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專欄:2007的喜憂難,女雙調整不影響奧運 |
2007對中國羽毛球隊來說是繁忙辛苦的一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幾乎一直奔波于各個賽場,在收獲了金牌和奧運積分的同時,也積攢了疲憊和傷病。回首已經過去的2007年,我對全隊的整體表現應該說比較滿意。 在這一年里,我們的所有工作都在按照備戰奧運會的計劃進行著,基本沒有大的意外。蘇迪曼杯我們依然握在手中;世錦賽上盡管表現不是特別好,但依然拿了三個冠軍;在所參加的一系列超級賽和大獎賽上,我們基本延續著奪取三金的概率。可以說,在2007年,我們雖然受到了一些沖擊,但在世界羽壇仍然保持著整體優勢。 2007年之喜:高水平選手增多 2007年,爭取奧運參賽資格的一線主力參加了近二十項比賽,他們獲得冠軍的次數比過去略有提高,奪取冠軍的人數也有所增加。 女單方面,2005年我們拿了10個冠軍,2006年拿了9個冠軍,2007年又拿了10個冠軍。雖然2007年的奪冠數與2005年持平,比2006年多一個,但奪冠人群卻擴大了。2005年,我們的10個冠軍由張寧和謝杏芳兩人包辦,其中張寧奪得6個,謝杏芳是4個;2006年,我們的9個冠軍由三人獲得,其中張寧和謝杏芳各拿到4個,朱琳奪得1個;到2007年,我們的10個冠軍則增加到由4人奪取,其中張寧僅收獲2個,謝杏芳拿到5個,小將盧蘭和朱琳則分別獲得2個和1個。 男單,林丹算上蘇杯賽全年共拿到7個冠軍,奪金的百分比比過去提高,這是件好事。另外,鮑春來有所突破,陳金正在恢復,從這一點講,男單的整體形勢比以前要好;男雙,蔡?/傅海峰全年拿了4個冠軍,基本反映出了他們的真實水平,另一對謝中博/郭振東的整體發揮也略有提高;混合雙打,目前的三對組合鄭波/高凌、謝中博/張亞雯和何漢斌/于洋都呈上升趨勢,使得我們的整體實力比原先更厚實了一些;女雙,盡管我們在這一年對配對進行一些調整,但目前的四對組合基本保持了優勢地位。 2007年,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備戰奧運會展開的,我們的目的是讓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奧運會,競爭冠軍。從這一點講,我們的成績基本達到了預期要求,整個隊伍的高水平隊員比以往增多。 2007年之憂:強勁對手增多 盡管我們在2007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在比賽中遇到的對手呈增加之勢,而且他們的實力也很強大。 以男單為例,盡管林丹拿了六個單項冠軍,但馬來西亞的李宗偉也表現不俗,奪得的冠軍數僅次于林丹。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的奧運積分榜上,李宗偉位列第一,排在林丹之前,這對我們奪金無疑增加了很多困難。 綜觀全年的比賽,李宗偉、陶菲克這樣的老對手完全有機會與林丹、鮑春來抗衡,而且在比賽中大家也是互有勝負。加上丹麥的皮特-蓋德和喬納森、韓國的李炫一和樸成奐、以及泰國的波薩納和印尼的索尼等,很多人對我們構成沖擊,男單形勢不容樂觀。 至于女單,雖然我們爭奪冠軍的人數比過去增加了,但尖子隊員的水平卻有所下降。其中,年輕隊員盡管正在走向成熟,但她們提高的速度并沒有我們想象得快,進步幅度也沒有那么大;兩員老將張寧和謝杏芳的狀態并不樂觀,尤其傷病情況比較嚴重。因此,可以說我們女單以往的優勢正在被削弱。 還有男雙,全年比賽顯示蔡赟/傅海峰雖然有機會奪冠,但與對手相比并無任何優勢可言,而謝中博/郭振東也只是略有提高,與其他項目相比,我們的男雙仍略顯單薄。 2007年之難:頻繁參賽影響系統訓練 從全年的比賽情況看,我們在每一個比賽當中總會出現部分優秀運動員狀態不佳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在2007年嚴重缺乏系統訓練。 2007年,因為賽事太多,造成我們的許多隊員傷病復發,使全隊很難以一個非常好的整體狀態投入到一個比賽中,這一點在下半年暴露得更加突出。更為困難的是,這種狀態還將延續到2008年4月30日奧運積分賽結束前,其間我們很難有一個特別大的轉變。當然,我們也在充發發揮專家組、科研組和康復專家的作用,為隊員們做了大量的恢復保障工作,但要讓隊員以更好的狀態進入比賽,可能還要到積分賽之后經過一個階段的系統訓練才能實現,因此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依賴科學手段,加大后勤保障力度,使我們的優秀運動員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保持好狀態。 經過一年的比賽,現在我們備戰奧運會的目標選手更加集中,已從過去的28至30名運動員縮小到18人左右。與此同時,我們主要研究的對手也越來越集中,為隊員服務的人也越來越集中,從現在到2008年8月,隊伍的重心都要放在肩負著參加奧運會、奪取金牌任務的隊員身上。 爭取奧運積分仍在照計劃推進 從2007年5月1日起,我們進入到奧運會積分周期。全年下來,我們的主力選手的奧運積分情況比較正常,都是按照計劃在向前推進的。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與我們的主要對手相比,我們的目標不單單是獲得奧運參賽資格,更重要的是爭取很多項目實現滿額參賽。其實,對于奧運積分,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打算,我們心里都很清楚。比如我們的主要對手,現在有很多選手已打了10站以上的奧運積分賽,他們的奧運積分目前看起來比較高,甚至在我們的優秀運動員之上,但我們的隊員大都沒有打滿10站,我們的積分提升空間很大。接下來,我們會按計劃一步步去爭取奧運積分。相形之下,我們的對手提前打滿10站奧運積分賽后,他們的奧運積分可上升的空間并不大。 應該講,我們爭取很多項目以滿額身份參加奧運會的難度非常大,尤其超級系列賽是我們的主要得分賽事,而世界羽聯規定超級系列賽種子抽簽排位不分國家,這是對我們最不利的抽簽方式,雖然超級賽的奧運積分高,但我們的隊員往往在八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決賽時就自己碰掉了,在很多情況下影響了我們的得分。盡管這樣,我們也要努力爭取。 女雙多次調整不會影響奧運積分 在2007年,我們對女雙組合進行過一些調整,但這些變化并沒有對女雙造成太大影響,而且我們的調整是基于組成最強配對征戰奧運會的目的。 當初我們調整楊維和張潔雯這對組合,主要是因為她們當時的狀態不夠理想。其實,有些優秀運動員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一定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自己的狀態。像張潔雯,盡管上屆奧運會拿了冠軍,表現非常好,但從2006年底到2007年上半年,她由于種種因素,狀態比較低迷,和楊維合作輸給了很多不應該輸的對手,所以隊伍從奧運戰略出發,不得已將她們拆對。在拆對后,張潔雯意識到必須更加努力去拼,才能爭回自己的位置。果然,她對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刻苦的訓練很快恢復了水平。正是因為她恢復了自己的水平,證明了自己,我們給了她機會,讓她和楊維重新配合。 我認為在運動隊里,用的就是最好的運動員,任何隊員都不能把過去的光環帶到現在。誰努力,誰的成績最好,位置就是誰的;誰的狀態最好,誰的能力最強,就應該由誰來承擔重任。這種優勝劣汰在運動隊中很正常,每時每刻都會出現。至于黃穗,2007年她因為父親病重、去世的影響,無法專注于訓練,狀態下降,無法承擔奧運任務,最終她選擇了退役。對于她的選擇,我們更多的是理解。 目前來看,我們三對固定組合的奧運積分情況比較正常,張亞雯/魏軼力的奧運積分排名第一,楊維/張潔雯列第四,傷愈復出的杜婧/于洋也排到了第五,盡管中國臺北的程文欣/簡毓瑾和韓國的李敬元/李孝貞現在分列第二、三位,但她們打了超過10站的奧運積分賽,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而楊維/張潔雯和杜婧/于洋都沒有打夠10站,只要她們再打兩到三站比賽,女雙前三名應該都是我們的了。 珠海封集訓杜絕一切干擾 從2007年12月5日開始,我們在廣東珠海展開了為期35天的集訓,這是我們在2008年奧運積分賽結束前僅有的一次封閉訓練了。為了使這次集訓達到預期效果,我們對全隊提出了比以往集訓都嚴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杜絕一切干擾,讓全隊把精心全都集中于訓練中。 前一個階段,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太多,有隊員自身的,也有客觀的,因為干擾太多,隊員有些分心,狀態也在下滑。為此珠海集訓隊里明確規定,一是不許任何家屬、親戚朋友來探訪,二是不許到外面吃飯,三是不許媒體采訪。我們這樣規定,并不是不歡迎家屬,不歡迎媒體,不夠人性化,而是通過這種嚴格要求,讓隊員們徹底收心,集中精力訓練。 當然,集訓期間我們也會安排一些集體活動,以豐富大家的生活,調節緊張的情緒,比如在休息調整時,我們去組織隊員采摘、放煙花,泡溫泉等,還會讓搞一些游戲和內部比賽,活躍氣氛,讓大家把心思都集中在羽毛球隊這個環境中。 2008年,積極準備就好 進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我認為在這一年我們只要順其自然,積極準備就好。我們不能想太多,想太多,運動員的壓力也很大。至于外界的一些評論,大家的角度不同,我也挺理解,同時我也不想因此而受影響,我們依然會按照我們的方式去工作,只要對備戰奧運會有利,對爭取榮譽有利,外界如何評價,我不會去考慮。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前我們還有參加湯尤杯賽,雖然跟奧運會相比,湯尤杯賽沒有那么重要,但我們仍要盡全力打好,爭取讓兩座冠軍獎杯繼續留在中國。而且,打好湯尤杯賽,對全隊樹立信心更好地備戰奧運會也至關重要。 (新浪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羽球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