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矛:我能給球員成功捷徑,李宗偉林丹非同級別 |
李矛是中國羽毛球隊的焦點人物,因為諸多隊內矛盾都與他有關。但是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雖然各方對其評價褒貶不一,這位個性十足的溫州人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和李永波一較高低。日前,李矛在接受《網羽世界》采訪時,道出了自己執教的竅門。 搭建高臺助李炫一 北京奧運會上,李炫一淘汰了他之前勝率不高的小組最強對手鮑春來。這場比賽,李矛準備充分。 “這種準備包括了多個方面吧。像李炫一對鮑春來的戰績以前是比較差的,輸的多,贏的少。奧運會之前,針對性訓練比較多,一個是技術錄像,另外是訓練方法。我通過模擬對手的來做針對訓練——可以這么說,李炫一備戰奧運會,他只準備了這一場球,就是他打鮑春來那場。那天他很有信心,他對鮑春來的球路有充分分析、了解和模擬訓練,他是有備而來的。” 為了專攻李炫一的技術細節,還特意在訓練場上搭建了一個高臺,說到這個臺子,李矛有感而發:“我搭了個臺子,大概有一米高吧。鮑春來殺球很“尖”(“尖”,殺球角度大),韓國沒有人能模擬這種尖,所以我搭了個高臺子,站在上面起跳,高度足夠了,所以那個球就非常尖。李炫一在防守時,以前處理后場反手位球是跨上一步,那鮑春來的殺球角度那么尖,你僅靠跨步就接不到,所以我讓他甩小臂——你看他的錄像一些防守變了,他全都甩,一甩出去,只要把那個球接進去,下面的球就好辦了——這算是我做的一點功課吧。” 具體對手具體分析 當被問道會不會針對不同國家的選手安排隊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時,李矛表示:“當然會,不過我會針對選手某一項弱點來安排,同時還要看他的對手是誰。你像李炫一奧運會首輪打丹麥的喬納森,那場我們基本上就沒怎么準備。因為李炫一的實力可以贏他。所以像這種,就不特別準備。而對林丹、李宗偉這種技術全面的對手,你怎么準備也是沒有用的。我只對隊員通過這個方法起到作用的對手才去做專門的技術準備。像李宗偉,他很活,你準備了這個方面,別的方面還會出問題,那種模擬他打法的針對性訓練方式就不容易奏效了,所以這要看隊員的具體情況,具體做出安排。” 技術水平決定心理 李矛先前的愛徒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在他執教期間達到了頂尖水準,但自從李矛赴韓執教后,李宗偉在比賽中的心理狀態始終無法調整到最佳。凡在馬來西亞國內的比賽李宗偉總是經常奪冠,參加了六屆馬來西亞公開賽更是五次奪冠,但在國外舉行的比賽,如奧運會和韓國公開賽,在決賽中就經常出現因心理波動而連續失分的現象。所以做為教練一定要幫助球員建立信心,場上和場外做好球員堅強后盾。 談及這些,李矛侃侃而談:“是這樣的,李宗偉本土作戰就有突出表現,這跟馬來西亞的羽毛球氛圍有關系。李宗偉是馬來西亞的英雄,他一出場,所有觀眾都興奮起來了,這種氣氛能激發運動員的潛能。但在別的國家比賽當然沒有這種主場氣氛,所以他的發揮就欠一點火候。另外,他奧運會上跟林丹的決賽,那個可以說是沒有辦法——林丹太快了。那場球林丹可以說是天下無敵,太快了。李宗偉和他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我當時就是這樣的感覺。那天應該說不存在什么“心理因素”,因為林丹太強大了。” “所謂“心理因素”應該這么看:一個運動員技術方面達到了一定層次,他的心理也是會到一個層次,比如說水平不夠,比賽中他的心理就會產生問題——他沒底嘛。像李宗偉有時心理出現波動,其實就是他的技術有了問題,他不知道該怎么對付對手了!所以從教練的角度看,心理問題從來都是和技術掛鉤的。比如我和你打球,我就不存在心理問題——我的技術遠遠超過你嘛。但是我和與我同等水平的打,我的心理壓力會增加。所以心理跟技術是互相關聯的——很多人過度強調心理因素,我認為實際上是技術決定心理。” 溝通不良 賽前不開會 中國隊的慣例,選手參加比賽的前夜,會開教練與隊員內部會議,或者教練會跟選手單獨一些談話,而李矛執教韓國球員時并不是這樣。 這樣做的原因,李矛認為:“這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韓國人不太熱衷開會,另外我和他們語言溝通也有一定的障礙。跟運動員交流,這是表面文章,“思想工作”安排年輕教練去做就好了。我只負責訓練計劃。我主要是在場下自己做功課多,研究出來之后告訴隊員怎么打。 我和韓國隊員交流也存在語言障礙,我馬來語和英語都會一些。而且在馬來西亞,講國語是沒有障礙的——你看到李宗偉的中文講得很好,大馬很多球員是華裔,他們都能講國語。但我和韓國運動員的交流很欠缺,難以深入地溝通,有時跟隊員說了半天,他只能領會一點點,我把僅會的那點韓語,加上英文、國語、肢體語言全部用上,甚至有時急了拿紙畫給他看,也不能確定他全部理解了。所以如果時間充裕,我會安排播放隊員錄像,交流的效果會好一些。 總之針不同地區的運動員作為好的教練你要能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有點像爬山,很多人費勁周折還不能爬上山頂,但其實有一條捷徑,是可以更快上去的,而我就是知道這條捷徑的人。” 找捷徑攀高峰 曾指導費德勒和薩芬的著名網球教練朗德格倫曾說過 “優秀的球員更需要的是一位心理醫生,而不是教練”,而李矛則反對這個觀點。 “作為一個教練來講,技術層面應該大于心理層面。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對心理素質的訓練,比如說一些刺激、一些對抗、一些模擬的比賽。這些年,我在不斷地總結自己的一系列訓練理論方法,可以運用于不同類型的選手,可以這么講,比如說爬山,很多人大費曲折未必到達山頂,但通過我的理論方法,能夠幫他找出一條捷徑更快的攀至頂峰。” (搜狐體育) |
※ 藍天羽毛球網>> 羽毛球新聞>> |
http://www.gwtzw.cn E-mail: bbeshop@163.com |
[羽毛球拍][羽毛球線][羽毛球][羽球服裝][羽球鞋襪][羽拍包][手膠配件][運動護具][教學光盤][網球用品][訂購方法] |
[藍天論壇][羽拍論壇][客戶留言][相約球場][羽壇風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電視預告][錄像下載][羽球知識][羽球技術][返回首頁] |