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08羽壇:林李獨領風騷,張寧輝煌小荷露尖角 |
2008年,注定因為奧運會而不同。8月是時間上的中軸線,全年12站超級系列賽被奧運會均分成了上下兩部分;8月也稱得上歷史的分水嶺,之前,明星大腕們殊死相搏,隨著北工大的烽火乍一熄滅,大批青年才俊開始搶班奪權。 中國隊在這一年依舊強勢:重中之重的奧運會上獨攬3金;蟬聯湯姆斯杯和尤伯杯;最高級別的超級系列賽里,27個冠軍的成績盡管比之前一年減少了11個,但依舊獨占鰲頭。超級賽其余的冠軍頭銜由印尼、韓國、丹麥、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五隊分享,國際羽壇的實力版圖在2008年沒有太大的改變。 男單:群雄爭霸 林李領風騷 “林丹、李宗偉、鮑春來、陶菲克和我是現在男單領域里的top5”,2007年蘇迪曼杯期間,丹麥人蓋德曾這樣表示。今年的中國公開賽,記者舊話重提,蓋德卻改變了看法:“通過這一年的比賽,林丹和李宗偉表現出了高出其他人一籌的實力,而鮑春來、索尼、陶菲克和我等一些人相差不多,處于他們身后。” 不必驚訝于林丹在2008年只收獲了瑞士、中國公開賽兩個超級系列賽的冠軍頭銜,因為奧運會的緣故,其實超級丹僅參加了6站比賽,三個冠軍、三個亞軍的成績堪稱“效率王”。除了在韓國公開賽有爭議地輸給李炫一,以及湯姆斯杯半決賽不敵李宗偉,整整一年中,林丹再沒有外戰失利的記錄。 林丹未必和金牌劃上等號,但中國男單卻陷入了“無林丹無冠軍”的怪圈。在為數不多的林丹參賽站點上,陳金將全英和香港公開賽的冠軍收入囊中;而在沒有林丹的日子里,陳金似乎有些心神不寧,無論是年初的馬來西亞站亦或奧運之后的中國大師賽、丹麥、法國公開比賽,表現起伏較大。作為男單二號人物,鮑春來渡過了一個失望的賽季,全年比賽中沒有一次進入過決賽。 李宗偉被中國隊教練組認為是最具威脅的對手。但這位金字塔頂端的另一人,所進帳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個超級賽冠軍都是在林丹缺席的情況下奪得的,兩人今年一共有過4次交手,馬來西亞一哥只在湯杯上取得了勝利。 陶菲克依然是熱議的焦點,不過大多數時間限定在場外,雞肋般的澳門公開賽冠軍是他賽場上的唯一慰藉。蓋德仿佛武俠小說中的悲情劍客,生不逢時的他熬走了天才陶,卻等來了超級丹。艱難地從年初的肺部不適中走了出來,并連續問鼎丹麥和法國兩站比賽,但這依然無法挽回丹麥人的去意,“2010年巴黎世錦賽很可能會是絕唱,或者再有一次大的傷病則馬上退役”。索尼要算最實惠的人,三個冠軍獎杯讓其登上2008年超級賽獎牌榜的王座,盡管在中國大師賽和日本公開賽戰勝疲憊的陳金和李宗偉的表現,都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女單:張寧輝煌 小荷露尖角 盡管沒有能夠在2008年的任何一站公開賽中封后,張寧卻摘走了皇冠上最為璀璨的寶石。能夠在33歲的年紀衛冕奧運會冠軍,她的付出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尤其是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累積的傷病嚴重地影響到了訓練和比賽。馬來西亞公開賽首輪被黃慧淵淘汰,與熟識的記者聊天時,張寧甚至在剎那間動了“放棄”的念頭。所幸她沒有在這念頭中沉淪,通過兩個多月的封閉集訓,張寧在北工大的舞臺上書寫了輝煌。 2008年初的三站公開賽,中國女單無一冠軍獎杯入賬,幸而謝杏芳及時挺身而出,在瑞士公開賽折桂,緩解了全隊的壓力。從雅典到北京的周期里,謝杏芳對于女單組在完成新老銜接的同時保持著極高的金牌占有率功不可沒。 2007年的世界冠軍上榜儀式上,王儀涵代表年輕運動員發言時大聲喊出了“搶班奪權”。李永波評價得好,“聽起來不太好聽,但卻是大實話。”北京奧運會之后的6站超級賽里,小花們一共搶到了4個冠軍,其中王琳獨占其二,王儀涵、蔣燕皎分別站上了日本和中國公開賽的最高領獎臺。1987年出生的盧蘭已經有了奧運會第四的經歷,不過她也有著自己的“怪圈”,2008年一共三次闖入決賽,卻都鎩羽而歸。 還有兩位“新人”的閃現卻無法引起國羽教練組的愉悅。奧運會之前,拉斯姆森風頭強勁。從腳踝重傷陰影中走出來的丹麥人獲得了新生,一氣拿下了馬來西亞、全英和新加坡站的冠軍。奧運會之后,周蜜開始了沖刺。感嘆“羽毛球生命重新開始”的她憑借中國大師賽和澳門公開賽的冠軍,一躍躥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海外兵團”的傳統代表王晨、徐懷雯、皮紅艷、姚潔則日漸式微,她們也紛紛流露出退役的打算。 男雙:風疏云散 印尼逞英豪 蔡赟/傅海峰未能站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但李永波評價弟子水平已經遠遠超過當年的他和田秉毅,沒拿到冠軍,“只是因為當下男雙的競爭實在太過激烈”。 中國隊教練組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激烈的競爭中把全部希望押寶在一對選手身上實在不是明智的做法,而舊的奧運周期的完結正給予改革最好的契機。張軍走馬上任,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我和這批隊友都是一個戰壕里出來的,大家在一起打拼,即便真的失敗了誰也不會埋怨誰。”后奧運時代,“風云”被臨時拆散各自搭配年輕隊友參賽,既是為了讓蔡赟和傅海峰能夠在比賽中言傳身教,也寄寓著教練組試圖找到更為完善的組合的愿望。年輕的徐晨(中國大師賽、法國超級賽)、孫君杰(中國大師賽)、沈燁(丹麥超級賽)能夠出現在決賽的舞臺,已經讓人看到了進步。 韓國搭檔鄭在成/李龍大和印尼選手馬基斯/亨德拉分別拿到了4站超級賽的冠軍獎杯,平分秋色。不過,鄭在成喜歡在兩隊人馬的身后再加上蔡赟/傅海峰和丹麥人帕斯克/拉斯姆森的名字,盡管后兩者本賽季僅各有一站超級賽冠軍入賬,“我們這四對組合目前處于第一集團”。若先將實力擱置一邊,從成績上看無疑馬基斯/亨德拉是最大的贏家,他們拿到了奧運會的金牌,也是上一屆世錦賽的王者。2007年風光無限的馬來西亞搭檔陳文宏/古健杰從喧囂走向落寞,不佳的表現使得兩人面臨可能被拆散的尷尬。而連續在新加坡和印尼站比賽中折桂的塔扎里/扎基利大有超越他們,成為馬來西亞第一男雙組合的勢頭。 女雙:小將接班 金花退無憾 從來不太需要為女雙金牌費心勞神的中國球迷,在北京奧運會開始的時刻忽然不安起來了——衛冕冠軍楊維/張潔雯的爆冷出局,讓人們下意識地回憶起3月的全英公開賽上,韓國人李敬元/李孝貞虎口拔牙的場景。不過,年少成名的杜婧/于洋很快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她們在決賽中毫無懸念地擊敗了二李組合。 奧運會之后,6名老將宣布從國家隊退役,其中高崚、楊維、張潔雯、魏軼力都是女雙組的成員。“現在的年輕人上來得很快,杜婧/于洋已經是奧運會冠軍,奧運之后的幾站比賽老隊員沒有參加,但冠軍還是中國隊的。”張潔雯說,離開國家隊會“很舍不得”,但不會“不安心”。成淑/趙蕓蕾這對年輕組合,從正式升入一隊伊始便用日本站、中國大師賽和澳門站比賽的三連冠向球迷宣告,中國女雙的輝煌會在她們手上延續。而老將新配的張亞雯/趙婷婷組合在中國站和香港站上的激情演出,更讓人相信中國女雙已經完成了新舊更替的無縫對接。 12站超級賽里,國羽只有三次讓冠軍旁落。除了全英,無論是納西爾/維塔還是陳儀慧/黃佩蒂,都是在中國隊主力缺席的情況各自“偷走”一個冠軍。韓國的二李組合仍舊是最強大的對手,而在湯尤杯期間,印尼羽壇傳奇人物、現擔任女隊領隊的王蓮香也豪言,要培養4至5對優秀選手向中國發起挑戰,并且新組合馬哈斯華理/波莉已有擊敗成淑/趙蕓蕾的記錄。 混雙:龍掀波瀾 國羽從頭躍 7站超級賽冠軍的成績單肯定能夠讓人滿意,卻也正是這樣的絢爛更加襯托出奧運會上的落寞。全英和印尼賽的金牌無法保證鄭波/高崚通過奧運首輪,年輕的何漢斌/于洋三次問鼎超級賽桂冠笑傲群雄,但拼勁全力也只在家門口拿下一枚銅牌。 四周,強敵環伺。李龍大和搭檔李孝貞在北京加冕。身為世青賽男雙和混雙雙料冠軍的李龍大,僅用兩年時間便已經證明,自己在成人的世界同樣強大。毋庸置疑,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將是中國隊最主要的威脅。2007年世錦賽冠軍諾瓦/納西爾正值當打之年,也正是他倆將何漢斌/于洋擋在了奧運會決賽的門外。印尼新秀里扎爾在奧運之后的表現值得引起警覺,老對手克拉克/克洛格和蘇吉特/薩拉麗仍舊可堪一戰。 但無論如何,7個冠軍的成績單不是一張白紙。一年之前,當何漢斌/于洋在亞洲錦標賽上拿到職業生涯第一個混雙冠軍時,恐怕再大膽的預言家也不會猜出他們能擠掉謝中博/張亞雯搭上奧運會的班車,更不會有多少人相信,一年之后兩人已儼然成為中國混雙的核心。這足以說明,年輕人的潛力一旦被點燃,便很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勢。更為年輕的徐晨/趙蕓蕾第一次攜手參加超級賽便殺入了決賽;鄭波試圖東山再起,他的身旁換成了小將馬晉。謝中博/張亞雯在香港的收官戰連勝諾瓦/納西爾、李龍大/李孝貞,他們正努力擺脫落選奧運的陰影。國羽沒有資格為7個冠軍的成績沾沾自喜,可也不必為無法蟬聯奧運冠軍而灰心喪氣,他們要做的,只是收拾行囊,重新上路! (搜狐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手膠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