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洪鋼論湯尤杯:中國羽毛球也曾是海外兵團受益者 |
羽毛球、乒乓球起源于西歐,亞洲人玩得最順手。中國和印尼在兩個項目上的統治地位,制造了一個名詞——海外兵團。 中國乒乓球王國的地位無可爭議,羽毛球運動則是印尼在更長的時間里占據霸主的地位。但如果置身于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中國人就很難認同這個觀點,因為當時無論男女項目中國羽毛球都占壓倒性優勢。中國羽毛球的發展,離不開王文教、侯加昌、湯仙虎和陳玉娘等從印尼歸來的華僑,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印尼羽毛球的高峰期。我們先是羽毛球“海外兵團”的受益者,然后才是乒乓球“海外兵團”的“受害者”。 “海外兵團”的煩惱同樣存在于印尼人身上,今年湯尤杯在印尼舉行,在美國的吳俊明和在荷蘭的張海麗的處境與當年的何智麗、陳靜何其相似。吳俊明表示美國迎戰印尼的話他不會出場對抗同胞,而張海麗則根本沒有借此機會回趟娘家的打算。 從1992年魏仁芳、王蓮香到2000年的陳甲亮、吳俊明,印尼羽毛球創造了第二次輝煌,并且長達十年之久。在這輝煌之下,是大批運動員、教練外流,張海麗、魏仁君、林光毅、吳俊明、羅納德、林培雷、徐永賢、謝全新、邁納基等等,組成了印尼羽毛球的“海外兵團”,其中有兩位奧運冠軍,“豪華程度”比中國乒乓球的海外兵團有過之而無不及。 海外兵團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印尼本土高手太多。林培雷/徐永賢去了英國,羅納德去了新加坡,因為他們這一級別的選手在印尼實在太多。當年大批羽球精英回到中國,固然大環境是政治風云變幻、印尼大舉排華,但也有小環境印尼本土精英眾多的因素,有梁海量在,才會放湯仙虎走。當印尼羽毛球捉襟見肘的時候,情況就有所不同。前兩年梅加瓦蒂總統曾親自催辦葉誠萬夫婦的國籍手續,這事如果放在七八年之前印尼男單陣容鼎盛的時候,梅加瓦蒂未必有這個熱心。 國家經濟欠發達、民族心理排外和業內人際關系復雜,成了印尼羽毛球人才外流的推動力。奧運冠軍邁納基執教英格蘭、張海麗定居荷蘭適用第一條,王文教、湯仙虎回國適用第二條,謝全新執教馬來西亞適用第三條。尤其是印尼羽協的混亂和復雜,“大敵當前”、“危難之際”,暫時尊重一下人才,日子稍微好過一點,運動員利益就靠邊站。陳甲亮、吳俊明、西吉特、特里庫斯加上哈里姆這些雙打天才如同橡皮泥一樣,被來回拆散、重組。陶菲克在印尼人眼里就如同貝克漢姆在英國人眼里,他都因為“不聽話”差點去了新加坡打球,那么其他“小角色”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 非正常出走加劇自然退役帶來的斷層,印尼羽毛球十年積累的輝煌漸被揮霍干凈。張海麗走了之后,印尼女隊“不做大姐許多年”,不僅尤伯杯,也使“蘇迪曼”這座以印尼人命名的獎杯難有回家之日。男隊陣地也一一失守,2001年世錦賽還獨攬兩金,隨著葉誠萬退役,吳俊明留學,去年顆粒無收,現在只剩下湯姆斯杯撐門面了。 天才輩出,因而印尼羽毛球大繁榮是必然的;因為狹隘的民族心理和官僚作風,如今的大蕭條也是必然的。今年為了保住湯杯,印尼召回了林培雷/徐永賢,這對雙打在國內苦于沒有出頭之日而為英格蘭隊打了兩年球,這次也得算“海歸”派了。但是,在印尼這種人才回流是暫時的,外流卻是長期的。千島之國的土壤培養了無數天才,而那里的氣候又把這些天才推向了外面的世界。 沒有張海麗,荷蘭人要拿尤伯杯第三名比奪得大力神杯還難;如果不是吳俊明,搞羽毛球的誰會關心“USA”這個詞。雖然印尼的海外兵團不會再造就一個中國隊這樣強勁的對手,但他們把羽毛球推向了更廣闊的天地。至少,我們對羽毛球很放心,它不像乒乓球那樣總讓人擔心有一天被逐出夏季奧運會。 (南方體育)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優質羽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球VCD][其它用品][訂購方法][世界排名][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縱橫][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