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落幕的泰國羽毛球公開賽,26歲的中國男單選手陳郁出人意料地力挫群雄,摘得金牌。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他首次在國際公開賽中笑到最后。這枚三星級賽事的金牌成色不是很足,但對出道多年的陳郁來說,其價值彌足珍貴。
雖然羽毛球是中國體育的熱門項目,但在中國體壇,陳郁的知名度卻相當有限。其實,這位來自廣西的國手起點很高,1998年,年方十八的他就贏得世青賽男單冠軍,前途遠大。當時,中國男單是孫俊、董炯、羅毅剛、陳剛“四大金剛”的地盤,剛剛出道的陳郁還只是一位準主力選手。不過,當時誰也不會懷疑,這是攻擊力很強的新秀遲早將接過他們的接力棒。
2000年初,“四大金剛”受到一撥小將的強有力挑戰,但這群活躍分子中并沒有陳郁,而是他的一撥同齡人——夏煊澤、吉新鵬,該年全英、瑞士、日本三站公開賽,三枚單打金牌均落入他們囊中,突出表現也使兩位小將在最后一刻取得了悉尼奧運會參賽權。悉尼之行,吉新鵬笑傲賽場,夏煊澤也贏得了一枚獎牌,讓陳郁好生羨慕。
奧運會后,“四大金剛”均選擇了退役,陳郁等一撥小將開始扮演主要角色。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比賽時波動較大的陳郁仍沒有抓住機會,他漸漸地被夏煊澤、陳宏拋在身后。一年后,比他小三歲的林丹、鮑春來后來居上,雙雙超越陳郁。那幾年,陳郁雖一直是中國男單“五虎上將”當然人選,其間還和隊友一起奪回了失落12之久的湯姆斯杯,但他的地位相當尷尬,在團體賽中,他只是一位第二替補,很少有上場機會。
從長遠著想,雅典奧運會后國家隊讓一撥男單小將走上了國際舞臺,近一年來他們中的代表人物陳金在國際比賽中屢屢有不俗表現,相反一直未有亮點的陳郁仍然不溫不火,這也使他逐漸失去了“五虎上將”的頭銜。2006年湯姆斯杯賽,陳郁榜上無名!
對一名運動員來說,26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歲月,而陳郁被先后被兩撥師弟超越,其個中滋味完全可以用“郁悶”兩字來形容,陳郁走到了自己國手生涯的一個十字路口。面對挑戰,陳郁沒有退縮,他以一顆平常心面對現實,以一顆自信心迎接未來。
5月底,陳郁出征印尼、新加坡兩站公開賽。印尼賽,并沒有被人看好的陳郁第三輪大爆冷門,他連下兩局力擒近兩年相當活躍的馬來西亞名將李崇偉。半決賽面對連“超級丹”也很頭疼的印尼人陶菲克,陳郁與強大的對手戰滿三局,雖敗猶榮。新加坡賽,陳郁與丹麥名將蓋德在1/8決賽中狹路相逢,此役蓋德并沒有從陳郁身上占到多少便宜,決勝局僅以兩分險勝。
南洋兩站雖僅僅收獲一枚銅牌,卻賦予陳郁極大的自信,他第一次真正地發現,自己完全具有沖擊冠軍的實力。
正是這份自信,使陳郁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向前跨了一大步。雖然一周前的澳門公開賽發揮欠佳,止步于第二輪。但日漸成熟的陳郁再也不會困惑于一時之得失,而是輕裝出陣接踵而來的泰國公開賽。雖然這只是一項三星級賽事,雖然有不少亞歐強手缺陣,但他能連破李崇偉、波薩那、陳宏、陳金四道雄關笑到最后,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對陳郁來說,這枚姍姍來遲的國際公開賽金牌將是他“二次創業”的一塊跳板;對中國羽球來說,陳郁的“雄起”將使男單中堅實力層更為豐厚,也使中國男單將士更有信心迎接兩年后的北京奧運會。
(新浪體育 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