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年,韓國隊重奪蘇迪曼杯。這也是他們歷史上第三次折桂。勇猛的韓國人在決賽中3比1力擒四屆霸主中國隊。十年磨礪,韓國隊終成大器。與賽前彌漫的樂觀氣氛相反的是,賽后,中國羽毛球總教練李永波只能拋出一句:“我們輸了,這就是競技體育。”
蘇迪曼杯是衡量綜合水平的一項賽事,與韓國相比,我們的女單女雙稍占優勢,混雙和男單不相上下,而男雙則處于絕對下風。對于中國隊而言,要想在與韓國隊的比賽中獲得最終的勝利,至少要保證兩盤單打全拿下來。另外蘇杯決賽的出場次序也對中國極其不利。首先亮相的并不是中國最有把握取勝的女單或女雙,而是混雙。因此,當被寄予厚望的張軍/高凌意外地被對手直落兩局截殺時,其實已經注定了中國隊失敗的命運。
比賽的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當龔睿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總比分扳平后,男單的陳宏已別無選擇,只有取勝一途,否則排在最后的女雙將無用武之地。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面對李炫一細密的防守,陳宏成為繼丹麥的蓋德之后,又一位倒在“小李飛刀”之下的絕頂高手。男單的失利,使中國僅存的一點希望破滅。從事后的結果分析,也許派素有“韓國克星”之稱的夏煊澤頂替陳宏會更有利,韓國方面也非常慶幸:夏煊澤的缺陣使我們減輕了不少壓力。雖然在第四盤爭奪中,配合尚處摸索階段的張尉/蔡斌貝拼盡全力,但終因實力不濟,負于釜山亞運會冠軍李東秀/柳鏞成,就此讓出了連續保持了四屆的蘇杯。
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失利的借口,但一個不容改變的事實是,中國隊的整體實力已有所下降,此次衛冕失敗是輸在技不如人。但好在只是丟掉了蘇杯,中國羽毛球隊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不足,爭取在明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再振雄風。希望這是韓國隊最后一次從中國隊手中掠走勝利果實。
(中國體育報 周軍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