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炯:從來都不循規蹈矩,刻骨銘心一幕不愿再提 |
很多人對于董炯的印象都還定格在一個畫面,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在羽毛球男單決賽中,輸給了丹麥名將拉爾森的那個小伙子失聲痛哭,淚流滿面…… 將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坐在我們面前的董炯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羽毛球俱樂部,成為一個成熟的商人,侃侃而談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過去的事情都是一種經歷,不管好的和壞的,我是一個往前看的人。 ” 踢足球技術出色 母親偷偷將他趕出球隊 在董炯打羽毛球已經出了很多成績之后,母親在一次聊天中無意說了一句話:“幸虧當年沒讓你踢足球啊。”這才讓董炯心里很久的一個疑團解開了。 小時候,董炯也像其他小孩一樣特喜歡踢足球,在當年那個以足球為重點項目的小學里,他是技術最好的一個,每次訓練或者做動作,教練準讓他先做示范。可是忽然有一天,教練對小董炯說:“你的條件和技術都不錯,好好努力,以后有機會再踢足球吧。”董炯就這樣被足球“踢”了出去,他心里還一直納悶,自己表現不是挺好的嘛,怎么被趕出來了? 原來,母親覺得踢足球比較危險,容易受傷,所以暗地里跟教練說,不讓董炯踢球了。“很多事情都是后來才知道的,后來我又知道那個時候周寧也是在我們小學的,我還和他一樣大,現在想來我們很有可能是隊友。”董炯笑著說。 對足球的喜愛并沒有因為沒做職業球員就消失了。現在,作為明星足球隊的一員,董炯談到球隊的比賽仍顯得很興奮,“過幾天我們就要出去比賽了呢,不過我在明星隊也是瞎踢,什么位置沒人我就踢什么位置。” 足球,差不多成了現在忙碌的董炯惟一“活動活動”的體育項目。 倒數20到正數12 進國家隊要感謝運氣 同時代的那一批運動員中,董炯可以說是惟一一個出了名的,而在北京籍羽毛球運動員中,他也是惟一一個世界冠軍,談起小時候如何走上羽毛球這條路,董炯的話似乎永遠說不完,每一年,每一件事,他都能清清楚楚地說出來,包括自豪地告訴我們,當年的什么比賽中,自己戰勝的是哪一個對手。 最初接觸羽毛球,董炯用的并不是羽毛球拍子,而是過去的一種木制的大板子,打一種類似毽球的東西,當然只是在學校打著玩,那個時候,北京也還沒有羽毛球隊。 董炯說,后來自己能進入國家少年集訓隊,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全國當時要取前12名集訓,循環比賽之后,他正好是那第12個,“其實當時在那80多個孩子當中,我的實力應該是排在倒數一二十名的。” 之后就是漫長和艱苦的訓練,“我敢說,當年北京羽毛球隊組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董炯的崛起無疑帶動了北京羽毛球的發展,在中國羽毛球“四大天王”相繼退役的日子里,在中國男單進入一個低谷的時候,董炯就這樣冒出來了,而當年跟他一批的12個人,很多都比他的條件好,但都在這之前就早早放棄或者轉攻雙打了。 1996年不愿多提 “只是輸得有些可惜” 1996年奧運會負于拉爾森得到銀牌,董炯在領獎臺上痛哭,這一幕是他之后很長時間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話題,但現在他則會輕描淡寫地帶過,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職業生涯每一個階段,都有意義重大的比賽,他似乎并不愿把奧運會單單拿出來說。 站在奧運亞軍領獎臺上董炯淚流滿面,但這動人心弦的一幕他現在卻有意回避。PC供圖 “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比賽。”董炯的介紹,從少年賽時開始,隨著自己年齡的不斷增長,他還是說到了1995、1996年,他自己職業生涯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其實因為我從小的訓練就挺不容易的,也有點一波三折,所以當你站在奧運會的領獎臺上時就會覺得特別感慨。”董炯說,那個時候自己正是世界排名第一,但其實實力還并不穩定,“那場球在戰術上運用得不太好,但比賽就是這樣,只不過輸得有點可惜。” 董炯的淚水,既是對一場原本有機會取勝的比賽的惋惜,又是經過了那么多年刻苦訓練和波折之后站在奧運會領獎臺上的一種欣慰。 2000年,由于傷病的原因,董炯的狀態已經下滑,最終沒有獲得參加悉尼奧運會的資格,2001年,他退役了,“好多人都會說沒拿到奧運冠軍遺不遺憾之類的,其實我覺得有的時候過程更重要,以前的事情,好的壞的,都是一種財富,就像我現在回想起以前做運動員時的事情,覺得自己曾經有過這么精彩的經歷,就夠了。”董炯斜靠在單人沙發的靠背上,這樣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 退役后開公司 即將去讀研究生充電 退役之后的董炯站在了十字路口,“做運動員的,在文化課上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斷層,我這么多年為之奮斗的事業,就是羽毛球,而當我退役之后,我發現我根本無法適應這個社會,除了羽毛球之外,我什么都不會。” 很多運動員退役之后選擇了找一所名校讀讀書,而董炯則選擇了建立自己的羽毛球俱樂部,自己在退役之后迷茫的經歷讓董炯決定,建立這樣的俱樂部,讓學羽毛球的孩子正常地學習,當他們有一天發現不能在羽毛球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時,他們還可以繼續念書。 “開始真的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就一個人跑去排長隊注冊公司,后來發現還不懂得填表格,又找了專門的代理公司幫忙。”從運動員到商人,董炯一切都從頭學起,“包括財務方面的一些知識,都是后來慢慢熟悉的,公司光財務和報稅的公章就丟了兩次。那時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啊。” 慢慢地,董炯也開始結識一些朋友,為人處事方面,也成熟了不少,“當運動員時的那些棱角,真的是慢慢地都給我磨沒了。以前,我是那種想做什么事情,哪怕一夜不睡也要把它做完的人,后來漸漸明白了,很多事情都需要‘磨’,跟別人‘磨’,也得跟自己‘磨’。”董炯笑著說,別人都說自己上的是什么什么大學,而自己經常跟別人說,“我上的是社會大學。” 盲目的學習往往沒什么太大的效果,董炯在自己運作俱樂部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需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然后有針對性地去學,“缺什么補什么唄,比如開始覺得我需要學電腦,就去報個班學學,現在發現我對財務管理方面需要充電,就決定去首都經貿大學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這不馬上就開學了。” 裝修、做飯、踢球 喂狗也覺得其樂無窮 “愛好?我基本上沒什么時間‘愛好’了,除了踢踢球。”董炯很忙,所以我們的采訪約了很多次。 一個人住在一個200多平方米的有前后院的聯排別墅里,董炯這幾天正在改裝家里的衛生間,“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只有你住了一段時間之后,才會知道哪里的設計有問題,不適合自己,再高明的設計師都不能設計出讓你完全舒適的房子來。” 董炯家的院子里養了一條德國牧羊犬和一條杜賓犬,“我平時在家的時候不多,這兩條狗起了大作用了。”董炯說,平時閑下來喂喂狗,跟它們玩玩,也覺得樂趣無窮。 盡管家里有保姆做飯,但董炯有時候心血來潮還是會自己下廚給自己做點什么,“其實真正的家常菜要做好吃了是最難的,你看現在做飯多容易啊,什么菜街上都有賣現成調料的,比如酸菜魚其實很容易做的。只有家常菜,能做好才叫本事。”董炯說,做飯的過程感覺特好,有時候自己心情好一下子做了一大桌子菜,最后其實也就吃那么一兩口就放在一邊了。 采訪董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總是很忙,很忙。 此前約過兩次,但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無緣得見,而上周六我們又險些錯過。但最終,在我們的堅持和董炯的堅持下,采訪順利完成了。 大多數情況下,他走路很快、說話很快,眼睛總是瞪得很大,樂觀而又開朗;但有時他又完全是另外一副沉靜的樣子。 反正,他已不是你我記憶中的那個哭泣的大男孩了,現在他顯然對自己格外自信,而循規蹈矩這樣的詞和他無關。 那個哭泣的大男孩早就長大了,但他獨特的個性卻一直保留了下來。信報記者 張越/攝 一 好事總是多磨。 在電話中約采訪的時候,董炯很是爽快,“行,沒問題。明天我們再具體確定一下時間吧。”然后他就詳細地告訴了我們地點,哪個路口左拐,哪個路口右拐,這時我們有了明確的第一印象: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當然還是一個熟悉路況的、熱情的北京人。 但第二天的采訪又遇到了一些麻煩。本來約的是2點,但后來董炯要開會,于是成了3點。但緊接著又有裝修問題需要他盡快去解決,于是3點變成了4點,當我們最后看到他在車內向我們招手,看到他下車后微笑著大步向我們走來時,時針已經指向了4點半。 采訪的那天天氣很好,是那種標準的北京10月,套用小學時學過的句子就是“藍藍的天空白云飄”,當然還有微風、還有暖陽,所以等待的時候我們并不太煩躁。 他回來后說,他正在重新裝修,現在正在折騰衛生間。 那個房子,他已經住了一年。 二 想必,他還執著地愛著羽毛球。 也許是因為過去得太久了,也許是因為留下的傷口很深,見面后董炯并沒有多說那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幕,那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銀牌,那些在領獎臺上傾瀉的眼淚。 對于我們隨口問的現在是否還堅持打羽毛球的問題,董炯只是淡淡地說:“不怎么打了,偶爾帶帶小隊員吧。現在的業余愛好主要是踢足球。”但跟隨我們的攝影記者張越卻偷偷地告訴我們,他經常會在東單體育館看到董炯,看到他在羽毛球館里盡情劈殺,正如他在湯姆斯杯上、在奧運會上那樣。 傷感的歲月不愿多提及,但回想起羽毛球帶來的快樂,董炯的眼睛甚至都變得亮起來,在他滔滔不絕的講述中,我們又回到了10年前的時光。記憶的大門就此打開,那時“末代天王”趙劍華已經退役、李永波剛剛出任處于最低谷的中國羽毛球隊主帥,而擋在中國隊面前的是印尼名將佐戈、阿爾比…… 而年輕的董炯就那么突然出現,擊敗各路勁敵,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排名第一。“主要是運氣好,其實我并不比別人強。”董炯這樣說,但過一會兒他又說,“機會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我總是練得很刻苦。” 三 人總是越來越成熟。 運動員生涯已是過去,“生活總是要繼續,也總是會繼續。”如今的董炯這樣說。 退役時似乎有許多心酸,但他已經不愿再談,“那時我還年輕,大家都有錯,過去的就過去吧。” 于是我們開始漫無目的的聊天,聊到了裝修,聊到了做飯,聊到了他的寵物狗,聊到了朋友,自然也會聊到感情。 就在不久前他在感情上經歷了一些風波,“也會困惑、難過,但生活總是要繼續。”他還是這樣說,語速很慢很清楚。“其實每一次挫折都是寶貴的,都會學習到一些東西,不斷進步。” 落到紙面上后,想必會有很多人覺得上面這些話簡直就像書面語,但如果你當時坐在董炯的對面,看著他慢慢地說出這些話時,你一定不會有那樣的感覺。 200多平方米的三層聯排別墅,只住著董炯一個人,還有兩條心愛的狗。 “看著它們一點點長大、一點點的懂事,還能做各種動作,也很有成就感的。”董炯笑著說。 這時天漸漸黑了,微風從窗外輕輕吹來,我們似乎看到了他描述的那一幕:夕陽下,董炯帶著兩條狗,影子越來越長。 四 一個很有個性的人,自然不會甘于平實和寂寞。 十運會已經開戰了,而羽毛球比賽自然會被提及。 當我們告訴他在國家隊的老隊友孫俊重新復出,還將打十運會時,董炯稍稍愣了一下,然后笑著說:“呵呵,他就是那樣的人。他和他媳婦葛菲在隊里就是好隊員,然后回地方當好教練,再生孩子,需要的時候就接著復出打球。” 這樣一條踏踏實實、循規蹈矩的道路董炯沒有走,也不會去走。“我打球時就算一個有個性的球員吧,退役以后也不希望像他們那樣。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羽毛球俱樂部和學校,我就是希望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不遠了,那時體育產業肯定會很發達,我現在這樣的辦學就算先探探路吧。”董炯這樣說。這時在燈光的反射下,他的眼睛似乎格外的清亮。 采訪結束的時候已經傍晚6點多,外面的天已經黑得差不多了,旁邊的球館內燈火通明,小隊員們訓練的聲音清晰可聞,時不時地還有稚氣的面孔在窗前掠過。 采訪結束的時候,董炯沒有俗套地和我們握手話別,甚至沒有刻意的送行。想起電視里的那些鏡頭,我們似乎有些恍惚,更有些陌生的感覺,那個記憶中哭泣的大男孩在哪里呢? 眼前的董炯,分明對自己格外的自信。 哥哥:他的事業心很強 在哥哥董華眼中,董炯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其實,哥倆說起話很像,三句話不離俱樂部和學校。哥哥說,董炯剛退役辦俱樂部的時候,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難,“包括資金啊、定位啊,你能想象出多少困難就有多少困難。”現在,哥哥回國幫助董炯打理事業,“我們現在有一家羽毛球俱樂部、兩家學校,很多香港和國外的孩子都來學球,新加坡、美國,最多的是韓國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慕董炯的名而來的。” 說到弟弟的性格,董華笑著說,“他的性格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哥哥眼中,董炯小時候是個特別活潑的孩子,“小時候好動,也好學,訓練起來特別刻苦。”但現在的董炯經過了這么多事情的錘煉,已經變得非常沉穩了,“與做運動員的時候不一樣了。”不過,在哥哥眼中,董炯始終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不管他的事業重心在哪里。 ★星檔案·董炯★ 出生日期:1973年8月20日 身高:1.80米 體重:70公斤 簡介: 10歲開始打球,14歲進入北京隊,18歲調入國家隊。 1994年在北京接連挫敗當時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印尼名將佐戈、阿爾比,奪得亞洲杯羽毛球賽冠軍。 1995年中國奪得蘇迪曼杯混合團體賽冠軍,董炯為主力隊員。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殺入男單決賽,負于丹麥老將拉爾森獲得亞軍。同年奪得世界杯賽男單冠軍。 1997年作為主力隊員為中國隊再奪蘇迪曼杯混合團體賽冠軍。同年獲全英公開賽、中國公開賽、瑞士公開賽和丹麥公開賽冠軍。 1998年奪得亞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 1999年奪得全國錦標賽男單冠軍及中國公開賽男單冠軍。 2000年由于傷病而無緣悉尼奧運會,2001年退役。 (北京娛樂信報)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Tel: 010-62189648、62103219、62189699 Fax: 010-62189648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