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佩特森的傳奇故事:來自丹麥的新西蘭羽球國手 |
丹尼爾-謝爾利/莎拉-佩特森,在李永波的腦海里未必有他們駐留的地方,這對新西蘭混雙組合排名在20名左右徘徊,絕對不會成為中國的威脅力量。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在羽毛球運動還停留在業余階段的新西蘭,能有選手進入世界前20名無疑是巨大的成功,它的故事就是一個篳路藍縷艱難開拓的傳奇。 佩特森:來自丹麥的禮物 29歲的佩特森在哥本哈根的北方長大,曾和同伴一起搭檔成為歐洲18歲以下的混雙冠軍,被當作是丹麥國家隊的重點培養對象,但玩心大起的她并沒有把入選國家隊放在心上,她的夢想里只有旅游,去萬里之外的新西蘭旅游。在20歲的時候,她終于收拾起行囊,來到了南半球。 新西蘭讓她傾倒,沉醉在異國風光的佩特森成為新西蘭固定的游客,由于過往次數頻繁,5年之后她取得了在新西蘭的永久居留權,雖然主業是客戶經理,但羽毛球是不能忘卻的,閑暇之余她拿起球拍征戰在異鄉的土地上。 雖然丹麥和新西蘭都是小國家,但對于羽毛球的態度確實天壤之別。有著悠久羽毛球歷史的丹麥,職業選手都能靠豐厚的獎金生活,而新西蘭,所謂的國手毫無名氣可言,他們只能自掏腰包比賽,出去比賽全部因陋就簡,有的靠朋友解決住宿問題,有的干脆睡在比賽場外的地板上。 但佩特森適應得很好,樂觀的個性和過于神奇的技術(相對新西蘭選手而言)讓她很快成為新西蘭的頂尖選手。 在2001年的世錦賽上她和謝爾利首次搭檔就殺入了16強,在02年的英聯邦運動會上,他們的配合更加默契,兩人性格上的一些差異反而能讓形成奇妙的互補效果,佩特森說:“他讓我冷靜,有時候我激動過度,丹尼爾就勸我回到現實中來,而有時候她太消沉,我就鼓勵他振作起來,我們配合的非常好。” 最后兩人贏得了銅牌,但半決賽在和世界排名第四的羅伯特森和埃姆斯的較量中,兩隊組合打滿五局才分出勝負,“一分之差讓我們丟了金牌。”佩特森在當年的英聯邦運動會上還獲得了女雙銀牌和團體銅牌。 奧運之痛:坎坷雅典路 去奧運是所有選手的夢想,兩人也不例外,但一系列的事件讓他們的雅典路途變得坎坷,佩特森說:“我們當然要全神貫注在奧運的比賽之中,但我們不知道將去奧運的路上將遇到多么大的困難。我在一家進出口公司擔任客戶服務部門經理,為了羽毛球事業我在03年五月辭職,當時我和丹尼爾決定一切都為了奧運。” “去年Sars病毒的爆發著實讓我們痛苦,因為在英國舉行的世界錦標賽被迫推遲,而重新恢復之后,賽程又和懷特大獎賽(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羽毛球對抗賽事)沖突,我們只能去打懷特賽,因為只有戰勝了澳洲隊,才能給新西蘭的羽毛球基金增加收入。我們做了,而且也贏了,但問題是我們錯過了世界錦標賽。” 錯了世錦賽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錯過了增加積分的最好機會。”這期間對他們來說,還連帶發生了別的問題,教練的不定期更換、謝爾利的踝關節傷勢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兩人的發揮,佩特森承認這段時間讓兩人沮喪不已。 “運氣真壞,但我們最終還是贏得了足夠積分,以第16名的成績進入奧運會。我們擊敗了一些排名高過我們的選手。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在16的位置上繼續提升自己。” 佩特森:永駐新西蘭 作為全職業的羽毛球手,兩人在成名之后開始不為經費而苦惱,因為新西蘭國內的一些公司會給予他們贊助,讓他們能夠一年中能有30周在國外打球,但是家里人該如何看待他們這項在新西蘭罕見的運動? 佩特森說:“很幸運,我父母都很支持我,他們給了我很大幫助,他們住在曼徹斯特,奧運期間會趕到雅典。” 遠離丹麥職業球場的殘酷和喧囂,佩特森在新西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空間,她感到無上的滿足,“雖然新西蘭離我故鄉很遠,但我寧愿一直呆在新西蘭,我會更加喜歡這里的,因為我感覺舒適,雖然有些實際問題需要去面對,但我暫時不考慮,因為現在,唯有奧運。” (新浪體育 孟巍)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優質羽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球VCD][其它用品][訂購方法][世界排名][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縱橫][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