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造新王牌組合啟動,冠軍搭檔頻拆對只為一點 |
本賽季之前結束的兩場羽毛球超級賽中,混雙金牌都落入鄭波/高凌囊中,這次勝利不僅是這對組合獲得的第三枚國際賽金牌,而且使他倆保持的國際比賽不敗紀錄得此延續(xù)。 值得一提的是,鄭波和高凌是多哈亞運會前夕才走到一起的,至今合作期僅二個多月時間。近期打造鄭波/高凌這樣的新組合并非中國體壇個例,短短兩個月時間中國軍團多個優(yōu)勢雙人項目紛紛出現(xiàn)資源重新組合現(xiàn)象:不久前奧運會女子三米板雙人跳冠軍郭晶晶/吳敏霞時隔兩年后重新手拉手,奧運會網(wǎng)球女雙冠軍李婷/孫甜甜分別與兩位小將結成兩個新組合,國乒隊的雙打組合變動更大……種種跡象顯示,為了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佳績,各兵團決策層已鉚足干勁、開動腦筋,力爭在沖刺階段進一步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 新組合一鳴驚人 眾所周知,高凌的原搭檔是張軍,他倆曾先后奪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球混雙冠軍,據(jù)說一向喜好標新立異的李永波曾有意讓這對搭檔攜手參加北京奧運會,成為中國體壇第一個奧運會“三連冠”(同一個單項)。但人算不如天算,過去一年張軍/高凌收成一般,或許是考慮到“三連冠”的成算并不大,兩三個月前國羽隊決策層決定讓高凌改和鄭波出擊多哈亞運會。多哈亞運賽場上,這一試驗性組合竟然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混雙比賽他倆擊敗了包括世錦賽冠軍維迪安托/納西爾、世界杯冠軍謝中博/張亞雯在內的諸多高手,一舉奪冠。今年國際系列公開賽前兩站——馬來西亞公開賽和韓國公開賽,他倆依然笑傲江湖,迄今保持國際比賽一戰(zhàn)不敗的奇跡。 表現(xiàn)優(yōu)良的不僅僅是鄭波/高凌這對新組合,上周收拍的溫大利亞網(wǎng)球公開賽,去年底剛剛合作的孫甜甜/孫勝男與鄭潔/晏紫會師決賽。看到這一幕,臨場督戰(zhàn)的中國網(wǎng)球管理中心掌門人孫晉芳感嘆不已:“拆晚了,拆晚了!”原來自從登頂雅典奧運會后,李婷/孫甜甜戰(zhàn)績急轉直下,她倆不僅被隊友鄭潔/晏紫輕松超越,甚至多次在國際比賽中名落孫山,在一次次目睹這對奧運金牌組合的慘敗后,決策層終于下決心將她倆拆開,組成了李婷/季春美、孫甜甜/孫勝男兩對新組合。經(jīng)過短時間內磨合,“SS”組合出人意料地打入澳網(wǎng)八強,難怪孫晉芳會發(fā)出如此感嘆。 一“拍”即合并非首例 其實,像鄭波/高凌這類一“拍”即合的神奇組合早就出現(xiàn)過。 劉永/葛菲是上世紀末國際羽壇屈指可數(shù)的混雙頂尖高手。劉葛兩人走到一起緣于1996年末國家隊決策層的一次試驗,但僅僅經(jīng)過一兩個月的訓練,他倆竟然在國際比賽中大放異彩,先后奪得包括世錦賽在內的多枚國際比賽金牌,不敗紀錄甚至到1997年11月間的中國公開賽才被打破。雖然劉永/葛菲未能在悉尼奧運會上實現(xiàn)奪金夙愿,但這對組合的捏合無疑是一次成功的試驗。 奧運會乒乓球賽男雙冠軍馬琳/陳杞也是一對傳奇組合。2003年9月初,他倆攜手出席韓國公開賽,結果這對首次征戰(zhàn)國際比賽的新搭檔竟然捧杯而出,此后他倆又先后奪得中國、日本等公開賽以及國際乒聯(lián)巡回賽總決賽冠軍,迅速躋身頂尖組合之列。2004年雅典奧運會,馬陳成功登頂,此時距離他倆首次參加國際比賽尚不足一年時間。 2002年釜山亞運會,中國羽毛球女雙被韓國對手壓在身下。為了奪回優(yōu)勢,當年底國羽隊對幾對女雙組合進行了重新搭配,曾在九運會上為廣東隊奪取女雙金牌的楊維、張潔雯走到一起。事實證明,楊維/張潔雯稱威九運會并非偶然現(xiàn)象,合作不久她倆便在國際比賽中展示出超一流技藝,并在雅典奧運會上技壓群芳喜吻金牌。 反復試配乃沖擊奧運 像馬琳/陳杞、劉永/葛菲、楊維/張潔雯這類一“拍”即合的高手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金牌檔搭是決策層在不斷試驗、對比中挖掘得來的。正是基于這一原因,經(jīng)過近兩年的風風雨雨后,各支奧運沖金兵團為了增加奪金砝碼,在備戰(zhàn)北京奧運會的中局階段不約而同地啟動雙人項目再開發(fā)工程,期望實現(xiàn)一次成功的“揚棄”。 雅典奧運會后,摘金而歸的郭晶晶/吳敏霞出人意料地拆開,改由郭晶晶和小將李婷合作。雖然近兩年郭晶晶/李婷在國際比賽中保持不敗金身,但近一年間吳敏霞在單人跳項目上的過硬表現(xiàn)不能不引起決策層的重視,畢竟其個人實力明顯高過李婷。為了增加奧運會奪金系數(shù),近期決策層決定復原奧運會金牌組合,讓郭晶晶和吳敏霞攜手參加兩個月后的世錦賽。 多個組合反復試配,是中國女網(wǎng)雙打沖擊奧運的指導思想。為了打造出第二對像鄭潔/晏紫這樣的超級雙打,國家隊決策層拆開了近兩年鮮有亮點的李婷/孫甜甜,讓她倆分別與新人季春美、孫勝男合作,雖然“二孫”在澳網(wǎng)一炮打響,但孫晉芳已經(jīng)表示,她倆還得和別的隊員進行試配,隊伍爭取在6月底前試驗出一對實力最強大的組合。 早在兩年前,國乒隊就開始啟動雙打人選試驗計劃,這期間人員變換得更令人眼花繚亂,甚至連奧運金牌組合馬琳/陳杞、張怡寧/王楠也不是鐵板一塊,像陳杞先后與王勵勤、王皓配對,王楠與李曉霞、陳晴、郭躍有過合作史。劉國梁、施之皓坦言,國乒隊雙打組合走馬燈式的變換,就是為了更好適應北京奧運會團體規(guī)則,以便從人才濟濟的國手中遴選出最佳奧運人選。 目前距離北京奧運會尚有一年半時間,誰能搭乘這趟班車還是迷局。但今后一年時間,上述奪金項目的雙打人選競爭,肯定是中國體壇的一個重要熱點。 (新浪體育) |
※ 藍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網(wǎng)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網(wǎng)球用品][訂購方法][羽壇風云] |
[相約球場][羽球論壇][羽拍論壇][技術論壇][賽事論壇][客戶留言][電視預告][錄像下載][世界排名][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