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寶:還沒到終點的漂泊者,生活就在原地打轉 |
“創造者的路,看著勇敢者的背影,一邊是天,一邊是地。”熊國寶沒有聽過唐朝的這首《路橋》,但是找不到一句話更能形容他的處境。 1990年亞運會退役后,他和中國舉國體制下培養的千千萬萬的運動員一樣,面臨著重新就業的問題。他的朋友們勸過他:“你還是做老本行吧,以后在國內當個教練員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他是個“創造者”,他居然選擇了到泰國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生意。他敢于出去,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羽壇正流行著“出國熱”,那些勇敢者們一個個跑到東南亞去淘金,他心動了,他這個“創造者”邁得比這些“勇敢者”更大。 一邊是天,一邊是地,當年的四大天王,韓健在馬來西亞一呆就是14年,楊陽和趙劍華也已經回到了國內發展,而他漂泊了14年后,終于在寶島臺灣的一角找到了棲身之地。 已經43歲的他孑然一身,現在是高雄市的一個羽毛球訓練基地的教練員,有空的時候回到臺中市去輔導青少年打羽毛球。人到中年,熊國寶一聲長嘆:“當初一著不慎就再也找不到回頭的機會!” 一個不成功的商人 關于熊國寶這15年的經歷,可以用簡單幾句話概括:1991年赴泰國,負責一家羽毛球工廠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同時晚上會在當地的一個羽毛球館教人打球;1998年回到國內創立了國寶羽毛球俱樂部;2000年赴馬來西亞新山,在一家羽毛球學院當教練,同時其間經常到臺灣、德國和比利時講課;2004年7月赴臺灣高雄,在當地任教至今。 但是15年的辛酸,幾句簡單的履歷并不能一一道來。熊國寶口中形容的“一著不慎”始于1991年。從1990年退役到1991年開始人生的二次創業,這一年間本來有一個絕好的機會等著熊國寶——他比趙劍華還早到新加坡,當地也決定用豐厚的待遇把他留下來,他很心動但卻還有牽掛,一個潮州人等著他加入羽毛球工廠。“是當教練還是當商人?”剛剛退役的單純的熊國寶陷入了漫漫的沉思中。 這個潮州人是中國隊的忠實球迷,熊國寶在東南亞甚至在歐洲比賽的時候經常能看見他,潮州商人經常會買些水果糕點去探望中國隊。“他是個好人。”這個潮州人給熊國寶留下了極佳的印象。雖然當時已經快30歲,可是極少和外界接觸的熊國寶認為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居多,當這個印象極佳的潮州人找上門來以后,熊國寶很難有理由去拒絕他。 這個生意上的合作本來是很簡單的,熊國寶利用自己的名氣去給這個羽毛球的品牌做推廣工作,至于生產、市場、財務等等這些核心的東西與他無關。若在今天,熊國寶大可不必把自己全副身家和精力都投到里面去,他當一個形象代言人,安穩地賺一筆錢足矣,但當時的情況是,熊國寶把自己打球時的積蓄也全部投了進去,他和整個羽毛球工廠,整盤生意休戚相關。 這盤生意讓熊國寶在泰國一共呆了七年,在泰國的這七年,他開始會說簡單的泰語,他能和當地人,和他在泰國的生意合作伙伴們做一些簡單的交流,但是他不會看泰文,所以很多事情他都不甚了了,他依舊勤勤懇懇地進行著自己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托他當年在中國羽毛球隊的雄姿和名聲,這項工作得心應手。但是在1997年,那場駭人聽聞的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東南亞,這是對泰國經濟一次史無前例的打擊,熊國寶的羽毛球工廠也沒能逃過這一劫。 結局可想而知。工廠倒閉,熊國寶的積蓄付諸東流,他和潮州人分道揚鑣。關于他的這個生意合作伙伴,熊國寶只說了一句:“分手的時候我和他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在八年后再糾纏于這些是是非非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一場長達七年的在異國的創業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是對熊國寶一次巨大的打擊。 1998年在離開泰國回國的時候,熊國寶所有在泰國的照片都沒有帶走,而且一分泰幣都沒有帶回來,他本來已經答應別人的——熊國寶本來不是一個容易失約的人。 一個還沒到終點的漂泊者 熊國寶用了第一個七年去做一件生意,然后用了第二個七年去尋找一個地方,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 落腳的地方本不是沒有,江西隊要求他回去當教練,但是工資太低;在馬來西亞的那家羽毛球學院,他本來雄心勃勃,學院成立那天他還邀請了其他三名天王楊陽、趙劍華和韓健一起出席,后來又邀請了中國的一個師弟連同他的妻子一起到馬來西亞執教。但是,這個羽毛球學院的規模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大,僧多而粥少,他不可能讓這對立足未穩的夫婦離開,熊國寶選擇了自己離開。多年的漂泊讓熊國寶的家庭也出現了危機,三年前,他和妻子協議離婚。中年離婚,前途未卜,所以熊國寶會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這些都是為了什么?輾轉之間,他已經到了臺灣高雄,做了一名羽毛球教練。熊國寶自嘲道,生活不過是原地打轉。如果真想當一名羽毛球教練,他何必要等14年,又何必在自己差不多要被人們遺忘的時候再重操舊業呢?14年,光從經濟上,熊國寶已經損失不少,他算了一筆賬:如果一開始就決心到國外當羽毛球教練,至少一個月能存下來2000美元,14年就是336000美元,這是何等可觀的一個數目!他都可以當一個百萬富翁了,何至于現在還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呢? 現在他的工作很簡單,教小孩子打球。臺灣有很多熱愛羽毛球的小孩子,不過真正想立志成為一個羽毛球運動員的寥寥無幾,這里的培養機制跟國內完全是兩碼事。在熊國寶的人生軌跡里,潔白的羽毛球改變了他整個命運,他從業余體校到專業隊,地方隊,國家隊,成為中國羽毛球隊的四大天王,而他現在的隊員,大多不過是把羽毛球當作一個平時玩樂的工具,一個可以在考大學時加分的運動項目,一塊純粹的敲門磚。 所以熊國寶有時候不能太嚴格要求這些小孩子們。他如果拿出他當年學球的那些訓練方法來對付這些小孩,小孩吃不消,家長也不會干。熊國寶經常會跟這些小孩的家長們聊天:“現在的小孩子很嬌貴。”一個家長問:“那你以前是怎么學球的?你的家長不管你嗎?”“我從十三歲開始學打羽毛球,關于我打羽毛球,我的父母就說過一句話:‘要是你覺得太累了,就把被子搬回來吧!’” 這句話自然讓家長們嘖嘖不已,他們如何明白,在熊國寶學球的那個時代,有四個孩子的熊家只是把孩子學球當作一種節約糧食的方法,他們更難想象,出身于工人家庭的熊國寶本來是南昌市羽毛球訓練班的一個“旁聽生”,他在訓練班苦練三年后,進入了正規的省體校,半天讀書,半天訓練,三年后才拿著中專文憑進入省隊。直到1984年,才在當年的全國錦標賽上取得第6名,從而入選國家隊。 這些多年以前的奮斗經歷,熊國寶很難跟他的隊員們分享。他現在的隊員里面有兩個素質和技術都相當不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去當一名運動員。當然,熊國寶理解他們的苦衷,他們的學業都非常緊張,早上七點就要上課,晚上還要學習到十二點,下午還要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球,他們的目標都很明確,就是升入臺灣的名牌學校,畢業以后留在學校當一個專職的羽毛球教師。 這些問題,熊國寶說自己不能想得太多,不然自己在臺灣的這些工作又好像顯得毫無意義。不過他的工作還不僅于此,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他還要到臺中去做做輔導,當然,這同樣是一種賺錢的方式,除了每個星期的這次固定的旅行,平時的時間他就呆在高雄的訓練基地里,有時候和朋友們吃吃飯,喝喝酒,經歷了這么多年異鄉的漂泊以后,在臺灣,始終還有點在家的感覺,至少語言和飲食不成問題。 實際上,現在自己在追求些什么,熊國寶自己也不清楚。如果只是想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他回到大陸并不是沒有出路;他想尋找一個能大展拳腳的地方,在臺灣,他又如何能大展拳腳呢?只是熊國寶自己很不甘心,他總是覺得自己現在回去,那將是對自己這15年走過的人生道路的最大諷刺和嘲弄。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熊國寶會牽掛起他寡居的母親。他做生意,他當教練,他從中國到泰國,從泰國到馬來西亞,從馬來西亞到臺灣,他的母親都沒有說過什么話,因為熊國寶從小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但是今年回大陸探親的時候,他母親跟他說了一句話:“這么多年了,你不想找一個地方安定下來嗎?” 是啊,難道他的漂泊還沒有到終點嗎? (足球·勁體育)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Tel: 010-62189648、62186263、62189699 Fax: 010-62189648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