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林丹,又是陶菲克。一切都水到渠成,最有資格決戰亞洲霸主的兩個人,如約站在了一起,仿佛那天生就是屬于他們的位置,盡管林丹輸掉了兩人2006年對決中最關鍵的一役,將亞運男單的金牌拱手讓給陶菲克,但這并非是最終的結果,今后,他們還將在無數比賽中相遇……
2006年林丹和陶菲克在公開賽中的幾次相遇,更像是鬧劇,雖然最終還是以中國的超級丹全面占據上風收尾,但陶菲克卻無處不顯示出他的“小陰謀”。
方法一:過嘴癮——“團體賽輸球不算輸”
每次對陣林丹前,陶菲克總要鬧出點“動靜”,以示自己賽前的信心,但輸掉比賽后,陶菲克也是一臉不服氣地過夠嘴癮,這就是“我即便不能戰勝你,也要讓你贏得不舒服”。
2006年5月湯姆斯杯,林丹與陶菲克在半決賽相遇使得湯姆斯杯的決戰提前上演,中國隊主帥李永波早已將這場比賽定義為“真正的較量”。而比賽結果是林丹以21比16,21比8直落兩局擊敗陶菲克。
陶菲克賽后十分不服氣:“如果想報仇,那就等到馬德里世錦賽再見!我此役雖然輸給了林丹,但這可是團體賽,并不代表我們隊會輸。如果是在單項賽上,我輸給他那才算他厲害!
聽到陶菲克的“挑戰”,林丹正面回應:“不管是團體還是單項,也不管比賽的星級是低還是高,我只要能贏球就行。我會珍惜每一次與陶菲克比賽的機會,而且會盡力戰勝他!”
2006年10月日本公開賽決賽中,陶菲克1比2再次不敵林丹。
對于自己的“故伎重演”,陶菲克沒有表示出任何的心虛,反而振振有辭:“我自己放棄了第三局,沒什么好打的。林丹沒有戰勝我!
“陶菲克看起來已經放棄了,當我在決勝局中奠定領先優勢之后。我在精神方面壓垮了他。”林丹賽后這樣表示,對于對手的行為,林丹有些見怪不怪。
方法二 三十六計走為上——“避開林丹?我會這樣嗎?”
打不過就跑,三十六計走為上,這一向是兵家常用的法則。在今年的七次交鋒中,陶菲克兩次“臨陣脫逃”。
2006年8月香港公開賽1/4決賽在林丹先贏一局后,在第二局中,由于不滿裁判判罰,陶菲克憤然退賽,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退賽之時他還走到中國教練席旁和李永波等人一一握手。
“理虧”的陶菲克沒有對自己的行為和對手過多評論,只是甩下一句:“我現在不想提這件事,我要去玩”,便匆匆離開賽場。面對陶菲克有失身份的輕率舉動,林丹的回應十分得體:“場上運動員無論如何還是應該服從裁判的判罰。如果換成我,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很意外他會因此棄權,畢竟比賽才剛剛開始,這也不是賽點!
而在2006年10月底的羽毛球世界杯。1/4決賽陶菲克在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闖入四強后的對手就是林丹,然而陶菲克最終還是沒為觀眾進行這場“表演”,他以腰傷復發為由,退出比賽,林丹直接晉級決賽,最后奪取冠軍。
面對記者的詢問,陶菲克否認自己畏懼林丹,只是表示:“馬上就是亞運會了,我不想冒險。避開林丹?你覺得我會這樣做嗎?”
對此,林丹也十分無奈:“其實我很想與他對決,但是陶菲克很聰明,他不想在大賽之前與我交手,因為他輸球會影響心態,所以我明白他棄權的戰術意圖!
方法三:讓對手放松警惕——“輸球讓我知道如何對付林丹”
在充分了解林丹的脾氣后,陶菲克在心理上刺激對手,從而在關鍵的一場比賽匯總贏得勝利。
近一年,林丹同印尼羽球名將陶菲克多次上演巔峰對決,雖然說兩人每次在賽前都會展開口水戰,但是此番在多哈再度狹路相逢,陶菲克竟然在賽前出乎意料地向林丹發起了挑釁。
多哈亞運會羽毛球團體小組賽中國隊就與老對手印尼隊率先碰面,林丹以2比1擊敗陶菲克。
賽后林丹只是緊握了下拳頭以示慶祝,隨后便與對手隔網握手,但這似乎并不意味著恩怨的了結。此后,陶菲克公然表示:“我不喜歡林,他只是一個好的球員,但是在場下我并不認為他這個人很好,許多運動員都不是很喜歡他,他有些傲慢自大!
而面對冤家的挑釁,林丹對此付之一笑:“我跟他是多年的對手,互相之間是否喜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獲得最后的勝利。”
僅僅幾天后,代表著兩隊核心人物的林陶二人,在眾人的期待和希望中站上男單冠軍的對決臺,這次比賽也成為林丹今年唯一一次輸給陶菲克的一場對決。經過近一小時的比拼,陶菲克以21比15和22比20戰勝林丹,贏得2006年最關鍵的一役。
賽后,陶菲克的一句話發人深思:“前面在團體賽上我輸給過林丹兩次,我知道再遇到他要怎么應對,想辦法始終在網前控制住他,不給他放后場長球,不給他殺球的機會!
林丹自己在賽后承認心態問題影響了發揮:“我在比賽中太想拿冠軍,反而失掉了比賽,另外,場外球迷的吶喊也使我不能平靜地思考問題。”
(競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