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日本暴露國羽最大弊端,培養超級新秀刻不容緩 |
繼菲律賓公開賽一無所獲后,盡遣主力的中國羽毛球隊在日本公開賽遭遇重大挫折:男單、男雙早早退出競爭圈,女單居然被丹麥老將拉斯姆森打了個稀巴爛。如果說菲律賓公開賽的慘敗與多數主力選手缺席有關的話,那么兵敗東瀛充分暴露了中國羽毛球隊的軟肋——缺人,準確地說,是缺少強有力的超級新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這句俗話用在競技場上十分恰當,如果沒有一撥撥新人脫穎而出,那么整支隊伍就會成為一潭死水。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羽毛球之所以從巔峰期滑落到低谷,其原因就是隊伍青黃不接;近10多年來,中國羽毛球之所以實現第二春,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秘訣在于挖掘一批頂尖新銳: 95年蘇迪曼杯賽堪稱中國羽毛球隊重新崛起的起點,當時為球隊奪標立下汗馬功勞的是葛菲、顧俊、孫俊等一撥新銳;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中國軍團摘得有史以來第一枚羽毛球奧運金牌,是小將葛菲、顧俊;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羽毛球所獲4金中有2金是小將(吉新鵬、張軍/高凌)所為;04年湯杯賽,為中國隊奪回失落12年之久的冠軍杯的,同樣是以林丹、鮑春來、蔡赟/付海峰、桑揚、鄭波等為主力的一撥新秀…… 中國羽毛球的整體競爭力是任何一支對手無法比擬的,目前囊括湯杯、尤杯和蘇杯三大世界級獎杯,同時在五個單項中均具備奪金實力,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新奧運周期即將走過第三年的時候,中國羽毛球仍沒有涌現出一名真正為世人公認的超級新秀。所謂超級新秀,就是出道后不久即在一系列國際比賽中表現出強有力的競爭力和穩定性,這類新秀遠的有楊陽、趙劍華、葉釗穎、葛菲/顧俊、孫俊等,近的有高凌/黃穗、林丹、蔡赟/付海峰等。 中國男單擁有一個令人稱羨的陣容,林丹、鮑春來、陳金、陳郁的世界排名均位列前茅,他們經常在國際比賽中上演數人躋身四強甚至包攬金銀的壯舉。四人中,林丹、鮑春來是上個奧運周期的培養成果,陳郁甚至出道于上世紀末,只有陳金是新周期發掘的新秀。陳金曾兩奪世青賽男單冠軍,起點相當高,走上前臺后,他屢屢在國際比賽中躋身四強甚至奪取金牌,而且在06湯杯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以陳金的高起點來衡量,如果以中國男單接班人的標準來衡量,陳金的進步還是顯得慢了些。在隊中,他僅僅是位于林丹、鮑春來之后的第三單打;在國際賽場,他是比林丹、陶菲克、李宗偉三位“超人”低一撥的一位一流選手,以他目前表現出的競爭力,中國男單08奧運奪金重任還得依靠那位讓人不太放心的“超級丹”。 “中國女單青黃不接”已喊了好幾年。近兩年,朱琳、盧蘭、蔣燕姣甚至是王琳、王儀涵均在國際級比賽中有過摘金紀錄,她們的涌現使得女單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有所緩解,但和當年的李玲蔚、韓愛平、葉釗穎、龔智超相比,這撥女單新銳成長過程顯得復雜而且漫長,至今仍不具備獨挑重擔的能力。朱琳在這撥選手中算最出色的一位,上月下旬還奪得世錦賽冠軍,而且是在兩位大姐大先后“落難”的情況下獲得的,更顯得彌足珍貴。正當國人對朱琳充滿更大期待的時候,她卻在日本公開賽上陰溝翻船,早早止步于第一輪。在張寧、謝杏芳兩人實力明顯出現的下滑的時候,在對手陣容不斷擴大之時,中國女單新人仍表現出大起大落的狀態,此現象令人焦急萬分,令人無可奈何。 蔡赟/付海峰幾乎就是中國男雙的代名詞,這一現象既凸現出“風云”組合的神奇,更暴露出中國男雙的尷尬。五年前,中國男隊在羊城不敵大馬隊,再次失掉角逐湯杯的資格。這一慘重經歷讓國羽隊決策層痛定思定——培養盡快培養出一流男雙選手。不久后,通過全國男雙大比武的形式,決策層挖掘出蔡赟/付海峰、桑揚/鄭波這兩對頗具潛質的選手,經有效點撥,兩對選手迅速成長為世界一流組合,為中國男隊在04年湯杯賽打贏翻身仗立下汗馬功勞。不知是何原因,近幾年中國男雙再未涌現出表現搶眼的新人,前兩年涌現出的小將郭振東/謝中博目前的境界,僅停留在讓人偶爾眼前一亮的高度,何漢斌/沈燁還未有過說得過去的戰績。雖然蔡赟/付海峰的表現相當活躍,但面對兵強馬壯的印尼、大馬甚至是“東邊不亮西邊亮”的丹麥、韓國男雙陣營,中國男雙的整體實力還是顯得太單薄。 五個單項中,女雙是國羽隊最穩固的奪金點。但是,輝煌的背后同樣暴露出缺少重量級新人的弊端,高凌/黃穗、楊維/張潔雯兩對頂尖組合的合作時間均有五年以上,魏軼力/張亞雯、趙婷婷/于洋雖是新組合,但前三人都不是新秀,中國女雙中真正稱得上一流新組合的是杜婧/于洋。在外國選手面前,杜婧/于洋很少失手,但這一紀錄是建立在中國女雙遙遙領先世界的基礎上的,與一撥師姐相比,杜婧/于洋無論是實力、還是經驗,都明顯遜色一籌,這也是她倆近幾年始終在第三、四號女雙之間徘徊的主要原因。說句不客氣的話,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女雙的輝煌還得靠高凌們這批“奔三”的老將來書寫。 和上述四個項目相比,混雙的新意相對濃些。今年以來表現相當搶眼的鄭波/高凌是新組合,當然這對超一流組合的迅速崛起更多得益于高凌過人的技術和意識,而且出道五六年的鄭波早就和“新”掛不上邊。何漢斌/于洋算得上是一對優秀新組合,但這對出道時間不長的搭檔還沒有用一系列出色的戰績來證明自己的“超級”身份。兩年前,謝中博/張亞雯的表現曾讓國人相當振奮,他們在一系列國際比賽中打出令人振奮的超級風采,其中包括05世錦賽亞軍和05益陽世界杯邀請賽冠軍,風光蓋過國羽隊任何一名(對)新秀。令人遺憾的是,近兩年來他倆的表現持續不溫不火,今年以來在國際比賽仍未嘗到過冠軍滋味。 羽毛球一直是中國奧運軍團的主要奪金部隊,客觀而言,國羽隊的整體競爭力一直沒有達到和國乒隊比肩的高度,外部原因有:競爭對手相對較多,國家體育部門決策層對“國球”的重視度更高些,等等。但其內部原因卻需要國羽隊決策層認真反思,那就是:盡快培養出能在國際賽場上持續表現出單打獨斗能力的超級新銳。 (新浪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羽球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