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州結束的中國公開賽,我們最終拿到了四項冠軍,只丟了一個男雙金牌,成績應該是不錯的。因為,隊員們打完世錦賽后很辛苦,緊接著又去了日本公開賽,然后就到了廣州。連續打幾站比賽,隊員的狀態和體能都受到影響,能夠打出這樣的水平,說明我們有很好的訓練基礎,隊員們也很敬業,對待每一場比賽都很投入,很認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國外一些高手這次沒有來,如男單的皮特·蓋特、李宗偉和李炫一等,男雙方面,印尼和韓國的一些優秀選手也未來,因此這次比賽的參考價值不如世錦賽和日本公開賽。
在這次比賽中,中國隊的整體收獲比較大,尤其是鮑春來在半決賽中戰勝了林丹,對我們的男單來講是件好事情。這場球,林丹輸在自己身上,而鮑春來贏也贏在自己,尤其第二局林丹17比10領先的時候,林丹松了一口氣,而鮑春來在落后的時候卻沒有放棄,能夠一分一分咬回來,與他以往的表現相比,這是很大的進步。而對所有隊員來說,這場比賽也再次說明,打21分哪怕是有機會贏,也不能松,這些都是經驗。
這次比賽,我們的男單包攬了四強,這說明我們男單組現在的這幾名隊員正逐漸走向成熟,對21分的理解和把握都上了一個臺階。當然,幾個主要對手沒有來,也給了我們機會。相形之下,女單這次雖然拿了冠軍,但美中不足的是10余人參賽,最終僅老將張寧一人進入四強。
究其原因,客觀上講,一是部分隊員出現傷病,如朱琳在日本公開賽時腳受傷,在這次比賽中又拉傷了大腿,不得不在與王晨一戰前棄權;盧蘭也是有傷在身,影響了水平的發揮。二是我們的很多隊員過早地自家相爭,如蔣燕皎、謝杏芳等都是輸給自己人。三是年輕隊員心態還不夠穩定,在關鍵場次中發揮失常,這一點在小將王儀涵身上體現得最明顯。這次比賽,王儀涵先是戰勝了謝杏芳,那場球她打得很漂亮,但是接下來對日本的森香一戰,卻由于心理壓力過大,發揮大失水準。其實,她的這種表現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我知道目前她的抗壓能力有待加強,所以在比賽前有意想給她增加些壓力,考驗一下她的承受能力。雖然我們之前已經決定讓她去打世界杯賽,但在她上場前,我故意對她說,如果贏了森香,就讓你去世界杯賽,如果輸了,世界杯就沒機會了。賽后,她也承認輸球主要是因為覺得這場比賽事關自己能否去世界杯,突然感覺壓力太大。從某種角度上講,王儀涵輸球我也有一定責任,但我認為,像她這樣的年輕選手需要這樣的經歷和鍛煉,我希望她能夠認真總結這次比賽,吸取教訓,在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是,就女單目前的整體情況看,我們最大的隱患是水平不夠整齊,打法比較單一,在訓練中無法很好地鍛煉應對與應變能力,這也是我們這段時間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我認為,今后,我們女單在選材上要改變思路。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女單在選材上過度注重了身高,而忘記了我們過去優勢的步法、跑動和多拍能力,僅強調了進攻的威脅性。就女單現在的發展來看,具備多拍能力比具備殺傷力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從少年隊開始,到青年隊以及二隊,包括各省市隊都要做出一些改變。我們會在今年底的備戰2008年奧運會研討會上與各省市隊交流這一問題。現在,我們女單的現狀是除了張寧和謝杏芳,其他年輕隊員還需要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這次中國公開賽上,我們的四對混雙組合包攬四強,其中有兩對是新組合,這對我們備戰2008年奧運會混雙項目是一件好事。事實上,從雅典奧運會回來后,我們就開始著手準備打造混雙新組合,當時我們提出一個目標,為了更好地完成2008年奧運會混雙的任務,我們要組成7對混雙,新老結合,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不斷變換配手,來尋找在節奏和打法上最合適的組合。今年底,我們就要確定誰跟誰配,因為從明年5月1日開始就要進入奧運積分周期。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對混雙配對已基本心中有數,這其中不排除老隊員可能要退出競爭,也不排除更多的年輕隊員會走到一線。但是,我們還是會本著競技體育的基本規律,誰的能力強誰將承擔2008年奧運會的任務。
與混雙的情況一樣,對于男雙,我們也在不斷替換配對,希望能夠在2008年奧運會時有幾對組合沖擊男雙這個項目。就目前的情況看,蔡赟/付海峰已經成熟、突尖,我們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組合好第二對、第三對,畢竟奧運會我們還要爭取更多的參賽名額,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要有四到五對男雙投入到明年5月開始的奧運積分賽。前一階段,我們不斷交叉配對,就是為了考察誰跟誰配更合適。現在來看,男雙已基本確定,除了蔡赟/付海峰,然后就是鄭波與郭振東,因為他們兩人的節奏和打法互補以及技術配合更合適一些。第三對應是沈燁/何漢斌這對年輕選手,從一系列比賽看,他們具備了很強的沖擊能力,而且打法、速度以及對21分的理解都比較突出。剩下的就是徐晨、張偉和夏煊澤,這三個人如何配,要等到世界杯結束后我們重新研究,但這三個人中肯定要組成一對,這樣我們基本就有四對,再加上張軍和謝中博這兩名主攻混雙的選手也可組合在一起,一隊男雙有五對就基本成形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夏煊澤這次中國公開賽與徐晨配對男雙,應該說他的表現起碼沒讓我失望。當初,讓夏煊澤從男單轉到男雙,主要是認為他具備這樣的條件,但因為無論是技術還是意識、站位、配合等,他都需要一個轉換過程,所以我們當時給他定的是半年時間不參加比賽,就在家里進行轉換訓練。如果半年后,他參加比賽還行,那我們就固定下來沖擊奧運會,如果轉型不成功,那就讓他退下來做教練。這次比賽他跟徐晨配,我認為還是看到了一線希望,盡管說他在細節上還不夠,但雙打的基本東西已經有了,理解轉換得還可以,剩下的就是看后面他能否更好加強雙打的技術和戰術。他現在也是作為男雙的一個梯隊,起碼我可以考慮他到年底之前不用退下來做教練,還可以為奧運會努力一下。
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亞運會的參賽名單,可以說,這份名單的確定讓我們費了不少腦筋。這次亞運會跟以往不同,亞奧理事會這次只給各隊八男八女的參賽名額,從團體到單項都要從這八男八女中產生,這對中國隊非常不利。以往,我們在團體比賽中可以報四個單打、五個雙打,但這次在八人名單中我們還要兼顧到混雙,因此單打只能報三人,沒有替補,這就意味著如果這三人中有一人出現問題,我們的團體賽就要少一人。在這次女隊的陣容中,我們選擇了朱琳和于洋/杜婧這三名小將,這主要是希望多給她們在大賽中鍛煉的機會,為備戰2008年奧運會做準備。
在世界杯賽結束后,我們將返回北京進入到亞運會的備戰中。由于這段時間隊伍一直在比賽,很長時間沒有正常訓練,隊員需要調整恢復。加上亞運會前還有一個全國錦標賽,而11月29日我們將奔赴卡塔爾,亞運會前的備戰時間前前后后加起來也只有十多天,因此不易再將全隊拉到其它地方進行封閉訓練。我們已決定亞運會前仍然留在北京訓練,但考慮到提早適應比賽場館的問題,我們可能會跟排球隊協調一下,在他們出外比賽的時候,利用他們的館布置三片場地,進行摸擬訓練。
(《羽毛球》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