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錯過了雅典奧運會、阿納海姆世錦賽之后,中國男單已喊出了要在馬德里羽毛球世錦賽上把冠軍拿回來的口號。當機會第三次來到“超級丹”面前時,林丹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輕松。他開始發現一些“規律”,比如世界冠軍的“酒字訣”。
每次大賽前,中國隊都會準備好慶功酒。2004年重奪湯杯之后,全隊將滿滿三瓶紅酒倒滿湯姆斯杯獎杯,大家一人一口隨著獎杯的傳遞,那份痛飲“湯杯”的喜悅也在每個人心中流淌。2005年奪回蘇杯,中國隊實現了同時擁有三座團體獎杯的壯舉,一瓶瓶“皇家禮炮”在北京首體盡情地潑灑,釋放出那一刻的豪情。慶功酒,成了中國隊每次出征必不可少的。
今年湯尤杯衛冕成功后,林丹就曾說:“湯杯拿完,我這左手沒拿球拍,光拿酒杯了。”世錦賽在即,這天訓練結束后,男單組聚在一起邊做放松邊聊天。躺在墊子上接受隊醫治療的林丹掰著手指開始數:“男單的孫俊、董炯,女雙的葛菲、顧俊,后來的龔睿那、周蜜,哪個世界冠軍的酒量不好啊?”大家似乎覺得有道理,有人附和道:“沒錯沒錯,尤其是葛菲、顧俊,打球天下無敵,喝酒那也是沒得說的,特別是顧俊從來不推托,而且很主動。”
酒品如球品,但凡打球瀟灑的,似乎喝酒也十分爽快。“有一天去丹麥打比賽,后來請喬納森喝酒,他非要問為什么請他喝,不問清楚就是不喝。不喝,我們自己喝。”有隊員說。林丹繼續說,“韓國的金東文,比賽時候根本用不著訓練,每天晚上喝酒。雅典奧運會,陶菲克不是就從第一天喝到最后一天?”聊到這,好像有成績和酒量成正比的意思,隊醫打斷他說,“天才們要是滴酒不沾,就更能拿冠軍了!”“什么呀,在雅典我一口酒沒喝,結果第一輪就被淘汰了!”林丹自嘲。隊友們早笑得前仰后合。見一旁埋頭苦練的鮑春來并不搭腔,林丹便拿他尋開心:“小鮑!這次在韓國能奪冠,你肯定喝了不少吧!”讓鮑春來一頭霧水。
玩笑不能當真。總教練李永波就說,“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是中國隊比較看重的團體大賽。單項賽上我們一般不會事先準備慶功酒。”李永波自己酒量就不差,說起手下的這幫愛將的酒量,李永波想了想說,“要他們喝,都還挺能喝,但酒量不行。”
(東方體育日報 鄒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