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由中國羽毛球協會、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聯合主辦的專業羽毛球雜志《羽毛球》創刊,以下是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在雜志上的專欄文章:
從5月的湯尤杯賽結束到晉江集訓前,兩個月的時間里,國家隊的隊員一直在參加比賽,包括全國錦標賽以及東南亞等幾站公開賽,基本沒有時間進行系統訓練。在比賽中,隊員明顯表現出疲勞狀態,能力下降很多。因此,在晉江的集訓,我們主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便是隊員的訓練基礎。我們要通過四十天的集訓,讓隊員在場上的奔跑能力、精力等各方面盡快恢復,這樣對完成世錦賽任務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解決好存在的問題
晉江集訓的重點安排,各個單項組的情況不一樣。通過前面幾站公開賽,我們的教練組和隊員自身都意識到了訓練基礎的重要性。集訓期間,每個組有每個組的任務,最重要的是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
對男單、男雙以及混雙三組來說,只要把能力恢復過來,在技戰術組合上更具針對性,包括我們對對手的分析等,按照過去的基本方式進行就可以。
至于女單和女雙,面臨的問題更嚴峻一些。這兩個項目是我們的金牌項目,大家期望值很高,在比賽中是不能輸的。但是,在最近幾場比賽中,她們卻暴露出一些問題,所以她們的集訓重點是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相對而言,針對性會更強一些。如女單組,張寧和謝杏芳要考慮如何保持好自己的狀態,如何使自己的自信心重新恢復到最佳時期。我們的女雙近期受到韓國的李敬元/李孝貞的沖擊,集訓期間,她們要力求把這個對手研究得更透、更細,制定出有效的致勝辦法,并在訓練中落實,她們的針對性要比其他幾個組更突出。
女單:老將要保持 新人需提高
在澳門公開賽上,我們的女單無一人進入四強,遭遇了近十年來最慘痛的失敗。這說明我們在客觀上存在缺乏訓練基礎、比賽贏得多,思想有所麻痹等問題,但我們還要找主觀因素,這才是最重要的。澳門公開賽的失利,說明我們在日常管理、訓練的主導思想以及訓練方法和手段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我們的隊員在比賽場上表現不盡人意。
女單現在有兩個主要任務,一是如何把張寧和謝杏芳的狀態調整得比較好,然后針對她們采取更有效的訓練方式,使她們在自信心、技術和戰術意識上都能保持良好水平。二是要讓朱琳、蔣燕皎、王琳、盧蘭以及陳莉等小將再提高一步,向張寧和謝杏芳靠近。只有讓這7個人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才能保證我們在世錦賽、亞運會、明年的比賽以及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
請出湯仙虎 加強女單教練力量
自王俊杰調整回省隊后,一隊女單組一直只有唐學華一個教練負責。唐學華帶女單組將近10年,確實培養出了很多人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單的訓練需要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和更細致的工作。
2008年奧運會,女單是必拿的金牌,這一點不能有任何的疏忽。為此,我要加強女單教練組的工作,所以請出經驗豐富,工作能力比較強的湯仙虎,幫助女單組盡快解決存在的問題。
湯仙虎教練有幾十年的執教經驗。他的表達方式也與其他教練不一樣,他很細心,而他最好的一點是能夠把訓練和比賽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是女單組目前最需要的。
女雙的主要問題出在自身
對于女雙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我也跟教練組探討了一段時間。我認為,問題主要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我們的隊員前段時間有些放松,自我要求也不太高。
我們現在有高崚/黃穗、楊維/張潔雯、杜婧/于洋、魏軼力/張亞雯、張丹/趙婷婷五對女雙處于世界前六名的水平,而韓國的李敬元/李孝貞過去一直是一對很強的女雙,之所以沒有拿到更好的成績,是因為過去的兩、三年里,我們始終把她們作為最主要的對手來研究,我們的訓練意識、戰術安排以及拆對重組等等,都是針對她們。由于知己知彼,我們幾對選手過去一直壓著她們打。但是這一年多以來,我們贏得太多了,女雙也沒有什么對手,基本是自己相爭,漸漸也就忽略了對對手的鉆研。尤其采用21分制給很多選手提供了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好好地研究對手,給了對手可乘之機。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意識到這些問題,從現在開始,在21分新賽制的情況下重新認真研究她們,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我們女雙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在這次集訓中,女雙組會在訓練上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對老隊員也會有新的要求。
世錦賽給了林丹更多機會
林丹在去年世錦賽上打進了決賽,其實發揮并不差,僅僅是決賽對陶菲克的那場表現不太理想。從他整個的比賽來看,我覺得世錦賽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因為從去年開始,世錦賽是一年一屆了。
對林丹來說,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如何把訓練搞好,如何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如果這四十天的訓練能夠很好地保證,不出現什么意外以及傷病問題,我相信他是今年世錦賽最大的奪冠熱門。
通過雅典奧運會的失敗和去年世錦賽的經驗教訓,林丹成熟了許多,也明白了如何更好地與教練員溝通。我想這四十天,他能夠打下一個扎扎實實的訓練基礎,這對他也很重要。
世錦賽一定會比去年好
說到今年世錦賽我們的目標,我認為我們一定要比去年好,因為我的觀點就是每一個比賽成績一定要超過以前。
今年,我們成功地蟬聯了湯尤兩杯,所以世錦賽我也要比上屆好,包括亞運會也是。從目前隊伍的狀況看,我對此很有信心。
現在,國際羽聯限制世錦賽各單項各隊最多只可有四人,這對中國隊的影響是最大的,以前我們經常有8個女單能參賽。但是對于這種規則的制定,我們也沒辦法。而且從現在來看,國際羽聯推出的21分制對中國隊的沖擊還是很大的,我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備戰,而無其他選擇。
在世錦賽上,我們的奪金重任仍然要集中在主力陣容身上。男單這次有四人參賽,應該說參賽人數是各隊最多的,但可惜的是剛剛奪得泰國公開賽冠軍的陳郁這次沒有拿到參賽資格。女單相對差一點,只有三人夠資格,這在一這程度上也暴露出我們女單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他三項都比較正常,女雙也是四對,國際羽聯也同意了魏軼力/張亞雯這對新組合參賽,這樣,我們女雙的整體實力會更強一些。
周蜜一事之前我并不了解
前段時間,媒體一直給我打電話,詢問有關周蜜的事。對于周蜜去馬來西亞的事,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
我記得在兩個月前,聽說周蜜有到國外學習或是再打打球的想法,我跟她通過一次電話。我對她說,如果你還想打球,國家隊隨時可以幫助你,幫你安排,幫你聯系。如果要學習,需要我幫忙我也會幫忙。但是,一定要慎重一點,選擇對你今后發展有利的東西來學。她也跟我表示,她主要是想學學文化,充實一下自己。
以我這么多年對周蜜的了解,我覺得她還是一個很懂事的隊員。當初,為了2008年奧運會以及更長遠的發展,讓她離開了國家隊,因為她的傷病已經不能堅持訓練。既然離開了國家隊,她就很自由,有選擇做自己的事的權力,國家隊也不可能更多地去干涉她。但我個人認為,周蜜能夠成為世界冠軍是國家培養的。雖然她今后選擇哪一條路去發展,我們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我希望她不要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只要不違背這個大原則,我會支持她。
至于她是否有可能代表其他國家打球,我想應該不會。她如果想轉換一下身份去打一些公開賽等,我認為以她的傷病、年齡和身體情況,也沒有必要再去做這樣的選擇。現在的一些說法大多是媒體的猜測和炒作,應該不是周蜜的本意。
另外,如果周蜜想代表其他國家比賽,無論是中國羽協還是國際羽聯、國際奧委會都有相關規定限制。中國羽協的規定是國家隊隊員只能在27歲以后才可出去打球;國際羽聯則規定一名選手唯有退出國家隊兩年之后才能代表其他俱樂部參賽;而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更加嚴格的。
至于給其他隊的選手當陪練,如果周蜜真的采取了這樣的方式,雖然我不希望看到我們培養出來的世界冠軍選擇為別人服務,但我可以接受,而且對中國隊也不會有太大影響。我們有很多人才和很多優秀的教練,我們既然能培養出那么多的冠軍,我們也就不擔心出現這樣的問題。
對于羽毛球,這么多年好象沒有太多的炒作點,所以有了周蜜這么一件事,大家很感興趣。但是,我認為無論是周蜜還是國家隊以及羽毛球界,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炒作。我希望媒體在事實基本確定后再進行報道,現在的一些報道或是斷章取義或是無中生有,這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對周蜜不負責任,也沒有好處。
(《羽毛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