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周蜜在吉隆坡的出現引起國內媒體的廣泛猜測,甚至有人懷疑周蜜企圖更換國籍代表馬來西亞參加世界比賽。8月9日,周蜜發表公開聲明澄清謠言。國家隊主教練李永波也數次表態,評說周蜜風波。近日,周蜜的母親透露了她這次以旅游簽證去馬來西亞的實質目的:今年2月被國家隊清退后,周蜜一直處于失業狀態,她去馬來西亞就是看能否找個工作。
周媽媽透露,周蜜退役后,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惘。她很想讀書,但不知道學什么才好。她害怕自己基礎太差,畢不了業。除了膝蓋的老傷外,周蜜的頸椎、腰椎都出現傷病。周媽媽說,女兒想治好傷病,費用可能高達一兩百萬元。她已經27歲了,如果不趁自己還年輕,用自己的一技之長掙點錢,將來的生計都是個問題。所以,如果能夠在外面打球掙錢,對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周媽媽說,女兒從廣西領走了大約23萬元的補助費、安置費,宣布徹底退役。廣西乒羽中心起初不太同意,但后來覺得她留在隊里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就放走了她。“2月份被國家隊清退以后,她都沒有進行過訓練……”周媽媽說,女兒并不甘心就這樣退役。
周蜜這次去馬來西亞,一是向昔日恩師李矛學習,二是看看能否找個可以延續運動生涯的工作。迫使周蜜遠走他鄉討生活的根本原因,是國內羽毛球沒有職業化,隊員們退役之后難有出路。而目前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就是羽毛球職業化的堅決反對者。
沒有聯賽 球員叫苦
目前中國傳統的五個球類項目(足、排、籃、乒、羽)中,惟有羽毛球沒有聯賽。沒有聯賽的載體,羽毛球運動無法與市場接軌,羽毛球運動員的收入、空間與其他運動員相比,窄了許多。事實上,全國羽毛球聯賽在1999年就創立了,可惜只搞了3年便于2002年宣告終結。
俱樂部聯賽1999年創立后,從首屆的3支男隊,到第三屆的8支男隊、7支女隊,規模不斷壯大。然而贊助難尋一直困擾著羽協。資金不充裕,比賽場次一減再減,導致了球市的冷清和媒體宣傳的不到位。羽協哭訴贊助難尋,但不少商家予以了反擊,“日本、韓國都有羽毛球聯賽,惟獨我們搞不下去,我看是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某體育公司老總憤然地說。
作為乒羽中心副主任,李永波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搞聯賽,他認為隊員回各省、各俱樂部后管理就會亂套,聯賽開展后成績反而會越來越差。可是,國內乒乓球聯賽搞得熱火朝天,而成績并沒有變差。同樣是世界頂級選手,馬琳身價被抬到500萬元之巨,每月還可從俱樂部獲得數萬元的收入,而林丹只能希冀八一隊每月支付他的1500元工資和國家隊的獎金分成能準時到賬。一位現役廣東籍羽球國手說,他感覺到了乒羽的火冰兩重天,“沒有水,魚怎么活!”
羽毛球體制的困惑
周蜜出國風波,暫告一段落,但這不僅是一名球員被誤認為要更改國籍這么簡單。周蜜的出走,實際是退役之后的她在為自己的運動生涯找一個繼續的空間。李永波在5個月前,曾在成都公開炮轟過職業化和聯賽,但在金牌戰略下球員退役后如何謀生,卻是實實在在的困惑。
李永波的觀點是:如果國家隊隊員回到各自俱樂部參加聯賽,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訓練,也不方便對隊員們的管理。與其這樣相互傷害,我們還不如暫緩推出職業聯賽,保證國家隊的利益。這個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如果乒乓球不搞聯賽,估計孔令輝不會出酒后車禍,隊員們都會老實地在國家隊接受軍事化的管理。
但金牌戰略絕對不應該與職業化完全對立起來,羽毛球在各地的群眾基礎絕對可以比肩三大球及乒乓球。而職業化一個非常顯見的效果就是,能夠盡量發揮邊緣球員的作用,為更多的羽毛球工作者創造就業條件。像周蜜這樣在國家隊打不上球的實力派球員,依然會是某支俱樂部隊的臺柱子,暫時也不會為生計發愁而遠走他鄉。
周蜜這次投奔的是恩師李矛,而李永波和李矛的矛盾已是公開的秘密。按照目前國家隊的選材條件,周蜜已被排在清退之列。而以周蜜的功底,只要李矛稍加點撥即可恢復到巔峰狀態。即使能走這條路,周蜜也會在傷病的困擾下在殘酷的金牌戰略里繼續艱難前行——也許,對于傳統體制下的實力派運動員,這已經是很不錯的道路了。
(四川新聞網 舒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