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多哈亞運會男女單打雙雙失利,再次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比賽沒有最后結束前,任何關于包攬勝利的豪言都只是傳說。
直擊
多哈亞運會賽場,記者目光所及,羽毛球比賽現場氣氛最為熱烈。
12月9日夜晚的男女單打決賽,將這種熱烈的氛圍推向高潮。記者提前1小時來到羽毛球賽場,發現媒體席上已經沒有了空位,對面的觀眾席上,連過道都擠得水泄不通。
女單決賽中的兩名中國香港選手王晨和葉佩延分別在之前的比賽中淘汰了謝杏芳和張寧,使得女單冠亞軍已與中國隊無緣。
最大的看點在男單,中國羽毛球林丹大戰印尼國手陶菲克。這是他們在本屆亞運會上第三次交手了,在男子團體賽中,林丹兩勝陶菲克,使得這場單打決賽更具火藥味。這是一場世界頂級高手對決。很多印尼觀眾是全家一起來的,大人抱著孩子,孩子拿著國旗,吶喊聲響徹體育館的夜空;以在卡塔爾的建筑工人為主體的中國觀眾也毫不示弱,他們把鮮艷的五星紅旗展示在看臺前,質樸的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
在記者席的看臺上,中國羽毛球隊員鮑春來、陳金、謝杏芳也在緊張地觀戰。由于現場過于擁擠,更多的觀眾被工作人員擋在過道外面,他們“聽”完了整場比賽。
第一局,林丹輸了;第二局,林丹以20:17領先對手,鮑春來小聲告訴記者:“只要林丹拿下這一局,第三局穩勝。”歷史上,林丹總是在第三局打贏陶菲克。
戲劇性的變化出現了!幾個失誤,網前斗小球失手,林丹被陶菲克以22:20擊敗。中國觀眾驚呆了,印尼球迷沸騰了!
反思
按說,中國女單獲金牌如探囊取物,男單拿金牌也不是問題。
至少,羽毛球主教練李永波是這樣認為的。
男女團體賽取得冠軍后,李永波就告訴記者:“我們的實力是最強的,這次來亞運會的目標是包攬所有金牌。”
他的底氣來自于,林丹兩勝陶菲克,鮑春來輕松擊敗韓國孫升模;女子方面,張寧、謝杏芳也是干凈利索贏了對手。
但是,林丹也因發揮不穩失手韓國李炫一,而小將鮑春來臨場經驗并不豐富。女羽中國香港隊的王晨和葉佩延狀態很好。彌漫于樂觀情緒中的中國羽毛球隊并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來臨。結果,正如前文所述,中國男女單打以失金告終。
很多人關心,“超級丹”失利在哪里?記者綜合現場的觀察與賽后的采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應該引起重視:
首先在技術上,陶菲克的網前小球技術確實是一個”絕招“,。一年多前的世錦賽,陶菲克用他的網前小球技術打了林丹一個13比0,多哈亞運會,他又用他的網前小球技術挽救三局點,連追5分逆轉,他極其靈活的身手與細膩的天賦,林丹很難超越。但林丹“拉吊
突擊”的技術要領已經掌握得很好,而且在體力上占有優勢,只要不糾纏于網前小球,林丹完全能戰勝陶菲克。
其次在心態上,“林丹太想要這場比賽了。”總結林丹敗因,李永波說了這樣一句話。即使不說,但誰都知道林丹需要亞運會這樣的大賽決賽上擊敗陶菲克來證明自己,想贏卻又怕輸,患得又患失,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林丹自己也說:“第一局失利后,我急于在第二局打贏,好把比賽拉進第三局,那樣應該可以取勝。”
在經驗上,“陶菲克善于玩心理戰”,林丹賽后這樣評價他的對手,與其說陶菲克善于“玩心理”,還不如說對手的臨場經驗更為豐富。
未來
正如李永波所言:“林丹遲早會輸一場,早輸比晚輸好。”言外之意誰都能聽得出來,他的目標不在于亞運會,而是不遠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
但是,這次輸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一定能贏么?恐怕對于林丹來說,還是要在大賽中爭取多碰陶菲克這樣的強手,豐富自己的大賽、特別是決賽經驗,從對手那里學習技術長處,苦練提高,才是根本。
對于中國羽毛球男單而言,盡管2008年稱王有著種種便利,但需要更加努力,世界并非只有一個陶菲克,還有李炫一、李崇偉,可能還有更多的“黑馬”,對手在變,自己同樣也需要變化,“生于憂患”才能贏得勝利。
賽后林丹告訴記者:“其實我的目標還是希望08年在自己家門口拿到男單的金牌,這次亞運會大家都希望拿到多的金牌,其實再多的金牌也是為了08年的基礎,這場亞運會更像是奧運會比賽的規模。我覺得雖然是拿到銀牌,但還是感受到了2008年的一些氣氛。”
在女羽方面,李永波在賽后已很明確地表示:“在2008年之前,還找不到可以替代張寧和謝杏芳的年輕選手。一來是她們實力還不夠,二來是也沒有實戰機會。”
與中國女乒人才輩出的局面比起來,中國女羽的后備力量似乎薄弱了一些。所以,中國女羽能否在2008奧運會上贏得單打更為重要。因為無論是在規模還是競爭激烈程度上奧運會都要更高一籌。從這一點來看,多哈警鐘敲響的正是時候。
(人民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