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在離開后繼續——張尉透露離隊始末 |
2001年蘇杯半決賽決勝盤,張尉贏得職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一場比賽。 最近兩天,羽毛球國手張尉“離開”國家隊的消息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說不大,是因為在球星云集的中國羽毛球隊,打弱項男雙的張尉名頭并不響亮;說不小,是因為有消息說張尉離隊與違紀有關。可是,正如張尉在與本報記者交談時流露出的那種郁悶,一個從事著市場化程度并不高的項目的運動員,一旦被國家隊拋棄,那么他的職業生涯也基本上走到了盡頭。 “人都已經回來了,原因就不重要了吧!”張尉這樣說。我們很難再追問到什么“內幕”。任何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只有兩個調子:得意或者失意。我們的記者說,在電話里能感受到張尉平靜的失落。“平靜的失落”,這也許是人在失意時正確的調子吧! 張尉可能在想:失去的已經挽不回,且走下去吧。 ——編者 專題撰文 記者 韓雙明 對話 “沒機會參加奧運會了” 老了,國家隊不再需要我 體壇是年輕人的天下。一位身心疲憊的“老將”,必然與賽場漸行漸遠。張尉的淡去便是例證,至少他自己這樣認為。如果他仍有當年在蘇迪曼杯上力挽狂瀾的霸氣和實力,或許他也不會“放任自流”,也不會這么快從國家隊退去。 記者:有關你離隊的傳聞很多,作為當事人,你應該最清楚個中原因吧? 張尉:我是一員老將,渾身是傷。以我目前的狀況,很難再在國家隊中跟年輕隊員們一起比賽訓練。離開國家隊也屬正常。 記者:有報道說,你是被國家隊開除的。是這樣嗎? 張尉:沒有誰說過是開除我。離隊時教練們說是讓我暫回上海隊休養。其實,人都已經回來了,原因就不重要了吧! 記者:我看到一篇報道,其中有李永波教練評價你的一句話:“他本人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夠高。”你覺得這評價準確嗎? 張尉:我始終認為離隊的原因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訓練時跟不上年輕隊員的節奏,比賽、訓練后恢復慢,遲遲不能進入狀態。教練怎么看我是教練的事,我不會評價他的觀點。記者:你覺得自己有錯誤嗎? 張尉:我承認犯了些小錯誤。比如,我和兩個隊友一起到訓練局對面買水果,是私自外出,沒開假條。我在隊友房間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可是誰不會犯點錯誤呢?況且我也主動向教練認了錯。 記者:感覺重返國家隊的可能性大嗎? 張尉:很渺茫! 我沒有接好男雙的班 如果不打羽毛球,張尉沒準成為哪所大學的學生。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生活。小學五年級,他迷上了羽毛球。就這樣,這位小學、初中時的優等生最終選擇了體育。在羽壇,他是一位明星,同樣也體會到了人生的喜怒哀樂。 記者:你如何評價自己取得的成績? 張尉:與其他幾項相比,男雙是目前中國羽毛球的軟肋。當年,李指(李永波)、田指(田秉毅)曾經創造了中國男雙的一段輝煌。我感覺自己沒有接好班。就是俗話說的,沒跑好這一棒。 記者:當初為什么選擇羽毛球? 張尉:很偶然。我讀小學五年級時,業余體校來我們學校招隊員。當時并不是專業隊,只是在課余時間訓練。沒想到,我很快就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興趣。覺得非常有意思,訓練也來勁兒。1990年進入上海市體校,算是職業生涯的開始吧! 記者:跟其他隊員相比,似乎你入道稍晚? 張尉:選擇打羽毛球完全是興趣使然。其實,當時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在班里總排前三名。而且我的父母也都希望我能好好讀書,上大學。可是我迷上羽毛球,執意要上體校,父母也尊重了我的個人意愿。 記者:選擇的同時也是放棄,你選擇了羽毛球卻放棄了學業。有沒有后悔過? 張尉:我選擇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怎么會后悔?如果當初沒打球,現在才會悔呢! 記者:你感覺自己達到了事業頂峰嗎? 張尉:技術是靠身體素質實現的。我的技術應該是越來越好,但身體總跟不上。因為傷病,有時候不敢做動作,顯然拼勁也不會太足。 記者: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有沒有留下遺憾? 張尉:有!沒機會參加奧運會了。 十運會,職業生涯最后一站 淡出國家隊不是張尉職業生涯的終結,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回到上海隊的張尉心態平和,他表示自己會繼續打球直到十運會結束。至于退役,目前還不在考慮范圍,因為在這個“新”環境中,將有許多新的困難等他克服。 記者:哪天回到上海隊的? 張尉:上周日,快10天了吧。 記者:換了環境,自己有什么新的打算? 張尉:現在的任務就是備戰十運會。另外,我需要跟教練溝通、交流,嘗試著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現在狀態的訓練模式,以保證自己的競技狀態。 記者:回來就參加訓練了? 張尉:嗯!只休息了一天。這里是我的母隊,有我原來的隊友和教練。以前跟他們見面的機會很少,所以這次回來有點激動,迫不及待地想見他們。 記者:此次重回上海隊,感覺跟7年前去國家隊之前有什么不同? 張尉:一晃7年了,我也成了一名老將。原來是跟著師兄們練,現在感覺自己責任重大了。爭取全隊能在十運會上打出好成績。 奇兵張尉 張軍、張尉站在網前,注視著對面兩個身材高大的丹麥選手。這是2001年蘇迪曼杯羽毛球賽中國隊與丹麥隊爭奪決賽權的最后一盤,前四盤雙方戰成2比2平。賽前,幾乎沒人看好中國隊的男雙組合。但兩個中國小伙子以兇猛如虎的氣勢,打掉了對手的氣焰。他們無可挑剔的表現,助中國隊闖進決賽,并最終連續第四次捧得蘇迪曼杯。直到昨天記者采訪時,張尉回憶起這場比賽,仍興奮不已,“那場比賽是我走向成熟的標志!”張尉說。 張尉總是以奇兵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他1996年2月進入國家隊,當時不過是陪練角色。一年后,便和劉永配合奪得國際比賽亞軍。 當然,張尉的得意之作更多是與張軍合作。張尉、張軍是近幾年中國羽毛球隊最優秀的男雙組合。他倆的配合得從1998年瑞士公開賽說起。那一年,張尉的搭檔劉永有兼項,不僅打男單,還要跟葛菲配對打混雙。考慮到體能恢復,教練讓劉永放棄了與張尉的男雙。正是這次不得已的拆分,張尉與張軍走到了一起。這對首次配合的小將,在那次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并奪得冠軍。張尉說:“與張軍配合有一種不能言表的默契。就是俗話說的‘感覺很爽’”! 瑞士公開賽,讓張尉找到了世界高手的感覺。從那以后,張尉屢有佳作。1999年,他是中國隊蘇迪曼杯三連霸的主力。2001年,他充當奇兵幫中國隊殺入蘇杯決賽。很可惜,2000年奧運會前,張尉因傷無緣比賽。那是張尉職業生涯中永遠的遺憾。而今年3月份的蘇杯,張尉與新搭檔蔡 又一次充當奇兵。在半決賽中,這對新搭檔淘汰了印尼名將西吉特、陳甲亮,再次為中國隊挺進決賽立下大功。然而,決賽中中國隊衛冕失利,奇兵的成績也被無情地淹沒在失敗之中。 記者手記 退一步天空海闊 今年蘇迪曼杯上,張尉和隊友奇跡般地力克印尼名將西吉特、陳甲亮。印尼教練驚嘆,這對新組合有奪取世界冠軍的潛力。還不到半年時間,張尉卻出人意料地離開了國家隊。別說是爭取世界冠軍,就是參加世界比賽的機會恐怕也不會再有。作為一名隨國家隊征戰多年的老將,突然被迫離隊,多少會心有不甘。但張尉沒鉆牛角尖。“確實有過思想斗爭,不過人還是要往開處想。到今天這一步我很心甘。”張尉若有所悟地說。 人們對于中國羽球雙子星座張軍、張尉曾有“憨張軍”、“猛張尉”之說。張尉不僅打球硬朗,為人也很豪放。借工作之便,記者與張尉有過幾次接觸。去年5月份廣州湯尤杯期間,在蒙蒙夜色中,記者見到過一次張尉。他拎著球拍從體育館走出來,手不時揮舞兩下。“干什么去?”記者問。“剛換了球拍,”他很干脆地答道:“訓練時,扣折了一把。”那時湯尤杯戰勢正酣,張尉也表現得非常自信。在跟記者介紹訓練時他說:“球拍,訓練這幾年不知打折了多少把。”而對于自己的未來,他也毫不避諱地吐露出雄心壯志,大談蘇迪曼杯、雅典奧運會……如何如何。 然而,經歷了這次離隊打擊,張尉變得慎重起來。記者撥通了他的電話要求采訪。他先客氣地說:“先經過領隊同意吧!”當再次通話,記者請他講述自己的運動生涯時,他又客氣地讓記者給他10分鐘。記者猜想,他是需要時間思考一下,該如何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以及這次離隊。整個采訪,他心態出奇地平和。沒有記者預想中的給自己辯駁,而是從始至終強調自己接受現實。并表明,在新環境中已有了新的目標。 有道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每一位明星都必然有從輝煌到沒落的過程。對于他們而言,最難得的是,如何在巨變過程中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張尉能夠腳踏實地重新開始,讓人欣慰,也讓人佩服。 (南方都市報)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優質羽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球VCD][其它用品][訂購方法][世界排名][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縱橫][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