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鋼:羽球小將借大師賽成名,每球得分對誰有利 |
舉辦第二年的中國大師賽落下帷幕,和過去幾年的中國公開賽相比,大師賽總要搞搞新意思。去年,謝中博、郭振東、張亞雯一戰(zhàn)成名,今年,王琳一黑到底,陳金一騎絕塵。看起來,中國大師賽成了“當紅大師”們的滑鐵盧,卻在不斷成全那些未來的大師。 陳金從去年十運會團體賽不敗之后,迅速奠定了一流選手的地位。去年底中國公開賽連勝夏煊澤、喬納森和黃綜翰,今年戰(zhàn)勝李鉉一、陳宏,在德國奪得個人國際公開賽第一冠,很快又在大師賽上連勝哈菲茲、喬納森和蓋德,60天內(nèi)奪得個人第二冠。2002、2004年的兩屆世青賽男單冠軍,發(fā)跡速度驚人。 現(xiàn)在,陳金技術(shù)很全面,但和那些頂尖選手相比,特長還不夠突出。無論是去年中國公開賽和夏煊澤,還是今天和蓋德,比賽似乎都是贏在體力、能力上而已,他并沒有完全主導比賽、降服對手。這有吹毛求疵之嫌,我想表達的是,希望陳金能早日打出那樣一種球,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他,就是說形成自己的風格。 雖然王琳在去年大師賽上就有所斬獲,但是對照今年瑞士輸給徐懷雯、德國輸給王晨的成績,這次的冠軍實屬黑馬。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欣賞陶菲克的王琳打球也很有觀賞性,更希望通過落點、控制、技巧來得分,而不是全靠壓迫對方底線比比力氣。王琳的球也讓女單比賽多了一些新鮮的感覺。在盧蘭、王儀涵等等小花中,王琳率先綻放,不知道剛剛坐上大姐大位置一年的謝杏芳是否也有些如坐針氈。 對于每球得分,有人說對老將有利,因為比賽時間縮短對體能要求略有降低。事實未必如此,比賽時間雖有所減短,但每球丟分的特性會使比賽強度與日俱增,而且一場打滿三局的男單同樣耗時會達到一小時以上,老將果真就占便宜嗎?也許有人會舉蓋德的例子,但是在發(fā)球得分制比賽中,蓋德2005年到今年同樣取得了韓國公開賽冠軍,馬來西亞、中國、瑞士和全英公開賽四強,這次的亞軍未必就是賽制的功勞吧? 從某些角度看來,每球得分也許對年輕選手更加有利。看看現(xiàn)在比賽的特點,短時間內(nèi)強度增加,比賽節(jié)奏變得單一,得分手段更加直接,偏向主動進攻,總之每球得分更強調(diào)速度,使比賽走上了單一的快車道。這難道是對老隊員有利嗎? 以男單比賽來看,林丹無疑比陳金經(jīng)驗更豐富、戰(zhàn)術(shù)意識更成熟,但是后者一根筋地拼速度,用在老蓋德身上,顯然更快地把對手拖垮了。混雙和女單,無一例外是年輕人贏了老同志,至少顯示出,每球得分對年輕人沒有不利的道理。 (新浪體育 洪鋼) |
※ 藍天羽毛球網(wǎng)>>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wǎng)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wǎng)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shù)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shù)][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