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杯三連冠難掩薄弱根基,對比中印前輩仍有軟肋 |
時隔18年,中國男子羽毛球隊在湯姆斯杯賽上又一次實現“三連冠”,進一步顯示在國際羽壇的王者地位。 雖然相距近二十載,但男子羽壇的兩個“中國時代”,可以用一根標尺來衡量,這個標尺就是各自在世界羽壇的優勢度。 平心而論,第一個“中國王朝”整體實力顯得更為強大,這支隊伍的鼎盛時期應該算是1988年、1990年湯杯賽。當時的中國隊,一單楊陽先后在湯杯賽、世錦賽問鼎,成為國際羽壇無可爭議的“王中王”,二單熊國寶雖不具備楊陽的人氣,但這位大器晚成的好手自86年湯杯賽力挫林水鏡后,迅速躋身超一流行列,實力毫不不遜色于當時的“四大天王”(楊陽、弗羅斯特(丹麥)、趙劍華、蘇吉亞托(印尼)),88年初勇奪世界羽毛球系列大獎賽總決賽冠軍。才華橫溢的趙劍華病愈歸隊后水平迅速回升,87年還奪得世界杯冠軍。這三位選手當時世界羽壇公認的男單五強,被稱為中國男單“三劍客”。一向被視為“瘸腿”的雙打,那段時間一雙、二雙在列強面前毫不遜色,一雙李永波/田秉毅是當時國際羽壇公認的男雙四大天王之一(樸柱奉/金文秀(韓國)、李永波/田秉毅、西德克兄弟(馬來西亞)、洪忠中/郭宏源(印尼)),二雙陳康/陳紅勇則是四小天王之一,1989年世錦賽這兩對國手一舉囊括男雙冠亞軍。如此超豪華陣容在列強面前自然顯得鶴立雞群。 1988年湯杯賽,中國隊先后以5:0零封馬來西亞、瑞典、印度,半決賽以同樣比分挫敗歐洲雄師丹麥隊。決賽再次與東道主馬來西亞隊相遇,中國隊在前三盤就輕松解決問題,以4:1輕取。1990年湯杯賽,中國隊幾乎復制上屆奪杯軌跡,決賽前四場比賽一盤不丟,決賽再次以4:1擊敗馬來西亞隊。兩度居屈亞軍的馬來西亞隊在中國隊面前,全隊將士輸得心服口服。 如今的中國隊,整體實力足以令列強生羨,但與那支“夢之隊”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單打一向是中國男羽的優勢,目前的男單陣容同樣稱得上超豪華,一單林丹自不必說,二單鮑春來被公認與林丹、李宗偉比肩的當今三大頂尖高手,三單陳金實力足以排進前五位。甚至是替補單打陳郁,在任何一支強隊中也完全能找到自己的主力位置。但是與“三劍客”時代相比,中國單打優勢不及當年,那時“三劍客”席卷世錦賽、世界杯和大獎賽總決賽、全英公開賽等所有最高級別比賽冠軍,甚至是替補單打吳文凱也奪取過世界杯冠軍,現在的中國隊還不具備這樣的統治力。 四年前,林丹、鮑春來沖擊奧運冠軍受挫,近幾年以李宗偉為代表的一撥好手時常向林丹們發起反擊,這屆湯杯賽,林丹就不敵李宗偉,這在20年前的“三劍客”時代是根本不會出現的。當時的一單楊陽先后經歷四屆湯杯賽,居然力保不敗金身,僅這一點就足以勝出林丹。雙打方面同樣略有差距,“風云”組合兩年前風光十足,但近兩年隨著古健杰/陳文宏、馬基斯/享德拉、鄭在龍/李龍大的崛起,他倆只是目前最活躍的組合之一,就競爭力方面而言,不遜色于當年的李永波/田秉毅。但二雙實力略微遜色,郭振東/謝中博實力不俗,湯杯決賽為中國隊奪取奠定勝局的一分,但這對組合發揮時有波動,就他倆在世界賽場的地位而言,與當年的陳康/陳紅勇以及前兩年的二雙桑洋/鄭波有些距離。趙劍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兩撥球隊雖然都是三連冠,但相比之下我們的優勢更大些,當時比賽時我和楊陽他們心里都覺得比較穩,外界也不認為有什么懸念。現在這支隊伍雖然有優勢,但還不能算很穩固。” 16年前,當時的中國男羽因隊伍青黃不接丟失湯杯。對現役國手來說,“三連冠”決非終極目標,他們下一個目標應該是“五連冠”。 自從湯杯賽問世以來,先后誕生過多支王牌部隊,最輝煌的當屬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紀初的印尼隊,這支兵團曾創造了“五連冠”的驚人成就。前后十年時間,1994年至1998年屬于“印尼時代”的黃金期。這期間,印尼隊的最大特點是每位單打、雙打上場隊員都屬于一流好手,對方即便擁有數名頂尖級高手,在人人身手不凡的印尼人面前,主力選手人人均身手不凡,只能俯首稱臣。這段時間的印尼隊,單打先后有佐戈、阿爾比、阿迪、葉誠萬等頂尖高手,雙打先后有郭宏源/班邦、蘇巴吉亞/邁納基、陳甲亮/西吉特等夢幻組合。 以1994年為例,印尼隊的實力強大到甚至可以派出兩支隊伍與列強抗衡,尤其是單打連奧運會冠軍魏仁芳因名額有限未能隨隊參賽。那屆比賽,印尼隊前后五場比賽僅丟1盤,其中決賽3:0干凈利落地擊敗上屆冠軍馬來西亞隊。高手如林的陣容,使得印尼人時時上演“東邊不邊西邊亮”這類有驚無險的好戲,以1998年為例,半決賽與中國隊一戰,盡管中國隊在實力相近的單打比賽取得兩分,但印尼人超豪華的雙打陣容體現出優勢,蘇巴吉亞/邁納基、陳甲亮/西吉特兵不血刃大獲全勝。決賽迎戰馬來西亞隊,在一單阿爾比失利的情況下,仍然處驚不亂,有驚無險地奪取冠軍。 總而言之,印尼“五連冠”黃金期的最大特點是幾乎每場比賽,三個單打、兩個雙打均具備奪分能力,這是目前的中國隊所不具備的。國手欲攻克“五連冠”甚至是更高目標,單打方面需盡快涌現出像林丹、鮑春來這樣的超一流選手,而目前的狀況是,即便被視為青年旗手的陳金,整體實力與兩位師兄還有一定差距。另外,雙打力量還要增強。坦率而言,目前的兩對組合在中國男雙歷史上屬于比較強的一雙、二雙配備,但僅僅依靠這兩對選手還顯得薄弱,尤其是蔡贇/付海峰崛起四五年前,居然沒打造出第二對超級組合,說明國羽在男雙人才的培養上還沒有找到規律性。需要提醒的是,18年前中國隊丟掉湯杯,正是雙打拖了后腿。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但愿當年中國男羽沉倫一幕,在這支隊伍身上不會重演。 (搜狐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羽球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