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著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愿望……”這樣簡單平常的生活,對于張寧和于洋來說,只能是一種奢望;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像所有恩愛的夫妻一樣,張寧和于洋也向往這樣的幸福;
也許在外人眼里,張寧是耀眼的奧運冠軍,可是在丈夫于洋眼中,張寧只是他的妻子,一個能夠陪伴他一起慢慢變老的另一半……
于洋眼里的張寧
“只要她愿意,我會一直支持她打下去。”
一個是奧運冠軍,一個是國家二隊男雙主教練,2001年領了結婚證,可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張寧和于洋才舉辦了婚禮。然而,這對羽壇伉儷即將開始的幸福生活卻又因為張寧一句“我還要打2008”又一次變成了夢中的期待。
在奪得奧運冠軍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張寧第一次公開表明自己要繼續(xù)打球的愿望。雖然于洋此前并不知情,但是細心的他還是洞穿了張寧的心思:“我也是運動員出身,所以會比較體會她的想法。如果因為自己拿了冠軍就功成身退的話,總有一天她會后悔的。所以,只要她愿意,只要她的身體條件還允許,我會一直支持她打下去的。”
球迷自然都希望張寧在2008年能夠成功衛(wèi)冕,但是于洋對此卻看得很淡,他笑著說:“拿到金牌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況且還是奧運會,但是作為我來說,從不奢望她能夠像外界期望的那樣衛(wèi)冕。對我而言,只要看到她參加就滿足了。”
“看著她每次做治療,我真的很心疼。”
繼續(xù)打球,對于31歲的張寧來說需要付出比年輕球員更多的努力,傷病和恢復成為她要攻克的兩大難關。由于年齡偏大,張寧在訓練比賽之后的肌肉反應就比年輕球員強烈得多,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恢復和放松。加之多年來的傷病,每次訓練完躺在醫(yī)務室里,張寧總會收起自己標志性的大笑,默默忍受著傷病帶來的痛苦。
雖然堅強的張寧在丈夫于洋面前也從不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但這一切,于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張寧是很要強的,她從來不對我說她訓練有多累,治療有多疼,但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以前她治療的時候,我每次都會去醫(yī)務室陪著她,她經(jīng)常會因為疼痛哭出聲來,我看著心里真的很難受、很心疼。所以現(xiàn)在我寧愿去場地或者門口等她,也不愿意看著她接受治療了,因為我一點忙都幫不上,不能為她減輕一點痛苦,心里真的很不平衡、很煎熬。”
“我們倆在一起的時候,話題很少涉及羽毛球”
盡管同在國家隊,但是于洋說他們兩個人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一年加起來只有一兩個月。張寧經(jīng)常出去比賽和集訓,而于洋也經(jīng)常帶二隊到各地打比賽。即便都在北京,由于訓練時間不同,張寧和于洋每天也只能借午飯時間和晚上睡覺前僅有的一點空閑來過屬于他們的“二人世界”。
當張寧和于洋兩人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就會單純地回歸到妻子和丈夫的角色中,這時候,他們的世界里沒有羽毛球,有的只是夫妻間的輕松自在。于洋說他從來不在張寧訓練比賽之后還和她談有關羽毛球的話題:“張寧這個年紀的運動員已經(jīng)是相當成熟的了,她很清楚自己該做什么,況且我們兩個專業(yè)項目不同,所以在一起的時候,也就和其他夫妻一樣,拉拉家長里短什么的,這樣也能幫助她不去想訓練比賽,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最近,張寧和于洋談到最多的就是“買房”這個話題,于洋解釋道:“我們也不年輕了,而且張寧說不準什么時候就退下來了,還是要有個自己的房子才像個家。不過我們看房也比較受局限,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要早出晚歸,所以得找離訓練局比較近的地方,但是這些地方的房價又特別高,至少都是一萬一平米的,所以還是慢慢看慢慢找吧。”
談及另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孩子”時,于洋說:“可能是因為女人的天性吧,張寧特別喜歡小孩,她弟弟有一個孩子,她就成天叨叨,喜歡的不得了。”那什么時候才能有他們自己愛情的結晶呢?于洋很開心地笑道:“我倆初算了一下,打完2008,要孩子最早也是2010年的事了。”
(《羽毛球》雜志 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