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頻繁讓球內幕:潛規則曝光,市場球員皆受害 |
在上周末結束的2009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上,國羽包攬五個單項冠軍,成為全英賽自1948年國際化后首支包攬5金的隊伍。然而賽后馬來西亞教練卻提出質疑,稱林丹半決賽晉級且節省體力戰決賽得益于隊友陳金的退賽,而這其中有“讓球”嫌疑。 曾為北京奧運頻繁棄賽讓球 本屆全英賽的“讓球”嫌疑不由讓人想起了去年的全英賽男單決賽,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林丹輸給了隊友陳金,確保了后者奧運積分一躍進入男單前四名,從而順利拿到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同樣是在08年,全英賽之后的瑞士超級賽是奧運積分截止前的最后一站超級賽事,國羽的讓球風波更是惹得質疑無數。當時已經穩獲奧運資格的蔡赟/傅海峰在與隊友郭振東/謝中博的比賽中棄權,為后者增加了一定的奧運積分,從而直接拿到奧運資格;祀p賽場上,積分相對較低的何漢斌/于洋遇到了隊友鄭波/高崚,而后者不出意外地退賽了。 發生在2007年的中國隊內部之間比賽時的退賽與棄權記錄還有很多: 中國公開賽,已經離開國家隊、以個人名義參賽的名將陳宏在第三輪遇到前隊友鮑春來的時候,主動提出了棄權。 中國公開賽中,混雙組合徐晨/趙婷婷在遇到隊友謝中博/張亞雯時棄權。 香港公開賽第三輪,謝中博/郭振東遇到隊友蔡赟/傅海峰時棄權。 香港公開賽混雙半決賽,謝中博/張亞雯在遇到隊友鄭波/高崚時棄權。 香港公開賽男單半決賽,陳金對林丹打到第二局時中途退賽。 這些棄權或退賽使得比賽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半決賽這種各媒體都進行現場直播的情況下退賽和棄權,無論是對現場觀眾還是對賽事組織者、贊助商而言都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國羽歷史上最著名的幾大棄賽讓球 中國羽毛球隊是一支戰線輝煌的隊伍,但在多年的征戰中也數度傳出并不和諧的讓球和消極比賽的消息。 下面僅舉幾例: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女子單打半決賽葉釗穎對龔智超,由于另一場半決賽是戴韞對丹麥名將馬爾廷,在進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教練組做出了讓葉釗穎讓出比賽的決定。葉釗穎曾輸給馬爾廷,00年成績不如龔智超。而龔智超對馬爾廷成績占據明顯優勢,當時狀態也比較好,但對葉釗穎無任何優勢,為了確保這枚金牌,犧牲了葉釗穎,不過保證她獲得不低于奧運會金牌選手的待遇。最終的結局是完美的,龔智超不負眾望拿下了冠軍。這件事情近期李永波也在電視上親口證實,可見以前的推測并非憑空捏造。 2004年奧運會女單半決賽,再次出現了三英戰呂布的局面,這一次是龔睿娜對荷蘭名將張海麗,另一場內戰是張寧對周蜜。此次為了保證晉級的選手有充沛的體力,決定半決賽第一局勝者進入決賽,最后張寧勝出第一局后,周蜜放掉了第二局,其后張寧在決賽中擊敗了張海麗為中國隊拿下了金牌。 2003世錦賽淘汰賽,為了確保晉級隊員的體力,所有內戰都讓第一局勝利者晉級。就這樣,夏宣澤對林丹、高崚/黃穗對楊維/張潔雯等比賽都憑借第一局的勝利而晉級。其中在高崚/黃穗對楊維/張潔雯的比賽中,當值裁判因為認為楊維/張潔雯第二局消極比賽,特地上報國際羽聯要求處理張楊二人,雖然最后此事無疾而終,但卻留下了很壞的影響。 僅舉這幾個比較著名的例子,這說明在中國羽毛球隊里,“工兵”球員放棄比賽、勢均力敵的比賽第一局負者放棄第二局比賽已經成為一個潛規則。 “傷病說”蒼白無力 面對外界諸多的棄權或退賽,國羽教練組的解釋幾乎都是“傷病”,然而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已經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在備戰北京奧運會的過程中,國羽為了獲得更多的奧運會入場券四處征戰,連續作戰令主力隊員非常疲憊,尤其是兼項的高崚、張亞雯、謝中博等人,此時如果能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好的成績就成為中國羽毛球隊最佳的選擇,而隊友則充當了比賽中“掃雷工兵”的角色。這也可以稱之為國羽的一種戰術“棄賽”。 在這個問題上的確有一個反面的例子,2004雅典奧運會女雙半決賽,高崚/黃穗與魏軼力/趙婷婷就是真刀真槍的比賽,她們大戰三局才決出勝負,最后高崚/黃穗險勝,但由于這場比賽的巨大消耗,高崚/黃穗在其后舉行的決賽中顯得力不從心輸給了隊友楊維/張潔雯,而魏軼力/趙婷婷三四名爭奪戰中也輸給了韓國對手羅景民/李敬元而無緣獎牌。這說明在羽毛球這種體能消耗巨大的項目,某個團隊為了整體的利益犧牲一些隊員確實對整體取得了好成績有利。 市場低迷球員積極性受挫 中國羽毛球隊近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悉尼奧運會連奪四枚金牌,雅典奧運會取得三枚金牌,2004年奪回失去十二年之久的湯姆斯杯,2005年更是史無前例地做到了湯杯、尤杯、蘇杯三杯齊聚中國,北京奧運會上三金,更是重奪男單金牌。此外,近幾年世錦賽上,中國隊都取得了三、四枚金牌的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舉國體制密不可分,中國羽毛球隊有著最好的訓練條件、最好的訓練保證、最強有力的訓練對手、最強大的教練班子,國家隊集中了全國最好的運動員。因而中國羽毛球隊取得了與之相稱的輝煌成績,但與之鮮明對比的是羽毛球并未在市場開發、項目宣傳推廣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目前全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俱樂部,國內的球員的經濟條件還比較差,除國家隊主力隊員可通過打國際比賽賺取獎金以外,多數球員仍然是過去的專業運動員過著清貧的生活。 就在這種形勢下,在國內舉行的中國超級賽出現了頻頻退賽的情況無疑對到場的觀眾、賽事組織者、贊助商是一種輕視,對他們是一種打擊。觀眾、贊助商們是為了精彩而富有懸念的比賽而來的,如果總是出現這種情況,不知道以后他們還有多少積極性參與? 對于觀眾、賽事組織者和贊助商打擊,對于隊員則同樣有打擊,當年葉釗穎、周蜜等人在奧運會以后很快就狀態大跌并退出了賽場,與曾經遭受的讓球不無關系。 中國隊的球員都是國家培養的,在集體與個人利益之間作出犧牲或許是理所應當的,但不能不看到,在讓出冠軍的同時,他們在利益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沒有奧運會冠軍的光環,就失去了市場價值,隨之廣告、代言還有一系列的機會都會隨風而逝。在中國,奧運會金牌和銀牌的價值是不同的,體操世界冠軍劉旋因為獲得奧運會冠軍而與成績與實力相當的隊友凌潔在退役以后的境遇如天壤之別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正因為這樣,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幾乎成了每個中國運動員最大的期盼,也幾乎是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那么在奧運會積分賽這樣重要的比賽中讓出機會,也可能會使他們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ㄋ押w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手膠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