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周蜜們去土離鄉,曲折拼搏只為奧運夢 |
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再無緣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 去土離鄉,成為他們實現奧運夢想的惟一辦法 2007年1月1日,香港羽毛球隊在馬鞍山體育館,開始了新年的第一次訓練。兩天前剛從內地赴港的前國家隊隊員周蜜微笑著站立其中,場邊圍滿了聞訊趕來的記者。 這次她的身份是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引入優秀人才計劃”招攬的第一位內地體育人才。和香港新星葉姵延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接發球練習之后,按照香港的習俗,隊員們在主教練陳智才的帶領下,舉行拜神儀式。周蜜乖巧地接過了教練遞過來的香,虔誠地敬拜了起來,為全新的一年祈福。 在離北京奧運會還剩下一年多的時候,周蜜正式成為了“海外軍團”中的一員。談到新年的計劃時,周蜜的回答不假思索:“盡快恢復狀態,幫助香港比賽,在今年的奧運積分賽上多搶分,贏得2008年奧運會的入場券。” “跳槽”香港 周蜜搏奧運入場券 周蜜淡出人們的視線是在雅典奧運會之后。她曾經和龔睿娜、張寧、謝杏芳并稱為羽壇“四朵金花”,世界排名長期占據首位,但周蜜卻是四人之中惟一沒拿到過單項世界冠軍的。 也許由于這個原因,2006年2月她被調整回省隊,本可能被大家漸漸遺忘的周蜜,在去年夏天卷起了不小的風波。 2006年8月,馬來西亞媒體突然曝出,周蜜將加盟馬來西亞隊的消息。李永波聽說傳言后,在接受采訪時勃然大怒,擲地有聲地拋出了一個詞——“愛國主義”。記者們也不失時機地補上了另一個詞——“叛國”。雖然周蜜當即發表聲明,字字真切地表達對祖國的忠心,但依然“眾怒”難平。 現任馬來西亞隊主教練、曾經的中國國家男隊教練李矛是事件的一個關鍵人物,在國家隊時,他曾指導過周蜜。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李矛覺得弟子無辜:“周蜜回省隊時候并沒有跟我聯系,等辦完所有手續之后,她找到我,說想來馬來西亞訓練、恢復,我說沒問題,她就來了。”“當時完全是為了恢復狀態,馬來西亞隊也需要她來到這里和黃妙珠一起打打,恢復一下。這就是最終意向,沒有其他的。” 按照國際羽聯的規定,運動員只有代表一個協會打滿三年,且持有當地護照,才有資格代表該國參加綜合性運動會。但“三年期限”的規定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奧運歷史上僅有的幾個被“特批”縮短期限的中國“跳槽”選手,他們都加盟了香港隊。 當年從內地赴港的羽毛球運動員王晨、乒乓球運動員帖雅娜等8人,都是在未滿三年的情況下,由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申請,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跟中國羽協、乒協協商同意后,特許她們代表香港參加奧運會。這或許就是周蜜悄然轉道香港,有信心再搏北京奧運入場券的原因。 能否復制“王晨模式”,趕上奧運會末班車,除了資格的問題之外,關鍵還要看周蜜的恢復情況。 今年5月1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積分賽就將開始,屆時各路高手都將為奧運會的16個參賽名額展開廝殺。已經2年多沒有系統訓練的周蜜,要在4個月的時間,恢復到世界前16的水平,對她將是個巨大的考驗。 “海外軍團”們的奧運夢想 “海外軍團”是在中國體育圈中出現了很長時間的一個特指名詞,而且最早走出國門的多是在世錦賽或奧運會中獲得冠軍的選手。1995年,第43屆世乒賽上,“海外兵團”在男女單32強中就分別占到了3席和9席。但他們中長期保持突出成績的并不多。 這群人中,最被中國大眾關注的,是那些代表其他運動隊出現在奧運/亞運賽場上的選手。他們也成為近些年來,“海外軍團”中比較突顯的現象。其中讓人印象最深,且心中五味雜陳的,是1994年在廣島亞運會上,代表日本國家隊,手舞足蹈、大喊“吆西”的乒乓球手何智麗。那年,已隨夫姓的小山智麗的嘶吼聲激怒并傷害了中國球迷的心,招來舉國一片罵聲。 這樣的擔憂也出現在年輕的“海外球員”身上。“誰都不愿意去外國當二等公民,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國家隊而代表著別人的國家參賽。”現代表荷蘭女子羽毛球隊的姚潔說,凡是在中國的比賽,她都會爭取回來參加,但她最怕被現場觀眾哄。 不過,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加大,大家對待海外軍團的心態也日漸寬容。2004年,當何智麗再次出現在上海世乒賽場上時,所到之處意外地受到球迷們的追捧。 與前幾年相比,中國海外軍團隊員另一個變化是,人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與當年成名退役之后到海外繼續體育生涯的陳靜、何智麗不同,這幾年漂泊在外的中國選手基本上是原來國內的二線球員,或基本上沒多少機會進入國家隊的地方球員,他們繞過了競爭激烈的中國國家隊,直接走向國際賽場,與中國隊員同場競技,這已經成為海外軍團發展自身的一種全新模式。 乒乓球中,有著名的“京城四姐妹”,與張怡寧從小一起練球的四個小姐妹分別代表不同的國家出戰:李佳薇代表新加坡,劉佳代表奧地利,吳雪代表多米尼加。此外,身披美國隊服出戰的高軍、代表澳大利亞的苗苗、中國香港的帖雅娜,她們都將是北京奧運會乒乓球賽場上,與中國隊員“最親密”的競爭對手。 而前國家羽毛球隊隊員皮紅艷、姚潔在2001年退役之后,也在省隊的幫助下,遠赴法國和荷蘭打球。現在,姚潔已是荷蘭隊第一女單,皮紅艷則是法國隊的當家花旦,而從未踏進過中國國家隊大門的徐懷雯,是三人中現世界排名最高的,她目前是德國隊的絕對主力。她們將是2008奧運會時,中國隊在羽毛球賽場上的主要敵手。 亞運冠軍王晨:打球就是工作 由于乒羽等項目在許多國家并不受重視,國外的訓練條件、水平根本無法與中國隊相提并論。即使如馬來西亞、印尼這樣的羽毛球強國,都普遍采用走訓的方式,而且夏季沒有空調,訓練基本在木板地上。此外他們還必須適應在缺教練、少陪練的訓練環境下維持正常訓練水準。 除了訓練條件較為艱苦外,多數出去打球的運動員感受到與在國家隊時最大的不同,是對待體育的心態。 1999年,當時世界排名第三的王晨,在參加尤伯杯之前,突然發現自己被莫名其妙地拿下,無法理解主教練的用人邏輯,個性十足的她憤然離開了國家隊。起初,王晨打算到澳大利亞邊打球邊讀書,到了那才發現羽毛球環境太差。隨后,在男友引薦下來到香港。 開始因為語言不通,和媒體鬧誤會,加上傷病久治不愈,也讓她一度想退役,但她很快適應并喜歡上香港自由、寬松的訓練和生活環境。自稱“比較反叛,不喜歡被人逼著做事情”的王晨對記者說,“在國家隊的時候,經常因為偷懶被罵,到了香港隊,沒有人逼了,反而會更努力一點。” 回憶起在中國隊時激烈競爭的心理壓力,王晨心有余悸,“在中國隊的時候,大小比賽機會都要爭。自己這一批之間要競爭,下面的小隊員也虎視眈眈。”尤其是對于年輕運動員,一旦有了表現機會,卻沒有拿成績的話,就很難再有下一次了。 在剛結束不久的多哈亞運會上,王晨獲得羽毛球女單冠軍,這是她在綜合運動會上拿到的首個女單冠軍。賽后接受采訪時,王晨的回答很香港:“我終于可以打破二奶宿命了”。 亞運后之后,王晨得到了一個月的長假,回內地補辦了婚禮,這樣“奢侈”的假期對內地運動員來說,幾乎是做夢。談到目前的生活狀態,王晨顯得很放松,她說現在完全是在享受羽毛球,她只有早上訓練,下午做做放松,平時周末也會去逛街、吃飯、蒸桑拿。 在香港7年,王晨早已經融入了當地的文化,談話間不時蹦出幾個英語單詞,還夾雜一些粵語。她對比在內地和香港打球心態的不同之處,“在中國,運動員地位是很高的,但在香港只是作為一種工作”。 王晨說,自己經常和皮紅艷她們聯絡,“大家現在過的都很輕松”。但彼此很少聊到在國外的訓練、比賽,她們更加關心香港的哪家店更便宜,那家東西更好吃。 (新浪體育)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