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尤杯見證國羽27載血淚,欲再捧三杯鑄中國王朝 |
引言:1936年2月,毛澤東主席在陜北清澗縣寫下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豪邁詩句。可曾想,數十年后誕生的湯尤杯賽果真成為世界羽壇一箱令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經典賽事。翻開湯尤杯賽的歷史,世界羽壇數十年的變遷歷歷在目,眾多羽球隊的興衰榮辱躍然眼前。 湯尤杯創立初期:印尼男隊、日本女隊風光無限 相比未滿弱冠的蘇迪曼杯,“六十耳順”的湯姆斯和“五十知天命”的尤伯杯顯然是當今羽壇最具權威性的男女團體賽事。雖然誕生時間略有差異,但兩項大賽卻都是順應世界羽毛球運動發展潮流而產生的。 >>您是否看好國羽此次湯尤杯雙冠? 近代羽毛球運動最初在英國比較流行,但到了上世界30年代,羽毛球運動已經在許多國家盛行,舉辦世界羽毛球團體賽已是大勢所趨。1939年,時任國際羽聯主席的英國人喬治-湯姆斯提議舉辦世界男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并表示將為這一比賽捐贈一座獎杯,這便是湯姆斯杯的由來。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舉辦湯姆斯杯的計劃胎死腹中,這座獎杯被鎖在歐洲某銀行的地下室保險柜中達八年之久。知道1948年,國際羽聯終于舉辦了第一屆湯姆斯杯,塵封已久的湯杯這才得以重見天日。 當時的湯杯是一箱跨年度比賽,第一年先分區進行比賽,第二年同場在上街盟主所在地進行決賽。首節湯杯決賽與1949年2月在英國舉行,剛剛崛起的馬來西亞一8-1擊敗丹麥,成為湯杯的第一位擁有者,之后1951年和1954年,他們又兩度成功衛冕。 1958年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屆湯杯決賽具有化時代意義,第一次參賽的印尼對以松尼維爾、陳友福為主力。在決賽中以6-3挫敗大馬,首奪湯杯,并就此贏得“羽毛球王國”的美譽。此后的二十年間,印尼隊成為湯杯的當然擁有者,除了1976年的那屆比賽中被馬來西亞搶走了一次,直至1979年,湯杯始終穩穩地抱在印尼隊手中。 >>你認為男隊與女隊各自的最大勁敵是? 與湯杯相比,作為世界女團錦標賽的尤伯杯創辦時間稍晚,1957年才舉行了首次比賽。當時,所有女隊中美國實力超強,她們的兩員大將戴夫琳和瓦爾納爾已經聯袂在全英賽上成罷多時,因此在首屆尤伯杯上,美國隊順理成章地捧起尤杯,之后她們又兩度衛冕。直到1966年,日本女隊異軍突起,依靠后來七次奪得全英賽單打和雙打錦標的湯木博惠和多次獲得全英賽雙打錦標的高木、竹中和相澤等高手,日本隊在尤杯上取代美國,成為新盟主。與之前三度捧杯的美國隊相比,日本女隊的霸主地址保持的更加長久,從1966年到1981年,她們五捧尤杯,其間唯一能與她們抗衡的只有印尼,但印尼隊也只在1975年從日本隊手中搶得過一次尤杯。 第十二屆湯杯:“無冕之王” 創造奇跡 因為歷史的原因,在湯尤杯初創時期,中國隊無緣登上這個舞臺,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賽中,中國男隊曾多次擊敗當時在湯杯如日中天的印尼隊,并因此獲得“無冕之王”的稱號。 到了1981年5月,原來的兩大羽毛球組織世界羽聯和國際羽聯宣布合并,中國隊終于得以參加包括湯尤杯在內的眾多世界大賽。1982年5月10日至21日,地十二屆湯姆斯杯決賽階段的比賽在英國倫敦展開,中國隊第一次登上了湯杯舞臺,并從印尼人手中搶得湯杯,向世人證明了“無冕之王”的強大。 第一屆湯杯賽,中國隊的參與引起了印尼隊的高度重視,為了守住湯杯冠軍,他們調集了所有的精兵強將,除了當時如日中天的“天王”林水鏡,還召回了曾八次奪得全英賽男單冠軍的32歲老將梁海量。在最后與中國隊的決賽中,印尼隊在排兵布陣上用盡一切辦法,派出了手中所有王牌,但是經歷了兩天的苦戰,湯杯還是生生地被由欒勁、韓健領銜的中國奪走,也正是憑借著在湯杯上的出色表現,欒勁的“勇猛”,韓健的“牛皮糖”精神開始被廣為傳頌。 當時的湯杯決賽采取9盤5勝制,分兩天時間完成。5月20日先進行四盤較量,中國隊大比分1-3落后。5月21日下午6點,最后的決戰上演,整個倫敦皇家艾伯特打聽座無虛席,前來觀戰的英國女王表示,如果比賽在8點前就分出勝負,她將親自為獲勝隊頒發湯姆斯杯。此時,印尼隊有說有笑,篤信自己已經穩操勝券,而中國隊則無人做聲。 首盤單打,23歲的欒勁迎戰梁海量,這是兩人之間的第一次交鋒。盡管梁海量經驗老到,但此時的他畢竟已過而立之年。面對在場上略顯老邁的對手,年輕氣盛的欒勁用字當頭,苦戰三局勝出。 欒勁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接下來出場的韓健。在與印尼“天王”林水鏡的爭奪中,韓健的防守固若金湯,一個個漂亮的海底撈月般的救球令觀眾贊嘆不已,連梁海量都驚呼“神了!” 在韓健擊敗林水鏡之后,中國隊將大比分扳成3-3。最后的散場盤較量,陳昌杰和孫志安/姚喜明又相繼建功。中國隊終以5-4逆轉印尼隊,高高捧起湯姆斯杯。 英國隊領隊賽后評論說,這是湯杯四十年以來水平最高、最扣人心弦的比賽,能在1-3落后的情況下連扳四分,中國隊創造了奇跡。 上世紀八十年代:湯尤杯迎來中國時代 1984年開始,湯尤杯由原來的每三年一屆改為每兩年一屆,并決定在同時同地舉行。比賽辦法也由原來的九盤五勝制改為五盤三勝制,先進行三盤單打,后是兩盤雙打。1984年,湯尤杯賽于5月7日-18日在大馬首都吉隆坡展開。 首次參加尤伯杯的中國女隊派出了世錦賽女單冠軍李玲蔚、世界杯女單冠軍韓愛平、全英賽女雙冠軍林瑛/吳迪西以及徐蓉/吳健秋等名將出戰。實力鼎盛的中國隊以四戰全勝的戰績殺入決賽。在決賽中,中國隊又以5-0完勝英格蘭,捧得尤伯杯。從結果看,中國隊在決賽中贏得相當輕松,但過程卻略有驚險。 決賽前,英格蘭隊19歲的小將特洛克向李玲蔚發下戰術,稱要與李玲蔚在決賽中一決高低。但是,決賽前一天,李玲蔚不慎扭傷了膝關節,疼痛難忍,連走路也一瘸一拐。得知特洛克發出了挑戰后,李玲玉心里很著急,中國隊主教練陳福壽也勸她放棄比賽。但是,李玲蔚想,如果我不上場,對方會認為我心緒怯場。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李玲蔚選擇了堅持。比賽前,她讓隊醫幫她把受傷的膝關節包扎好,然后戴上護膝,沖上場去與對方較量。在場上,李玲蔚英勇無比,頭頂扣殺、網前搓球、長扣短調,打得特洛克難以招架。11-2、11-3、僅僅用18分鐘,李玲蔚便贏得勝利。在得知李玲蔚是帶傷參賽后,特洛克肅然起敬。 在這一屆的湯杯決賽上,中國隊再度迎來印尼。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次中國隊最終一2-3惜敗將湯杯交回到印尼隊手中。 兩年之后,1986年的湯尤杯在印尼雅加達舉行,逐漸進入鼎盛時期的中國男女隊此行志在衛冕尤杯,奪回湯杯。與兩年前相比,中國女隊的主力陣容變化不大,而中國男隊中則出現了楊陽、熊國寶、李永波、田秉毅等年輕的面孔。 在比賽中,實力強大的中國女隊艷壓群芳,順利衛冕尤伯杯;中國男隊年輕選手大放異彩,終于從印尼手中奪回湯杯。兩杯盡收,讓中國隊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強隊,湯尤杯也由此進入中國時代,在之后的兩屆湯尤杯賽上,中國男女隊雙雙連續捧杯。 上世界九十年代:湯尤杯進入群雄爭霸期 隨著一批老將的退役和狀態下滑,到上世界90年代初,中國男女隊漸漸陷入青黃不接的窘境,引以為傲的整體優勢逐步消退,在湯尤杯上的衛冕之路越走越艱辛。 1990年6月2日,東京體育館內,在雅典的《英雄凱旋》的樂聲中,中國女隊教練陳玉娘眼含熱淚,從時任國際羽聯主席的伊恩-帕爾默的手中接過尤伯杯,作為一名帶隊經歷了多屆尤伯杯比賽的知名教練,陳玉娘這一次如此激動,是因為她太清楚中國女隊此次奪冠的艱難。 在這屆尤伯杯賽前,李玲蔚、韓愛平和林瑛等老將均以掛拍,中國隊的尤杯陣容中只有伊人參加過上屆杯賽,其余都是初涉杯賽的新人。 小組賽,中國隊1-4不敵韓國。這是中國隊在近幾屆尤杯賽上首次遭遇失利,頓時引起一片嘩然,有人甚至評論中國隊已經出現嚴重危機。這時,穩住軍心、多給鼓勵、少潑冷水、團結一致、樹立信心是最重要的。兩位教練陳福壽和陳玉娘分頭給隊員做思想工作,鼓勵她們:“輸一場不要緊,小組賽無關大局,不要去想它。壞事會變好事,我們把報復卸給韓國隊背不更好嗎?” 失敗乃成功之母,在教練的開導下,年輕的中國隊員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歷屆,并將其付諸實踐。決賽中,中國隊再度面對韓國隊。先前在小組賽輸球的三位女單唐九紅、黃華和周雷這一次均擊敗對手,關渭貞/史方靜在女雙比賽中贏得一份,中國女隊艱難地實現了尤杯四連冠。 在中國女隊歷經艱險走向成功的同時,中國男隊也s好ixianl湯杯三連冠,但比賽中人員老話的跡象語法突出,與結果相比,取勝的過程變得更加艱難。當時,中國男隊的楊陽26歲,熊國寶28歲、趙建華25歲,他們能否參加兩年后的湯姆斯杯仍是個不小的疑問。俄日是印尼隊的阿迪、魏仁芳、馬來西亞的啦-西德克等新人開始崛起,他們的涌現預示著兩年之后的湯杯,中國隊將遭遇更渭嚴峻的挑戰。 1992年的湯尤杯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展開,此時的中國隊已處在青黃不接最為嚴重的時期,尤其男隊,幾員老將趙劍華、李永波、田秉毅已到運動生涯的暮年,而吳文凱、劉軍等小將初出茅廬,尚未經過團體大賽的考驗。 這一屆的湯杯賽,其實最盛的當屬東道主馬來西亞隊,為了在家門口奪回失去多年的湯杯,他們請來了三名已經退役的中國男單高手陳昌杰、韓健、楊陽擔任教練,用意十分明顯,就是希望在他們的調教下,能夠戰勝中國。 湯杯半決賽,中國隊與馬來西亞隊狹路相逢。首盤單打,趙劍華出人意料地敗給拉-西德克;第二盤雙打,李永波/田秉毅又以1-2不敵西德克兄弟。大比分0-2落后,中國隊的形勢岌岌可危。第三盤單打,小將吳文凱力挽狂瀾,戰勝傅國強,,為中國隊奪得一線生機。但是,到了第四盤雙打,鄭昱閩/黃展忠連丟兩局,敗在謝順吉/蘇明強拍下,1-3,中國隊就這樣被大馬擋在了決賽大門之外。 失利的當晚,在中國隊下榻酒店的咖啡廳里,男隊主帥侯加昌獨自一人坐在那里,神情落寞,面前的一杯咖啡或許正式他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苦澀。 在之后的湯杯決賽中,大馬戰勝印尼,如愿捧得湯杯,三位中國隊教練也因此被馬來西亞媒體大加贊賞,而中國這邊對他們卻是議論紛紛,有媒體甚至直言,中國隊這是敗在中國人的手中。 在男隊無緣決賽的時候,中國女隊則在尤杯決賽忠與韓國隊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爭斗。前四盤,中國隊憑借女單兩員大將唐九紅和黃花等出色發揮奪得兩分,而韓國隊則依靠兩對雙打,與中國隊平分秋色。 決勝的第五盤,中國隊由18歲小將葉釗穎迎戰沈恩婷。一隊成敗系于一身的壓力對于第一次經歷尤伯杯的葉釗穎來說實在太大了,首局,她的發揮嚴重失誤,很快以3-11實力,在對手所得的11分里,竟然有10分是葉釗穎失誤送的大禮。第二局前半段,葉釗穎依然不見起色,先是0-3落后,接著奮力趕超后又與對手陷入僵持。正當中國隊所有人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的時候,葉釗穎突然爆發,顯示第二局在7-8落后時,連取四分勝出,接著在決勝局又以11-7為中國隊拿下制勝1分。此戰讓中國女隊實現了尤伯杯的五連冠,也讓葉釗穎一戰成名。 轉眼到了1994年湯尤杯,此時的中國隊剛剛經歷了隊伍大調整,年僅32歲的李永波成為隊伍的領導人,中國隊從教練班子到隊員也都進行了大面積更新。對于上任后率隊參加的第一屆湯尤杯,李永波并沒有過高奢望,因為他很清楚,以清一色的年輕選手出征的中國男隊此時并不具備奪回湯杯的實力,而同樣年輕的女隊也唯有超水平發揮,才有可能衛冕尤杯。 正如李永波預料的,這一屆湯杯上,中國男隊再次在半決賽敗北大馬,而中國女隊雖然殺入決賽,但最終仍以2-3的比分惜敗給印尼,交出了尤伯獎杯。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屆尤伯杯決賽留下一段至今仍被不斷渲染的“冤家之爭”,這就是當年19歲的張寧與當年15歲的張海麗那場事關兩隊上司的決戰。 進入新世紀:湯尤杯見證中國崛起 在經歷了1995年首奪蘇杯、1996年實現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后,李永波領軍的中國隊逐步在世界羽壇重新崛起,伴隨著年輕隊員的日臻成熟,中國隊在湯尤杯賽上的競爭力逐漸增強,重奪兩杯也實實在在地成為中國隊征戰湯尤杯賽場的堅定目標。 1998年5月23日,香港伊麗莎白體育館內人聲鼎沸,中國女隊與印尼女隊爭奪尤伯杯,進入了最后的決戰。中國隊率先出場的是第一女單葉釗穎,而印尼派出的是素有“中國女單克星”之稱的王蓮香。在兩人過去幾年的交鋒中,葉釗穎輸多勝少,由此背上了“心理素質欠佳,逢王必輸”的非議。 對中國隊而言,葉釗穎此戰極為關鍵,如果贏了,不僅在決賽中搶得先機,而且還可緩解后面上場隊員的緊張情緒。首局,葉釗穎先聲奪人迅速10-1領先,但經驗豐富的王蓮香很快調整戰術,將比分追至9-10。關鍵時刻葉釗穎穩住陣腳再得一分,以11-9險勝第一局;第二局,王蓮香12-10扳回一城,場上的氣氛頓時變得異常緊張。局間休息時,中國隊的所有教練將葉釗穎團團圍住,為她出謀劃策。決勝局,葉釗穎將自己的能量全部釋放了出來,11-5為中國隊拿下了第一分。獲勝后,葉釗穎跪倒在地,喜極而泣,而王蓮香則用毛巾捂著臉沖進了洗手間,很久沒有出來。 之后的第二盤雙打,1996年奧運會冠軍葛菲/顧俊輕松擊敗對手,中國隊以大比分2-0領先。第三盤單打輪到龔智超上場迎戰張海麗,或許是壓力過大導致發揮失常,龔智超丟掉了首局,第二局7-10落后,眼看在丟一分就將失利,身處懸崖邊緣的龔智超此時突然找到感覺,依靠頑強的抗爭,她竟然神奇地上演了絕地逆轉,連扳兩局擊敗張海麗,中國隊也終于從印尼隊手中奪回了失去兩屆的尤伯杯。 在這屆尤杯賽之后,隨著王蓮香的退役,張海麗出走荷蘭,印尼女隊迅速衰落。而重新組建的中國隊在吸收了以前人才斷檔的教訓后,加強了人才梯隊建設,女單和女雙高手一批接一批涌現,中國女隊的整體實力日益強大,迄今為止再無一隊能與中國女隊抗衡,從1998年至今,尤伯杯便一直牢牢地握在中國隊手中。兩年一屆的尤杯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懸念。 在世界羽壇,男隊的競爭歷來比女隊激烈,無論男單還是男雙,實力相當的高手眾多,因此,中國男隊在湯尤杯賽上收復失地的難度要比女隊大的多。在1998年女隊重奪尤杯后,中國男隊又等待了6年之久,才在2004年終于高歌一曲翻身道情。 2004年的湯尤杯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此時的中國男隊又涌現了林丹、鮑春來等男單新銳,而一向薄弱的男雙在名帥湯仙虎的調教下也大有起色,兩隊年輕組合蔡赟/傅海風\鄭波\桑洋已躋身世界一流強檔之列,與之前的前幾屆湯杯相比,中國隊這屆的湯杯陣容單雙打實力最為均衡。 在先后戰勝印尼、韓國等強隊之后,中國男隊昂首挺進湯杯決賽,等待他們的是同樣渴望捧杯的歐洲進率丹麥。前兩盤,林丹擊敗皮特-蓋德,為中國隊搶下第一分,而蔡赟/傅海風則不敵丹麥的帕斯克/拉斯姆森。 關鍵的第三盤,鮑春來迎戰丹麥老將喬納森,前兩句戰成1-1平。決勝局,一向溫和的小鮑在4-10落后的情況下,突然變身充滿殺氣的殺手,眼露兇光,出手狠辣。在幾近瘋狂的鮑春來的震懾之下,喬納森漸漸失去斗志,無奈地看著比分被鮑春來一點點追上。當決勝局比分定格在15-12時,鮑春來壓抑的情緒徹底并發出來,他忘了與裁判握手,忘了向觀眾致謝,怒吼著精致撲倒在地。 鮑春來的其實極大感染了隨后出場的鄭波/桑洋,在第四盤雙打中,他們超水平發揮,干脆利落地擊敗丹麥老將埃里克森/倫加德,為中國隊一錘定音。“我們贏了,湯杯終于回來了。”當勝利到來的那一刻,中國隊全體將是都興奮地跳了起來,男隊員歡呼著,將總教練李永波高高拋起,前來助威的女隊員們則喜淚橫流,比她們自己衛冕尤杯更加激動。 經過了12年的漫長等待,復出了幾代球員的青春血淚,湯姆斯杯終于回到了中國隊手中。之后一年,已經將湯尤杯兩杯全部收回的中國隊在2005年蘇杯又奪回蘇杯,中國隊也因此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支同時擁有三座代表世界羽壇最高水平的團體冠軍獎杯的球隊。 此后,在接下來的2006年湯尤杯和2007年的蘇杯賽上,中國隊再度將三杯捧回,再一次證明現在的中國隊無愧為世界羽壇最強隊。 (搜狐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羽球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