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雞年處女秀給國羽挑刺:男單有憂,女單生危 |
盡遣主力出陣的中國羽毛球隊雞年首次出陣,便在德國、全英兩站公開賽上各攬四金,可謂實現了“開門紅”,也為打好今年的蘇迪曼杯和世錦賽注入了一支“強心劑”。身懷湯尤兩杯,手握奧運三金,如今的中國羽毛球已是國際羽壇無可爭議的老大。 然而,實力強大的國羽隊還遠沒有到達強不可撼的地步,從今年以來參加的韓國、德國、全英三站公開賽來看,國羽隊仍暴露出一些軟肋。 男單喜中有憂 林丹繼續保持“超級丹”的本色,德國站奪金,全英站摘銀;陳宏似乎從近兩年的低迷中走出,全英賽重現當年那令人擊節叫好的絕技;小鮑、“大嘴”、陳郁表現也中規中矩,盡顯的風采。 與“五虎上將”出色或正常的表現相比,去年在中國公開賽上屢有神奇表演的中國男單新銳們的表現卻不那么成功,雖然陳金全英賽勝了印尼名將馬烈夫,德國賽扳倒大哥陳宏,但包括陳金在內的新銳們今年帶給國人的更多是失敗的消息:韓國賽,“四小龍”陳金、龔偉杰、李煜、邱彥博前兩輪中全軍覆沒;全英站,陳金不敵韓國新秀安炫碩,全無去年中國公開賽一飛沖天的風采。當然,勝負乃兵家常事,更何況陳金們還是20歲上下的弱冠少年,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快地適應成人級國際比賽的氛圍,穩定地發揮自身的水平,這樣才能抓住機遇,真正躋身于中國男單的主力層,進而延續男單的領先局面。 女單危機四起 以往戰無不勝的“四大金花”如今只能靠“大姐”張寧和“幺妹”謝杏芳支撐局面,當年號稱葉釗穎、龔智超接班人的周蜜、龔睿那全無當年風采。謝杏芳和張寧在德國、全英兩站比賽中勝利會師,固然離不開自身強大的實力,但也與她們缺少強有力的對手有很大關系,而這也暴露出中國女單后繼無人的窘境:韓國賽,劉健、王榮、盧蘭三朵“小花”無一人闖進第四輪;德國賽和全英賽,眾“小花”無一人躋身第三輪。 其實,中國女單的危機在雅典奧運會前就已出現,只是由于當時“四朵金花”過于艷麗,才未引起決策層的警惕。隨著“四朵金花”整體競爭力的下降,中國女單后繼無人現象暴露無疑。在20歲上下一撥的選手中,中國女單已落在韓國隊、中國臺北對手的背后。眼看張寧年近三旬,周蜜、龔睿那重返巔峰似難成現實,近半年來書寫奇跡的謝杏芳也二十有四,中國女單新一代人才群的培養工作已顯得刻不容緩,這樣才能避免15年前中國女單喪失領導地位一幕的重現。 男雙還需努力 蔡赟/付海峰連續奪得德國、全英兩站冠軍,堪稱這次西征的一大亮點。值得一提的是,蔡赟/付海峰的成功,還創造了中國男雙的兩個“之最”:一是結束了1991年以來無緣金牌的歷史,二是連續在一流比賽中奪冠,此為近十多年來的首次。雖然奧運會未躋身四強,國際比賽表現時有起伏,但近三年來中國男雙的長足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蔡赟/付海峰、桑洋/鄭波具備了與任何一對頂尖高手抗衡的實力,正是這兩對高手的涌現,中國隊才奪回了失落12年之久的湯姆斯杯。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中國男雙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兩大主力發揮還欠穩定,奧運會奪牌計劃的失敗就是明證,而這恰恰是王者必備的氣質;再如還未形成一個實力群,新手謝中博/于洋、沈燁/張偉等和世界一流選手相比,還有相當距離。只要解決這些弊端,中國男雙才能在奧運會、世錦賽這類頂級賽事上問鼎。 女雙高枕有憂 中國女雙可謂兵強馬壯,既有高凌/黃穗、楊維/張潔雯兩大頂尖高手,也有實力派選手魏軼力/趙婷婷,也有張丹/張亞雯、杜婧/于洋等青年才俊。然而,透過輝煌的戰績和雄厚的實力,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女雙還沒有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德國賽第三輪,奧運冠軍楊維/張潔雯就敗在韓國選手李敬元/李孝貞。值得一提的,這對組合是新近搭配的,她倆原分別與羅景民、黃游美合作,這兩對組合過去就是中國女雙的“眼中釘”,“二李”組合此番初試身手,便掀倒我們的奧運會冠軍,值得警示。 近20多年,中國和韓國一直是國際羽壇女雙項目的主宰,盡管近幾年中國女雙成績更為出色,壟斷了奧運會、世錦賽金牌,但韓國人卻經常在尤伯杯、亞運會和一些公開賽給我們制造出足夠的威脅。中國女雙惟有不斷提升,彌補軟肋,才能保持往日的優勢。 混雙顯得薄弱 盡管“巨無霸”金東文/羅景民淡出羽壇,但混雙國手在德國、全英兩站比賽中卻未能亮相于決賽場。 兩屆奧運冠軍張軍/高凌已合作六年之久,雖然高凌的網前球絕技不減當年,但張軍因年齡漸大,攻擊力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兩站比賽他們無力爭冠的主要原因。第二主力陳其遒/趙婷婷屬正常發揮,考慮到陳其遒的身體條件和年齡,指望這對組合頂替張軍/高凌的位置并不現實。中國混雙的處境令人生憂。 雖然小將們三站比賽中有不俗表現,韓國賽,張偉/于洋半決賽與名將埃里克森/施約達格奮戰三局,僅以兩分之差惜敗;全英賽,謝中博/于洋在張軍/高凌面前并不示弱,周旋三局中才敗下陣來。雖然這些小將頗具沖擊力,但中國混雙的實力層面還是顯得薄弱得些,這與國家隊決策層多年來對混雙項目不夠重視有一定關系。雖然近兩年這一狀況有所改變,但力度并不大,這從男隊員的配置就可看出。筆者一直認為,決策層不應把蔡赟、付海峰、桑洋、鄭波等好手局限于男雙項目中,應讓他們騰出一些精力攻打混雙,這樣既可提高中國混雙的整體實力層面,還可增加他們的實戰經驗,對提高他們主項大有禆益。 (新浪體育 王全立)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bbeshop.com |
Tel: 010-62189648、62186263、62189699 Fax: 010-62189648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