蘇迪曼杯去西班牙就帶了兩名廚師。本屆蘇杯中國隊也帶了一名廚師,但大賽主酒店的廚房太小了,實在騰不出空間給中國廚師舞刀弄菜,因而組委會將中國隊安排到另一家酒店,以便在酒店的廚房里辟出一個中國專區。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連廚師都帶上的球隊,看來我們肯定不會收到中國隊有關食物方面的投訴了,聽說中國球員來了之后胃口都很好。”聊到最后,亨妮特那羨慕的神情已經溢于言表:“聽說他們晚上還煮糖水喝。
(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