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昨日進行的泰國羽球公開賽上,中國女單女雙再次遭受“韓流”侵襲。而在一個月前,韓國女雙選手李孝貞/李敬元連挫中國高手的一幕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日前落幕的中國澳門羽毛球賽女單結局又一次令世人大跌眼鏡:高手云集的中國女單竟然連四強門檻也未跨入……很顯然,這一切都給中國女羽敲響了警鐘:中國女羽“大一統”的時代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女羽連遭重創
澳門公開賽上,中國女羽派出了名將張寧和盧蘭、朱琳、王琳三位當紅新秀,這在任何一位對手的眼中,這都是一支巨無霸級的隊伍。然而,中國女單好手們卻一個個過早地倒下——先是王琳在次輪中不敵中國香港選手葉佩延,然后更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在1/4決賽中,張寧、盧蘭、朱琳三員大將竟然齊刷刷地被對手擋在四強之外。而在昨日的泰國公開賽上,中國女羽則再次遭遇“韓流”侵襲:女單中國隊員謝杏芳不敵韓國選手黃慧英,而僅有朱琳一人闖入四強;女雙張亞雯/魏軼力組合則敗在韓國組合李孝貞/李敬元手下而無緣四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混雙組合張軍/高崚近期也似乎患上了“恐韓癥”,從而又一次倒在韓國組合李龍大/黃游美面前。毋庸置疑,一股暗流已經襲來。
“換血工程”勢在必行
中國女羽連續慘敗,不但讓國際羽壇大為驚訝,也讓國內外媒體一片嘩然——國內一些媒體認為,中國女羽在澳門集體凋謝的“罪魁禍首”是21分制。毫無疑問,新規則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使強弱間的差距變小,也為冷門制造了一個溫床。不過,21分制并不能從根本上影響強弱之間的差距,今年以來各單項秩序相對“井然”就是最好的證明。其實,中國女羽兵敗澳門,以及這次在泰國羽球公開賽上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歸結于這一客觀因素,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自己的身上。眾所周知,張寧已年過三十,誰也不敢保證她隨時隨地都還能保持“大姐大”風范;謝杏芳歲數也日漸增大,急需年輕一代的輔佐。雖然說雅典奧運會后,中國女單推出了一撥小將,但她們一時仍彌補不了中國女單的斷層現象——如以中國女單接班人的要求衡量這撥小將,她們顯然還不符合要求。毫無疑問,中國女單“換血工程”勢在必行,這樣,才能保證中國女單長盛不衰。
(三秦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