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錦賽,我沒有白輸
只有很全面了,該是你的才會是你的
我的目標肯定不會變,還是世錦賽男單冠軍
我現在所做的努力就是為了超越,超過他,才能證明自己是最強的
在最新一期的國際羽聯排名中,林丹又是穩坐男子單打的頭把交椅。對于林丹來說,這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能夠在兩年的時間內牢牢占據世界NO.1的位置,在國際羽聯的排名史上,他還是第一個。這位在各種公開賽和團體賽中所向披靡的“超級丹”,唯獨缺少一塊最能證明自己的世錦賽男子單打金牌。
9月,西班牙馬德里,世錦賽的冠軍似乎已經向林丹招手。否抓住這次機會,報上屆世錦賽慘敗陶菲克的一劍之仇,上演一出完美的王子復仇記?
林丹準備好了嗎? 在晉江40天集訓期間,林丹和記者有了這樣一次談話。
前兩次世錦賽:雖然遺憾,但是值得
記者:這將是你第三次參加世錦賽,你是否還記得前兩次自己參賽時的心情和感受?
林丹:2003年是我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當時上半年的狀態不是很好,但是由于賽前在日本公開賽中打入了決賽,所以還是充滿了信心的。在32進16的比賽中,遭遇了隊友夏渲澤,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最終很遺憾地告別了第一次的世錦賽。第二次,也就是2005年美國世錦賽,我打進決賽,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是在決賽中的發揮不是很理想,差距比較大的輸給了陶菲克,也是非常遺憾和冠軍擦肩而過。
記者:去年世錦賽前,媒體給予你很高期望,但是在和陶菲克的決賽中,你兩局總共只拿到10分,賽后是不是感受到一些落差和壓力?
林丹:我當時就想,如果這個場地沒有風的話,我相信自己是可以戰勝陶菲克的。在沒有風的情況下,他實力沒我強,但就是這樣他能夠贏球,這是我欠缺的地方。這樣輸掉比賽,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壓力的,畢竟喜歡你支持你的人很多,他們都希望你奪冠。在決賽中,我只得到10分,很多球迷不能接受,我自己也覺得還沒盡到自己的全力就輸掉了,是很遺憾。
記者:當時風向的影響是怎樣的?以后應該如何去適應場上風向的變化呢?
林丹:那是一個冰球館,空調開得很大,所以有很多球我們沒辦法拉開打。在有風的時候我的特點發揮不出來,很多球都失誤了,而陶菲克正是抓住這一點。我那場球打得相當被動,而且打到后面信心越打越差。在那種情況下,拿冠軍必須要有平時在沒風的場地上一樣的能力,所以那場球輸了也正常。因為我當時還不具備這種能力,而陶菲克已經很適應這樣的環境了。我覺得之所以這么多國外運動員在這一年來和我們能夠對抗,就是他們在有風的時候控制能力比我們強,而我們的隊員通常是在很好條件下才能發揮出來。通過世錦賽的教訓,對我啟發很大,所以在訓練中,會盡可能適應有風的場地,盡可能讓自己技戰術全面起來。
記者:美國世錦賽的失利,是不是也促使你思考了很多東西,反倒增加了成熟的速度?
林丹:的確是這樣,因為如果你拿了冠軍,可能不會暴露你的問題,自己也意識不到。雖然輸了以后大家都覺得很遺憾,但是如果能在這其中找到一些東西,我認為還是值得的,至少是沒有白輸,所以我希望通過前兩次的經驗教訓,在這次世錦賽上能夠發揮得更好一些。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卷。
40天備戰:關鍵在于心態的調整
記者:通過這一年的時間,你的心態是不是越來越成熟平和了?
林丹:對。對于我來講,現在的位置和剛出道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只有盡可能讓自己以正常的心態來面對,但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關注你的人很多,給你的希望也很多,自然而然壓力就會更大,我希望能夠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平時在訓練中不要太多地去想球,如果每天讓我不停地去想球,不僅會很辛苦,也會鉆到牛角尖里。我希望自己上了場就全力以赴,下了場就好好放松,讓自己更好地投入訓練中。
記者:那么今年的備戰,你覺得自己的心態是不是會比去年好一些?
林丹:信心的確是更強一些。如果說心態的話,因為我還沒有拿世錦賽冠軍,所以可能在比賽當中某些環節還會出現一些急躁的情緒,這種急躁可能來自于我很想拿這個冠軍,但我會在比賽中盡可能地把這種心態控制好,在比賽中盡可能讓犯錯誤的時間縮短一些,這樣奪取最后勝利的機會也會大一些。
記者:你以往比賽中犯錯是不是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太追求完美造成的?
林丹:這是中國羽毛球隊、特別是男子單打的一個通病,平時大家練得非常好,整體實力非常強,就因為這樣,我們一到比賽場上,就非常想表現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實這樣一點都沒有錯,但是往往在大賽中,一旦對手與自己抗衡,甚至比自己發揮更出色的時候,往往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壓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誤或者是心態上的變化,很可能就把這場球輸掉了,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所以我希望還是通過自己比較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場比賽。
記者:所以在晉江這40天的集訓,調整好心態將是你的主要任務之一吧。
林丹:對,這是首要的。我希望通過這40天的訓練,把心態調整到比較平穩、成熟的階段,這對我在大賽中的發揮是有利的。而第二點才是保證訓練基礎,積累訓練能力,在世錦賽中,尤其是打到后面比較艱苦的時候,能力的積累就會顯現了。
記者:今年的世錦賽和去年有很多相同之處,馬德里你們誰也沒去過,在場館這方面,你怎么來準備呢?
林丹:對于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來講,要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其實環境對每個選手來說都是同等的。我希望自己做一個全面的運動員,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去適應,在最困難的情況下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雖然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我必須朝這個目標去努力。如果總像我之前那樣,在條件合適的球館才能打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是不夠的。所以我在平時就要不斷去鍛煉自己,總有一天自己會很全面,只有很全面了,有很強的實力了,該是你的才會是你的。
馬德里世錦賽:需要一個金牌
記者:你已經保持很長時間的世界排名第一了,對于排名,你自己是否會關注?
林丹:其實我很想去關注,這個世界第一,至少是對自己這一段時間、這一年的肯定,證明自己發揮得很穩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排名第一并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優勢,相反壓力更大。因為每個對手碰到你,都會很想去贏你,這樣無形中,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難度會比較大。所以,排名第一也好,第二也罷,關鍵是手上要有分量比較重的金牌。
記者:那么這次世錦賽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個契機,拿一個冠軍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林丹:我一直不否認自己的實力,但是我需要一個世錦賽的金牌,所以我會全力以赴地比賽。
記者:這次世錦賽的對手除了李崇偉、陶菲克,像皮特·蓋德這樣的老將對你來說是不是依然具有挑戰性?
林丹:對,像李崇偉、皮特·蓋德,他們也不是世錦賽冠軍,肯定也在全力以赴地積極備戰,想在世錦賽上取得最好成績。當然,每個隊員都是一樣的,我肯定也是全力以赴,不管怎樣,我的目標肯定不會變,還是世界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
記者:那么陶菲克呢?在你們曾經的6次交手中,戰績是3比3,他在你眼里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鑒學習?
林丹:首先他是一個會打比賽的運動員,他打比賽時相對聰明一些,由于他出道比較早,經驗會比一般運動員老到一點。另外,就男子單打而言,他的技術相對比較全面。當然,他有些能力也不如皮特·蓋德、李崇偉,但是他的大賽調整能力比一般運動員要強。
記者:去年決賽飲恨之后,今年是否會把陶菲克視為你世錦賽奪冠的最大障礙?
林丹:對我來講,在新規則的制定下,不可能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對手上,因為這樣風險太大。澳門公開賽的時候,我雖然贏了,但幾乎每場球都打得很激烈,再說還有我們的女單,那次也是在同一天全部意外出局,這說明在新的21分制下,任何對手和中國選手對抗,都有一定機會。事實上,自實行21分以來,很多國外的選手都感覺現在他們并不比我們差太多。因此,今年的世錦賽,面對任何一個對手,我都要全力以赴,一場一場地打。當然,我希望決賽中能夠遇到陶菲克,最終戰勝他,報去年世錦賽的一劍之仇。
記者:去年你就夢想和謝杏芳一起雙雙拿世界冠軍,今年同樣有這個機會,那么是否能把這個夢圓了?
林丹:還是希望我和她每一場都能好好地去打。去年世錦賽,她的冠軍拿得也不是很順利,每一場球都打得很艱苦。對我們來說,每拿一次冠軍都是很難的,都要付出很多,所以我和她會在晉江這段時間全力以赴,同時在馬德里認真打每場球。
記者:如果這次奪冠,是不是還會以軍禮的方式來慶祝呢?
林丹:應該是的,因為這已經成為我比較習慣的表達方式了。作為軍人,我希望自己通過行軍禮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一名解放軍的運動員。
最終目標:超越歷史,證明自己是最強
記者:6月在馬來西亞公開賽決賽中,你在20比13領先的情況下,竟然被李崇偉以23比21反超,這場幾乎不可能輸掉的比賽是不是也是由于21分制的影響?
林丹:當時輸了之后確實比較窩火,自己到20分的時候,沒有想很多,就覺得這場比賽肯定贏了,但就是在這種心態下思想有些麻痹。對手連追幾分后,自己還是比較松,再丟一兩分時候,意識到要抓緊,但這種緊又很難一下回到針鋒相對的狀態,反而讓自己有點緊張。李崇偉那段時間也確實打得比較好,我的一些撲球也是很意外的出界,這幾個球把我的心態打得非常著急,有些慌,直接導致了自己的輸球。確實21分對于每個人來講,偶然性很大,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會發生,你覺得會很難的又會變得很容易。
記者:21分制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自己哪方面需要調整適應?
林丹:首先是心理承受能力,21分比15分要求速度更快,壓力更大,因此在21分制下,還需要發展一些新的技術,這點是很重要的。如果還只是按照原來15分的風格、技術來應對,不能滿足現在的21分。那么,我第一希望自己在新規則下有一個很好的承受能力,第二希望自己還是把心態放平和,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目標發展。
記者:你說的這個目標是什么?
林丹:世錦賽和奧運會雙料冠軍。
記者:現在的世界羽壇中,男單只有陶菲克是雙冠王,而你作為世界排名第一,外界難免會拿你們兩人進行一番比較,對此你怎么看?
林丹:其實,我現在所做的努力就是為了超越他以前創造的歷史,包括世錦賽冠軍、奧運會冠軍。我希望在自己還有機會的情況下,去不斷超越他。我覺得贏他一次兩次不能證明什么,畢竟他手上已經有世錦賽、奧運會的冠軍,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拿到這兩個頭銜。我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的,同時我也對自己充滿信心,如果能夠超過他,才能證明自己是最強的。
采訪手記:還原一個真實的林丹
在采訪林丹前,就有同行給我打過預防針:“林丹不是那么好采的,你看他球場上的霸氣就能夠猜到他是那種比較難配合的采訪對象。”我匆匆吃罷晚飯,抱著厚厚一摞事先做好的功課、懷著忐忑的心情,按照約好的采訪時間敲開了林丹的房門。
“林丹還沒有回來呢,不知道去哪了。”與他同屋的游昊對我說。
5分鐘、10分鐘、半小時……時間伴隨著空氣中僅有的一絲水蒸氣慢慢逝去。一個短信發過去,沒有回應,一通電話打過去,還是沒有回應。我不免回想起同行的提醒,難道大牌注定就是要遲到的嗎?
樓梯處,一個豎著頭發、背著球包的身影走了過來:“都已經來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接連兩聲不好意思徹底打消了我心底的不安。“那咱們就開始吧。”林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說。“你還是先洗個澡吧,這么熱的天。”同行的記者都在提議。“沒關系,不洗了,我本來以為訓練5點多就結束了,結果訓練完技術后又去練力量了,一直到這會兒。”林丹喘了喘粗氣。
林丹在沙發邊順勢而坐,中央電視臺的攝像認為背景太單調,建議林丹把球包靠在墻上,誰知林丹擠了擠眉毛,打趣道:“不是吧?這也太假了,我可沒有這么敬業哦。”“對了,這個要趕快收起來,否則教練看見會沒收的,那我這唯一的業余樂趣都沒有了。”林丹眼疾手快的把自己銀灰色的DVD播放器藏了起來。提及最近看的片子,林丹想了一下:“前段時間一直在看《馬大帥》呢。”
采訪進行得異常順利,每一個問題林丹都是娓娓道來,根本不需要更多地啟發引導。采訪結束了,林丹習慣性地捋了捋自己的頭發。當記者說他頭發有些長的時候,林丹搖搖頭:“我還是回北京到固定的地方再剪。”看來,這位羽壇帥哥還不是一般地注意形象。
臨出門的時候,林丹聽記者們說第二天還有力量訓練,一臉痛苦的表示一定要休息一下,畢竟晚上還要打中日對抗賽。可是,第二天在力量房里,我還是看到了林丹揮汗如雨的身影……
(《羽毛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