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玻璃人,一個冷面殺手--楊維張潔雯談合作故事 |
9月1日的那個傍晚,參加完中央電視臺專門為雅典奧運會冠軍舉行的聯歡活動,楊維、張潔雯帶著尚未洗去的淡淡彩妝,落座于北京天壇公寓門口的咖啡廳。同樣的衣褲,同樣的輕松笑容,自雅典凱旋后,兩人便注定要如此形影不離了。 講述第一次 或許是相識的機會太少,兩個人對相互間的“第一次”總是記得很清楚,第一次說話,第一次比賽,第一次搭檔,當然,還有她倆的第一次奧運會。 記者:張潔雯,你在體校的時候就認識楊維了,印象怎么樣? 張潔雯:那時是我認識她,她不認識我。第一次對她有印象還是1993年,當時她剛從菲律賓打比賽回來,到體校去看教練,教練就讓她給我們這些小的打示范比賽。記得當時她沒帶球鞋,隊里又沒有像她那么大腳的39碼鞋,她就借了雙38碼穿上打,對手是阿芳(謝杏芳),她贏了,完后我們教練就讓大家向她學習。 記者:當時你覺得她是怎樣的人? 張潔雯:感覺這人好厲害,好嚴肅。平時訓練很少見她笑,總是板著臉,兇兇的。 記者:你當時是這樣,兇兇的? 楊維:呵呵,差不多吧。在廣東的時候,我是個脾氣很壞的人,摔拍子,和教練吵架之類的事在訓練時都出現過,性格有點叛逆,可能和小時候經歷的那些事有關吧。 記者:那第一次說話是誰先開的口? 張潔雯:我哪敢啊,當然是她。那時我剛進國家隊,一次洗完澡出來,她從后背拍了我一下,還笑著說了聲嗨。當時我特吃驚,原來這人也會笑啊!哈哈哈! 記者:那第一次同場競技是何時? 楊維:第一次……應該不是在羽毛球場吧。 張潔雯:對對對,是在田徑場上,那是1998年的全國羽毛球界大比武,就是把大家拉到一起比綜合素質,還要打分,在南京。記得跑3000米的時候不知怎么,第一圈我就累得不行,第二圈沒跑完就抽筋下來了。 記者:那天楊維的3000米跑多少? 楊維:11分50多吧,其實那是阿雯的老毛病了——貧血。優秀運動員一般的單位含量都在12克以上,普通人也要10克,可她倒好,最低能低到6克。 張潔雯:我這貧血是天生的,小時候練球練久了,接高球就會暈。也去醫院看過,一開始以為還是缺鐵性的,回到隊里教練就給我大補,結果還是那樣,后來還影響了進國家隊。 記者:羽毛球場上的第一次交手是什么時候? 張潔雯:那都是進國家隊以后的事了,2000年11月的全國錦標賽,在八進四的時候我和謝杏芳對她和呂萍芳,我們0比2輸了。 記者:講講你們進國家隊的事? 楊維:這就又有巧合了,我們都是在世青賽上被國家隊看上的。我是1996年在丹麥和高崚搭配拿了冠軍,回國后就留在國家隊了。她是……1998年? 張潔雯:對,1998年在墨爾本,我和謝杏芳配拿的世青賽第一,但我這個冠軍就沒她們那么幸運了。由于貧血這個大問題,國家隊當時沒收我。記得到北京后還和謝杏芳以及國家隊的教練們在一起吃了頓飯,但第二天,阿芳就被留在了國家隊打單打,剩我一個人灰溜溜地回廣東了。 記者:那時候你怎么想的? 張潔雯:沮喪唄,兩個人一起拿的冠軍,可人家就留下了,我沒有,情緒能不低沉嗎!后來,廣州的教練楊新芳就又帶我去了一趟醫院,這回才檢查出來不是缺鐵性貧血,是先天的。可我當時就覺得,我有這個實力進國家隊,只要堅持下來,沒問題的。 記者:后來是什么時候如愿的? 張潔雯:已經是一年以后了,1999年5月,城運會后才正式進了國家二隊。 楊維“控訴”張潔雯 然而,國家隊的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即使是后來兩個人搭配女雙時,阿雯要忍受傷病帶來的痛苦,楊維卻要在更多的獨自訓練中為自己,也為阿雯鼓勁。 記者:你們配合的時間并不長,只有不到兩年? 楊維:表面上應該是,但實際上可能連半年都夠不上呢。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你們不是在2002年亞運會后就開始搭配了嗎? 楊維:這個你得問阿雯,她比我清楚,嘿嘿嘿!(楊維鬼笑著瞟身邊的張潔雯) 張潔雯:說起來也挺慚愧的,我這人老受傷,所以就常常搞得她一個人訓練。 記者:可從身體條件看,你比楊維年輕,身高還高出5厘米,看起來也比她更結實,為什么你會經常受傷? 楊維:你可別被她的外表給騙了,有句話叫中看不中用,那就是說她呢!(還是鬼笑)不如你給大家講講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事吧!(楊維裝出控訴的語氣) 張潔雯:呵呵呵,我這人干什么事老沒準,動不動就弄出點事來,還總趕在節骨眼上,不過那么多你讓我說哪一次啊。 楊維:就說最典型的幾次。 張潔雯:那就從頭說吧。2001年,為了備戰九運會,我倆就臨時搭配打雙打,可離比賽還不到一個月,我在一次洗澡的時候滑倒了,腳上磕了個挺大的口子。 楊維:還是NIKE(耐克)商標那種形狀的。 張潔雯:呵呵,對,一個對鉤。后來縫了好幾針,可過了9天就拆線了。拆線那天我還問醫生,這么早拆會不會裂開,沒想到晚上睡覺前就真的裂開了,我就疼的直喊。后來,她們就說我是烏鴉嘴。 記者:那時候楊維沒想到換個搭檔? 楊維:名早就報上去了,不能改了。等各省的隊員都已經來廣州適應場地時,她還不能訓練。最后,湊湊合合打了比賽,她還得經常在場上給傷口粘膠布。 記者:后來亞運會后正式在國家隊配,還有這種事嗎? 楊維:愈演愈烈呀。亞運會后,剛被分在一起準備蘇迪曼杯,可練沒兩周,她就鬧起了闌尾炎,還住院開了刀。她那闌尾倒真是很個性,正常人的也就五六厘米,她的倒好,足有15厘米,還是卷著的,不發炎才怪呢。 張潔雯:是啊,后來想想,幸虧一開始就做掉它了,不然拖到現在可能就拿不著奧運會冠軍了。 楊維:后來闌尾炎好了,去了蘇杯,可從蘇杯回來的第二個星期,她又折了。 張潔雯:呵呵呵,這回是在訓練的時候扭了腰,還把日本公開賽給耽誤了。不過,后來去晉江集訓的那兩個月就很好啊! 楊維:對,雖說到了晉江第一天她又把腳扭了,可2003年4月之后的那兩個月算是我倆配合到今天訓練最完整的兩個月,還得說有一半是“非典”的功勞。 張潔雯:后來的世錦賽我們就打得很有信心,在十六進八的時候勝了老對手韓國的羅景民/李敬元,很開心。 記者:這么說晉江應該算你倆的福地了? 楊維:哪有,去年12月底我們又到晉江冬訓,她又把腰傷了,這回是整整兩個月連訓練館都沒進過。后來湯尤杯,她在第一場又把手腕給抻傷了……(聽罷,張潔雯縮著脖子吐了下舌頭) 記者:她不能練的時候,你怎么辦? 楊維:自己練唄,她傷了,我再放棄了,那我們這對可就根本走不到今天了。但是,受傷也不是件壞事,這讓我倆都更加珍惜在一起訓練的時間,練得也就更認真刻苦了。 記者:看來還是當姐姐的成熟些! 張潔雯:是啊,其實我特感謝楊維,看著她一個人堅持練,我也就更有動力和信心了。她這么做也是促進我從傷病中恢復的最好鼓勵。 迥異性格成就雅典 在羽毛球界有種奇怪的現象,練雙打的越是場上配合默契,越是在場下脾氣不和。論性格,阿雯和楊維確實可算得上水火之別了。 記者:楊維,你的廣東話說得很地道,看外表你也比張潔雯更像廣東人。 楊維:我原本是湖北武漢的,1989年,10歲的時候,我剛被抽進湖北省隊沒多久,就因故又出來了。大概過了一年多,我爸媽不甘心,又把我送進了廣州市體校。 記者:1990年,你才11歲就獨自闖廣東了? 楊維:那時確實很難受,誰都不認識,又不會講廣東話,所以就很孤獨。 記者:那個階段對你觸動很大? 楊維:應該說改變了我的性格。以前我很喜歡和別人聊天,可那以后就開始封閉自己了,那時也確實體會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記者:你們倆有綽號嗎? 楊維:她有兩個,一個是臺灣人,另一個是喜瑪拉雅山的猴子。 記者:怎么講? 楊維:你沒覺得阿雯說話特像臺灣人嗎?至于猴子嗎,具體怎么來的也忘記了,總之是挺滑稽的。 記者:阿雯,你給楊維起了什么綽號? 張潔雯:她可是一個綽號也沒有,其實楊維很少和我們一樣嘻嘻哈哈,她平時很嚴肅的。 記者:由此看來,你倆的性格大不相同啊,互相說說對方的性格如何? 張潔雯:楊維是個脾氣很急的人,說話有時會很直,想的東西也多,還稍稍有點悲觀情緒,不過還是很積極的,對吧。 楊維:基本正確。阿雯就是小孩子脾氣,有點馬大哈,做事欠考慮,要不受傷的總是她呢。 記者:常說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在一起,要么就優勢互補,很默契;要么就針尖對麥芒,不可調和。你們倆算哪一種? 張潔雯:應該算前一種吧!但平時的小矛盾還是難免的。 楊維:但我倆從不吵架。 記者:那怎么處理呢? 張潔雯:就是沉默,呵呵呵,比如一場比賽大家感覺都不好,下來就誰都不和誰說話,等著對方開口。 記者:這么相持下去,誰最先繃不住? 張潔雯:一般都是她先開口,告訴我她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再問我的看法。 記者:為什么會她先開口? 張潔雯:可能是她比我大的緣故,不和我計較吧,還有就是她想事情比我全面些,脾氣也比我急,比我直。但是,如果她真的是生起氣來,就會很久不和我說話,那時候我就得先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然后鼓足勇氣,壯著膽子去找她。 記者:聽說有種很奇怪的現象,練雙打的,場上配合得天衣無縫,場下往往脾氣相左,比如說你們的前輩葛菲和顧俊? 張潔雯: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也確實很奇怪,但我想還是在于溝通。 楊維:沒錯,其實比賽和訓練是兩個人的事,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為對方好,那就沒什么解決不了的矛盾。 張潔雯:我還記得,奧運會前,在湖南益陽集訓的最后階段,我們打隊內最后一場模擬賽,本來那段時間練得很好,信心也很足,但卻以0比2糊里糊涂地輸給了魏軼力/趙婷婷。下來之后,大家的心情就很不好,也不說話。到晚上,洗完澡回到房間,那時我倆住在一起,我就找楊維談了。 記者:怎么說的? 張潔雯:因為那場主要是我打得太差,所以就特想和她說對不起,可在心里打了半天鼓,還是沒說出來。我就問了句廢話,是不是不開心啊。后來,她看我主動開口,也就敞開講了。 記者:楊維,那晚你們倆講了些什么? 楊維:就是找原因,先從自己找起,再有就是自己對對方的想法之類的。那晚,我們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鐘才合眼。 記者:那么,你們在賽場上又是怎么了解對方意圖的,有什么暗號嗎? 楊維: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看步法,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手勢。另外,阿雯如果打的急了,感覺不好,就會用球拍打自己,那是她的習慣。 記者:阿雯,如果楊維在場上感覺不好,你會知道嗎? 張潔雯:會,就是看她的表情,打順了和打亂了的表情就明顯不一樣。 記者:到了這時候你們會用什么方式來鼓勵對方? 楊維:在場上轉一圈,說句話,要么就用拍子碰一下對方,提醒一下。記得到雅典打第一場的時候,她就用拍子打了我手一下,還挺疼。到最后決賽那場,我又還了她一下,打在腿上。 張潔雯:都打紫了,到現在還疼呢。不過在場上就一點沒覺得,精力全集中在比賽上了,也忘了輕重。 記者:決賽對高崚/黃穗,之前你們的信心有多大? 楊維:也沒想太多,就是感覺只要堅持到最后不放棄,結果就順其自然了。 張潔雯:那天,下了大巴背著包往球場里走的時候,我倆還商量,就算第一局輸了,第二局落后也不要放棄。 記者:現在拿了奧運會金牌,再回想起你們在一起的日子,覺得從對方身上得到了些什么? 張潔雯:感覺和她在一起自己學會用心了,這次奧運會就是長這么大最用心的一次,以前還經常把目標定得很高,卻總是達不到,現在不會了。 楊維:我想,阿雯讓我更懂得珍惜時間了。以前想,25歲了該到退役的年齡了,但自從和她配合以后,就會格外珍惜本來就少得可憐的訓練時間。 記者:今后你們對對方又有哪些祝福和建議? 張潔雯:希望楊維以后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建議就是,有些事情不要太執著了,想開些,多點阿Q精神,這樣會活得更輕松些! 楊維:我對阿雯的最大祝福就是,希望能在2008年再見到你。再有就是多長點心眼兒,不要隔三差五地受傷了。 (新體育)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Tel: 010-62189648、62186263、62189699 Fax: 010-62189648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